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受德意志
22514700000031

第31章 回眸与前瞻(1)

“前线城市”柏林

历史与现实在此汇合

来到柏林,便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从平静的生活之岸一下跳到了奔腾的历史急流中,仿佛历史不再是历史,而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激荡在你的身边和眼前,看得见,摸得着,有声、有色、有形体。尤其是夕阳西下,当你站在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这样的建筑前,或者沿着长长的柏林墙漫步,心中便会油然生出无尽的沧桑之感,兴旺之叹。面对着悠悠历史长河,更觉个人生命的短暂、渺小,充其量只是这河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

柏林就是这样一座能激发起人强烈历史感的世界名城,尽管本身的历史并不长。公元1237年才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柏林的名字,当时只是所谓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小集镇。一百多年后柏林发展成较大的商埠,在1359年参加了汉萨同盟。又过了一百多年,出身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选帝侯在此修建新宫,柏林成了他常驻的都城。1701年,普鲁士选帝侯获得国王封号,柏林随之升格为了王国的首都。1871年,普鲁士打败法国,在凡尔赛宫宣告建立第二个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柏林第一次成为整个德国的国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柏林爆发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柏林变为共和国首都。1920年颁布“调整柏林行政区划法”,将四郊和一些小城镇并入原来的柏林城,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大柏林市,使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达到近400万,总面积约9万公顷,几乎等于法兰克福、慕尼黑加上斯图加特的总和。柏林一跃而为德国的第一大城和欧洲的第二大城,从此才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大都会。

严格讲来还不到一个世纪,即使从头算起也不过八百年,别说与世界级的大城市罗马、北京、开罗、伦敦、巴黎、莫斯科相比,就在已有两千年建城史的特里尔、奥格斯堡、波恩等德国城市中,柏林也只是个小兄弟而已。

可是,从1984年至今五六次到柏林,来往穿行有形和无形的柏林墙,每次我都同样会产生上面讲的世事多变、沧海桑田的感觉。能如此激发人们历史感的世界名城,我想不多,也许就只有上面提到的那么几座。而要讲给人的感受强烈、真切、直接,富有震撼力和警世效果,我更觉得没有哪座城市能超过柏林这座传统积淀深厚,善恶斗争激烈,历史包袱沉重,屡经血火洗礼的城市!

为什么?原因有二:

一是柏林见证的主要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也就是我们、我们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都或多或少亲身经历过的历史,不像罗马、开罗、伦敦等等曾经成为世界历史焦点的时代久已蒙上岁月的尘沙,淡漠了人们的记忆。在这点上,或许只有北京和莫斯科,勉强可以和柏林一比。

二是柏林让你处处遇见自己熟悉的历史场景、建筑物和纪念物。一到柏林,你便情不自禁地会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不,应该讲是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回想起来,现实和历史的界线不仅眼下已经模糊,就连当时亦欠清晰,让人感觉得十分奇妙。这样的奇妙感觉,能让你体会的恐怕唯有柏林。例如,当你漫步在它举世瞩目的高墙边上,当你站在烧没了拱顶的国会大厦跟前,你感觉自己面对的是现实呢,还是历史?你仰望着那雄伟然而显得苍老的勃兰登堡门,思绪不禁飞回到遥远的往昔,可是一条草草书写在前边墙上的警示语“Achtung!Sie verlassen West-Berlin!”(注意,往前您便离开了西柏林!)又不容分说地拖你回来,强使你直面眼前的现实。

90年代以前的柏林,就是这样一座历史与现实纠缠不清的、充满矛盾的城市,不,应该讲是新与旧激烈较量冲撞的、危机四伏的城市。

柏林墙并非一夜之间建成

1984年春天和秋天,两度穿越过境公路,进入在民主德国包围中的西柏林,每一次心里都充满好奇和紧张的期待。

怎么会不期待呢?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的首都,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世界现代历史的中心舞台,德意志民族近一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交锋的前沿,时时有可能引发热战的冷战焦点……不到柏林不能说到过德国!不认识柏林不能讲了解国际政治!

