书城文学结伴而行
22515900000006

第6章 社会视点

以史为镜

“奉天承运”,在现代观念中,很难找到恰当的用语解释这个词,如果硬要意译的话,大概是指遵循天道、完成使命的意思。

明朝颁布诏书时,要将诏书装在盒子里,用绳子吊着,从承天门上缓缓放下来,就好像圣旨从天而降,下面是有人跪接的。

我猜想,承天门上一定会有往下放绳子的沟槽。承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名字是清朝建立后改的。如今的天安门做了许多修整,更高也更大了,但模样并没有变。

“奉天承运”四个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改定的。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里说,元朝的诏书,开头套语是蒙古语的音译“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文言译作“上天眷命”。朱元璋以为这口气不够谦卑,改为“奉天承运”更妥帖。

“上天眷命”,给人自作多情的感觉,上天凭什么单单眷顾你;改为“奉天承运”,感觉就不一样了,遵奉天道,体现天道,如此恭敬行事,上天还会找别的什么人来代表么?

皇上是真命天子,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天道;天道是神圣至尊的东西,一个人代表了天道,他神圣至尊的地位就毫无疑问了。

在代表天道的问题上,曾有“民”从中插一杠子,孟子非要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惹得皇上很不高兴;朱元璋审查孟子著作,大发脾气:“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差点撤去孔庙中孟子配享的牌位。

其实,孟子很明白“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道理,很清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义。孟子无非是想强调一下,治野人也不能乱治、胡来,要遵守一定规矩,不然就有翻船的危险。

“后花园”在古代,官衙或私家园林,大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凸现在前面的,是高大的门楼,办公事的厅堂,草写文牍和抒怀寄语的书房,做礼仪交际的会客厅,一派“齐家治国平天下”庄严气氛。隐藏在后面的,是风景宜人的园林,楼台亭阁,山石流泉,花草虫鱼,可供吟诗作画、下棋弹琴、斗酒品茶,俨然世外桃源,充满生活情趣。

一前一后,一显一隐,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两副面孔、两种心态。繁忙的公务和悠闲的修养,“成于思”而绝不“荒于嬉”。一旦从暮气的官场和腻味的应酬中走出来,便一头扎进“后花园”,与家人或至朋好友,享受生活的乐趣,获得精神的慰藉,颇有点“出世”的况味。

“后花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趣,是对险恶世态和森严礼法的一种反对,人性从极权的语境中解脱出来,在紧张中获得舒缓和惬意。在官场失意后,又将此作为避难所,不失体面地吟风弄月,表现一种息影林泉的潇洒。

现代的士大夫们,自然难以拥有“后花园”这样的构置,在紧张的公务之余,常去酒楼、茶馆等松弛倦意,但终久变得更加疲惫,那些喧闹的环境,对精神只是一种消解,而不是一种新的积蓄。

以民为本

尊重老百姓从理论上讲,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人民万岁”的高呼,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

按古代圣贤的排列顺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是排第一位的,国家次之,领导呢,更次之。民为邦本,本固邦定,尊重老百姓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民处于弱势地位,是被官管着的,威风八面的“服务”与噤若寒蝉的“服从”,总是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领导嘴里常说“尊重群众”,却时刻忘不了“主子”的身份,老百姓真想平起平坐,那就太天真了。

读过明成祖朱棣的一道圣旨:“那军家每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

对这道圣旨的口气印象极深,假如我是当时开店铺的买卖人,官府摊派、勒索到头上,敢执拗半句么?自以为并不胆小,但得老实承认,我不敢执拗,皇上分明说了,“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像我等小命,拿了就拿了,不就是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么。

时常听到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在法庭陈述,说腐败的原因是“把自己混同于老百姓”,真是奇谈怪论!记得古县衙有副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通俗地道出了官民关系的内涵。

《江山》有两句歌词写得好:“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载舟覆舟,兴焉亡焉,尊重老百姓,既是谋事之基,也是成事之道。

重视群众的议论群众的议论,一般是群众在私下里的谈论,往往七嘴八舌、时隐时现、似聚似散,形不成舆论强势,也影响不了领导决策,时常被人忽视。

群众的议论,在古代称之为“民议”,“民议”的背后实际上是“民意”。民意可通过话语来表达,也可通过行为来表达,还可通过沉默来表达。群众的议论反映世道民心,也是执政者审时度势的一面镜子。

群众的议论,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往往比较难听;不是流言或谎言,而是一种“民间”的评判,具有普遍性。议论的内容可能有水分、有泡沫,但大都八九不离十。众目睽睽,相互印证,本身就具有去伪存真的效应。很多时候,议论成了“结论”,传言成了“预言”。