怎么会不紧张呢?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的柏林二十多年来事件不断,将它们隔开的柏林墙戒备之森严远胜于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民主德国辖区内长长的过境公路,车辆稀疏,四野不见一个人影,但据导游介绍,公路两旁的树林里不仅有一双双警惕监视的眼睛,还埋伏着随时准备开出来的坦克。在公路两头的关卡,查验护照的人民军战士荷枪实弹,满脸严厉,同车的台湾同胞不是还给请下去盘问了好久吗?我虽身为同志而受到优待,心仍不免怦怦直跳。不发生意外当然好,万一出点事呢?

终于平安进入西柏林。住下后的第一件事,不用问就是去看柏林墙,而看柏林墙的最佳地段,是在勃兰登堡门前。

兴建于1791年的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原本是一座象征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凯旋门,当时刚好让高达三米六的混凝土大墙无情地隔在了属于东柏林的另一边,只露出了雄伟的上面部分,不幸而变成了柏林和德国分裂的明证。为了让观光的人们能一睹墙后面的风景,西柏林这边摆了一个用钢筋和木板钉成的简易看台。我们一行都挨个一级一级地爬上去,站在那儿眺望门后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曾几何时,这条柏林最古老、也最繁华的林荫大道,这条200年来一直车水马龙、让柏林人引以为自豪的漂亮长街,眼下却冷冷清清,真叫人不胜感慨唏嘘!但是站在看台上的我却表情木然,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担心自己没准儿正好是墙那边望远镜或长焦镜头的捕捉目标。

忐忑不安地从看台上爬下来,站在涂抹得一塌糊涂的高墙前拍了几张照片,随后便一边顺着墙根漫步,一边回忆与这道大墙有关的历史: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在苏占区包围中的柏林确定为“特区”,由苏、美、英、法四个战胜国组成的盟军司令部共管。与此同时,随着战后世界形成以意识形态为分野的东西两大阵营,分裂的德国和柏林也开始东西对峙,矛盾斗争;

1948年6月16日,苏联代表退出盟军司令部,并在26日宣布封锁美、英、法控制下的西占区公路和水路交通,迫使西方盟国建立“空中桥梁”维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达11个月之久,武装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柏林成了真正意义的前线城市;

同年7月1日,苏联正式宣布四大国共管结束;11月30日,东占区在苏联支持下成立单独的市政府,柏林随之正式一分为二;

1958年11月27日,赫鲁晓夫向西方盟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六个月内撤离全部军队,使柏林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市”,战争危机似已迫在眉睫;

最后通牒未被理睬,赫鲁晓夫还算克制,没有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与民主德国领导乌布利希等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忧郁,才于1961年8月13日黎明开始在西柏林与东柏林以及民主德国的其他领土之间拉起铁丝网,很快又代之以一道钢筋水泥的高墙,完全隔断了西柏林与东柏林及整个民主德国的交通往来,自以为“一劳永逸地”阻止了西方向社会主义阵营的渗透,也断绝了民主德国人叛逃到西柏林的道路……这样,便产生了给德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不幸的、富有历史象征意义的柏林墙。

简单的历史回顾告诉我们,东西柏林早已分裂,横亘在它们之间这道长达43公里的高墙——柏林墙总长155公里,余下的 112公里耸立在西柏林和民主德国其他领土之间,并非一夜之间所产生,而是早已存在于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中。事实上,一如在柏林墙的背后布满了路障、瞭望塔、掩体和地雷带,有成千的人民军带着警犬昼夜巡逻,在东西之间长达1400公里的边界民主德国一侧,也设置了由电篱笆、铁丝网和布雷区构成的隔离带。在世界上的其他许许多多地方,当年无疑都一样存在两大阵营的对峙和隔离,东西柏林的情况只是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让当事的各方最感痛切,而柏林墙也因此特别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于不同的人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西柏林与东边的完全隔绝状态,持续了整整11年,直至民主德国从1972年6月3日起开始执行四大国签订的过境交通和旅游探亲协定。

也就是托这些协定的福,我作为海德堡大学的访问学者,才有可能来到资本主义的西柏林,并且穿过柏林墙去到社会主义的东边。而到东柏林看看,是谁都有的愿望,倒不仅仅为了进行东方西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比,而主要因为柏林历史上曾为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中心,主要的名胜古迹多数在东边。