群众的议论,不是起哄,有时虽带有情绪化倾向,但总体上是客观的、冷静的。会上不说是因为心有顾虑,会下评说是因为不负责任。说的方式虽然不可取,但说的内容未必没有价值。

群众远离权力中心,不争名夺利,不跑官要官,心态平和,口无遮掩,对领导的言行,对官场上的事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群众的议论,大都出于公心,比听小报告,比看举报信,比听当事人表白,比查档案资料,更可信、更有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能感知有些人的“工作圈”,也能观察有些人的“生活圈”,撞“红灯”者常是躲了此时,躲不了彼时,瞒过这里,瞒不过那里。一些违纪问题和案件发生后,时常听人放马后炮“群众早有议论”,为什么领导不早一点重视,防患于未然呢?

领导的“看法”

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度里,在一些地方或单位,有时最大的“法”不是国法,而是领导的“看法”,领导的“看法”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看法”无非是印象,谁对谁有什么看法,无非是谁对谁有什么印象。这“印象”一旦烙上了“官印”,情况就复杂得多,甚至就严重得多了。

同僚间,你若给谁透个风,领导对你有“看法”了,这人准会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领导重权在握,不言自威,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看法”差了,群众再拥护,本人再努力,恐怕也是徒劳的。

“看法”弹性很大,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偶尔一句谗言,一阵枕边风,都可能形成“看法”;身在屋檐下,命在掌握中,心里很明白,嘴上说不清;今天领导对你有“看法”了,明天你就可能腾位置了。

君子百是,必有一非;小人一非,必有一是。“看法”要是盯上君子的“一非”,那就是君子的厄运;要是盯上小人的“一是”,那就是小人的福缘。“看法”一旦凌驾于机制之上,一言九鼎而百口难辩,良莠难分而祸患丛生。

公道正派是有客观标准的,“公道”就是走公众之道,听群众的“看法”;“正派”就是不怀揣私心,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领导有“看法”不要紧,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发展去看,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带着阴暗心理去看;个人看法不能成为“长官意志”,听言必审其本,看事必校其实,观行必考其迹,才不至于因“看法”而误人误政误国!

“说话算数”

每当听到“我说了算”的领导表态时,总感觉其中透着一种霸气、一种强权。算与不算,不只是看级别、看决断,更重要的是看效果。话虽老些,但理并不过时。

“说话算数”,是言而有信的通俗说法。一个人说的话,是否算数、兑现,不但是品质问题,也是社会诚信问题。说话算数的人多,社会的诚信度就高;政府官员说话算数,政府的公信力就强。

有些官员,嘴上说“立党为公”,实际上以权谋私,公仆的招牌,老爷的模样,听其言为民服务,观其行城狐社鼠。有些官僚政客,精于权术,言不由衷,台上的表态话,官场的应酬话,都是“秀”出来的泡沫语言,哪个信以为真,必定大跌眼镜。

也有另一种“说话算数”,叫“我说了算”。说的都是“金科玉律”,不允许有杂音,有不同意见,这种“算数”造成的是一片沉默。

专制都是以“朕即天下”“我说了算”为基调的,遗风所及,“一言堂”“家长制”也就见惯不惊了。谁升谁降,兴乎废乎,几乎都在嘴皮的翕张之间。

中国的语汇,往往一语双关。当“说话算数”的数值为“零”的时候,就变成“说完就算了”;当数值为“一”的时候,就变成了“一言九鼎”;前者失之无能或欺骗,后者失之拍板或专断。

“说话算数”还可以如是解,说话之前“算”一下“数”。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心中有数,是一个务实事、求真是的过程,只有符合实际、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判断、科学决策。

表态

人有善恶美丑,事有是非曲直,对人和事发表些看法、表明个态度,原本是很平常的事。不知从何时起,表态与宣誓搅在一起,上升为政治,问题就复杂了,那种忠诚而较真的劲头,把好话都说尽了,心思也用尽了。

古代官场也有表态,大概称“诺”,是很严肃、很庄重的事,每有“不要轻易表态”的告诫,于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就多了起来;只要上有所好,需要听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或激昂慷慨,或誓死效忠,或心领神会,或言不由衷。

表态似表演,往往培养了一些两面派,造就了一些阴阳人。昨天还信誓旦旦、歃血为盟,今天就反戈一击、势不两立;在位时,鞍前马后,如影随形;不在位时,另寻新主,更换门庭;头上插着风向标,脸上挂着晴雨表。

表态似作秀,很多时候是障眼法、遮羞布,那些蝇贪虎污的官员,哪个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坐在台上讲大话、唬别人,私下却大肆敛财、以身试法。早就把入党时的宣誓、任命时的表态忘掉丢掉了。

善于表态的人,是要些定力和经验的,说话恰如其分,要经历各种复杂的环境才能修炼出来。人有两耳,不能兼听,谓之“失聪”;人有一心,不能审听,谓之“失心”。清醒听表态,不能让一些人蒙蔽了、忽悠了。

守住底线

做人要有人格,格是层次和品级,高格者为圣,上格者为杰,中格者为善,下格者为限,再降而下之,就失去做人的资格了。

道德是自觉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强制的行为规范,底线是人格的下限;法律的作用就是强制人遵守“底线”,不使人陷入“非人”的状态。谁突破了这个“底线”,你就得失去一些“做人”的权利,到你该去的地方待着。

道德的底线是什么?是羞耻之心。人该有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中该有一杆秤。冲击道德底线的浊流是奢侈,从违背道德到触犯法律,有个贪图享乐、低级趣味、腐化堕落的规律。

循着这个规律,不难找到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两个缺口:一个是权,一个是钱。那些经常出入高级会所的人,那些视山珍海味如家常便饭的人,那些为一个批文投怀送抱的人,有几个不与“权”“钱”有关?限制权力的滥用,弄清金钱的来历,就成了维护社会公德、公平正义的必须。

有人说,偷鸡摸狗的盗贼和为非作歹的恶徒,一无权二无钱,难道不是道德、法律的践踏者?当然是的,但他们不是社会的主流,更起不到影响、示范作用。“德治”也好,“法治”也罢,治理的对象不只在民间,更在官场,不只在布衣百姓,更在官员政要。只有有权有钱的人守住了底线,“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杞人”的不凡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意思是说,杞人总担心天会塌下来,没有存身的地方,忧虑得吃不好饭、睡不着觉。这个“庸人自扰”的典故,至今仍被许多人奚落和耻笑。

“杞人”其实是个预言家,两千多年前,正是河清海晏、蓝天白云的时候,他没有陶醉于大自然的静谧和悠然,而是把目光投向人类遥远的将来。后人心安理得了,不再“忧天”了,而是与天斗、与地斗,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挖山不止,开发不息;斗出苦头了,又回过头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关厂治污,付出沉重的代价。

恩格斯说过:“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必然遭受到大自然成千百倍的惩罚。”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40%,土地荒漠化占国土面积近30%,黄河断流,长江污染,抬头看看雾霾的天,低头看看陷落的地,我们究竟该嘲笑“杞人”,还是该嘲笑自己?

“杞人”还是个思想家,思想就是从“忧天”开始的;按常识天不会坍塌,但常识不一定是真理;“杞人”没有像常人那样囿于常识,而是让思想超越眼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追问人生终极的存在,追问自然宇宙的根本,正是思想家与平庸人的区别所在。

围棋之道

对于围棋,我是个只知道“死、活”的半吊子,在读研究生时,几个发烧友时常通宵达旦、切磋棋艺。然而我十分清楚,黑白、方寸对弈中,不仅显现技巧、手段,更蕴含着规律、大势,是浅显与高深的交融,是质朴与绚烂的统一。

围棋之道,在于有一种宇宙之象、人生之道。喜欢下棋的人都知道,象棋、军棋等棋子上都锲有字,是等级观念和制度在棋子上的体现,不同棋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走法,只能在约定的规则中行走,人的性情、智慧已经被限定了。围棋则不同,所有棋子上都没有字,没有谁大谁小的差别,就平等和自由而言,有更丰富、更广阔的空间,任凭在棋盘上落子,张扬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有一种博大、精深和奥妙。

围棋之道,在于有一种生命意识,有一种对“活着”的尊重。一枚或一片棋子是否活着,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口气”“两个眼”,只要你活着,谁也奈何不了你。博弈之道,与其说是争胜负,不如说是争一口气、活两只眼。气量之长短,眼界之宽窄,又取决于肚量的大小,肚量小而强争,轻则气出毛病,重则气死。孟子说:“养浩然之气。”只有得失不念于心,喜怒不乱于神,才能不争而活。

围棋之道,还在于显现了人的性格和境界。是举轻若重还是举重若轻,是惊慌失措还是临危若盈,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棋路。是浮躁还是平和,是轻狂还是稳重,是固执还是豁达,在布局、落子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象无形”“大方无隅”,讲的不只是自然、事物,而且是人的心性,是人性中的大成、超脱之美。棋艺无涯,千古无同局;人生有道,大道无术,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