历史画廊菩提树下大街

我们选择离勃兰登堡门不远处的外国游客专用过境站前往东柏林,为的是很快能走到名胜古迹集中的菩提树下大街。当年,包括联邦德国公民在内的外国人,要去东边都得花一笔过境费,唯有来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同志例外。可是尽管如此,我们的过境手续也不简单,除了填表登记,申报身上携带的所有币种和数量,还得把钱一一掏出来认真清点。这时千万要小心不能有任何一点东马克,因为当年东马克在西边很不值价,一到民主德国价值却马上会翻几番。从西边夹带东马克过去,也就被视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罪行和帝国主义颠覆阴谋的一部分,理当遭到严厉的惩罚。

还好,小心翼翼的我们没有任何人出问题,一大早便平平安安过了关。

出了长而曲折的过境通道,快步走过临近街上一幢幢似乎鬼都没有一个的大楼,终于来到菩提树下大街行人比较多的地段。再沿着左边一道带铁栅栏的矮墙往前走不多远,便看见威廉·洪堡和亚历山大·洪堡的各一座坐像,也就是到了洪堡大学的门前啦。这所当年民主德国最著名的大学有着光荣的历史,从校内的一些介绍文字可以知道,马克思和诗人海涅都曾经就读于此,恩格斯也曾在此旁听,更有黑格尔、费尔巴哈、格林兄弟以及爱因斯坦等一系列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在此任过教。

从大学出来,但见不远处的街心花园里巍然耸立着一尊英武的骑士铜像,身穿铠甲,手执宝剑,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走近一看原来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即后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腓特烈大帝。也就是他花了近四十年的时间,才在1780年最后完成了由其父亲开始于1647年的大街建设。

沿着菩提树下大街往前走,值得细看细说的精美历史建筑真是不少:巴洛克式的军械库(现为德国历史博物馆),按古罗马军营的样式修建的新卫戍大厅,两旁栏杆上各立着四尊白色雕像的洪堡桥,规模宏大、装饰豪华的罗马式大教堂,直到大街尽头的卡尔·马克思广场上的老博物馆……大柏林市和德国17至19世纪的历史风貌,通通都由菩提树下大街这些基本保存下来或得到很好修复的建筑,展现在了游人面前。这条大街和它旁边的科学院广场(宪兵广场)以及在西柏林的夏洛滕堡宫、美景宫,都是柏林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的见证。

当然,在这条大街上同样有沸腾的现实。在希腊神庙模样的新卫戍大厅前,雕塑般地肃立着两名人民军的卫兵,头戴扁平的钢盔,仅仅用右手托着一支上了刺刀的卡宾枪,军容整严得无可挑剔。众多的参观者穿过卫兵身旁由多里斯圆柱构成的门厅,进入一座大纪念厅,大厅中央有一面多角形的水晶玻璃座,上面终年燃烧着“永不熄灭之火”。这便是民主德国政府为德国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而设立的纪念堂。那永不停息地熊熊燃烧、腾越和吐放光明的圣火,时时刻刻在告诫和警醒世人:不可忘记历史的教训!

瞻仰了纪念堂出来,发现外边聚集了许多人,一问才知道是即将举行纪念堂守卫的换岗仪式。这在东柏林也算一大景观,我们也停下来,一睹踏着军乐队演奏的进行曲节奏正步行进的人民军方队威武的军容和风采。

在菩提树下大街,尽管不像西边的步行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卖艺人,却有许多另外的热闹让你驻足观看。

气魄宏大的亚历山大广场

和上边讲过的所有古迹名胜不同,在亚历山大广场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德国20世纪的历史,特别是民主德国的历史。建造它原本是为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05年的来访,所以也用了他的名字命名。

亚历山大广场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民主德国在重建时将其整整扩大了四倍。其他相关的建筑和设施,例如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电视塔、塔下以喷泉为主的休闲公园、广场边上的柏林国际饭店以及那个置于露天里环状世界大钟,都在显露出一个新兴工农政权的非凡抱负和宏大气魄。说老实话,一个如我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当年走在广场上并不感到多么寒碜,尽管举目四望,也觉得那过多和过分单一的火柴盒高层建筑,实用固然实用,却太缺少美感。拿那座电视塔来说吧,它供游人浏览市容的观景平台就高达203米,上面一层也有个球状的旋转餐厅,加上刺破长空的塔尖即天线更高达365米,无论是高度和外观,都不输于同时开始建造而早一年完工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电视塔,因为后者不但总高度只有290米,模样似乎也不如柏林的老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