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受德意志
22514700000020

第20章 守望与思索(4)

1983年我到海德堡住了一年多,那时德国媒体几乎天天的话题都是酸雨引起的“森林死亡”,问题似乎已经非常非常严重。的确,到森林中漫游,在德国朋友的指点下,也这儿那儿能发现一些画上记号的病树,树冠确实已发黄甚至光秃。但是,说整个森林正面临“死亡”,当时在我看真有些言过其实。

现在不再讲“森林死亡”了,说明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或者至少有了显著改善;而之所以能解决和改善,就因为当初民众、媒体和有关当局及时地与其说是“言过其实”,不如说格外地重视。目前有关部门仍未掉以轻心,对工业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一直实行严格控制,在每座城市都建立了空气检测站,基本禁绝了汽车使用含铅的汽油。

再说我女儿所在的住宅区刚建成,周围便按规定由承建商种上了适合生长的绿化树。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距离一样,想必种之前是对枝干和树冠将来伸展的范围做过预测。目前树干还只有我的胳臂粗;为了让它笔直向上长,不给风吹歪刮断,不遭受人为损伤,且看人家采取了多少措施:首先,每棵树两旁各插着一根比树干更粗壮的两米高木棒,再用巴掌宽的厚帆布条把树干拴牢在木棒上,使其根本无法歪斜晃动;其见,更特别的是,在树干突出地面约半米高的部分,还套着个打有很多透气圆孔的厚塑料筒子,以避免松土时工具可能碰伤树干;第三,设若是在停车和行车的路边,木棒之外又多了两个粗铁管弯成的三角,挡住可能不小心撞上来的车杠、车轮,并且在一米见方的泥土周围用砖砌了个框子,真个叫规规矩矩,界线分明。

受着如此精心的呵护,树们能不心存感激,一个劲儿地往上长么!德国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相信过不了几年,我们再来看女儿女婿时,住宅小区的树也和他们花园里的树一样将会长高长粗,长得枝叶繁茂。

鲁尔区何以湖泊众多?

除了植树绿化、保护森林,鲁尔区当然同样注意水的清洁和保护。上面已提到变露天矿场为湖泊,还须补充的是,这个地区有莱茵河、鲁尔河等多条河流流经,不但内河航运发达,水资源也丰富。工厂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净化工业废水的规定就不说了,就讲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还划定为了地下水的保护区,其保护措施之一便是禁止在区内冲洗汽车。我先后两次总共在此住了小半年,确实未曾发现有任何违反规定的情况。

在鲁尔区的大城市,也和德国其他地方一样有不少公园,园内也一样见得着水鸟和游鱼逍遥的池塘,树林间蜿蜒曲折的溪流,晴空下漱珠吐玉的喷泉。设若你走得口渴了,还不妨凑过嘴去饮一点石盆或铁槽里汩汩往上涌的自来水。放心,这儿的自来水很清洁,市政当局安排了这样简易而卫生的饮水设施,为本地的居民和外来的旅游者真是考虑得十分周到。

还有对于噪声,同样进行着严格控制。住在杜伊斯堡和缪尔斯的日子已经不算短,不管是市内还是郊外,不管在高速公路抑或乡村公路,从来听不见鸣喇叭的声音。因为交通秩序井然,根本没必要嘀嘀嘀地警告横穿公路的行人或当道的非机动车辆,更没有用以此来呼唤人的习惯。而无缘无故地按喇叭,照规定是要受罚的。

工厂、工地自然难免机器的轰响,但住宅区绝对要保持安静,夜里不允许施工,就连给草坪剪草也不能在邻居们都休息的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因为剪草机也会发出噪声。

女儿的房子紧挨着小区的幼儿园,白天开着窗户听得见园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但并不让人讨厌,相反却给清丝雅静的环境增加了一点儿生气。不过,每当园里要开家长联欢会什么的,便会给周围的住户送来信函,对可能产生的扰攘事先表示歉意。反之,若是夜里还开着门窗抑或在花园里引吭高歌,大声嚷嚷,要么在聚会时播放摇滚乐,那就等着人家通知警察局来清候你吧。尽管德国的门窗都真能隔音,你却无权剥夺人家开窗的自由是不是?

至于对环境同样可能造成大害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正如读者多半已知道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鲁尔区也不例外。为减少工业垃圾,颁布了有关土地保护和商品包装等一系列的条例法规,不但取得了清洁环境的效果,还促进了资源的节省和再利用,效果非常显著。

多说一点天天都接触到的生活垃圾。鲁尔区尽管曾盛产褐煤,居民使用的却早已是电或者煤气,不再有煤渣煤灰。其他家庭垃圾则严格分类收集:像金属、塑料容器、塑料包装之类的废弃物,得装在市政部门免费提供的专用袋中捆扎好,每月一次定期放在家门外等待回收,以便再生利用;菜根菜叶、剩饭残渣之类有机废物也要先用自购的垃圾袋装好,然后才投入每家必备的绿色垃圾桶里,定期由收费的清洁车来运走;废书废报纸以及为数不少的宣传广告,还有同样很多的玻璃酒瓶、油瓶,以及自己不再穿的烂鞋旧衣服,则要送到附近的收集场去,分门别类扔进不同的大容器。例如玻璃瓶就分白色、绿色、棕色,各种颜色的得扔进不同的铁罐里。扔瓶子时不免叮当作响,有了噪声扰民的问题,便又规定出投扔的时间。真是什么都有规定,任何小事都一点儿不马虎——这,看来正是德意志民族的个性。

就是靠了这一点儿不马虎的个性,靠了重视森林保护的传统,靠了鲁尔区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今天这里的环境才变得这样的清洁、舒适,这样的优美、可爱。而从这个环境改善起来显然更为困难的传统工业区,当不难看到整个德国在国土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看到德意志民族许许多多的确值得世人学习的优点和长处。

2000年8月 缪尔斯

五彩缤纷 风景独好

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

第一次读到艾青的这句诗,欧洲便在我心中激起了美好的想象;只是德国,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血和火煎熬的德国,从美英飞机的轰炸和苏军坦克的碾压下幸存下来的德国,还会是彩色的么,还会是充满田园牧歌般诗意的么?

1982年首次旅德之前,心中充满了疑问,对上面的问题真是没法回答,没法想象。也正因此,一踏上德国的国土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体验了一次真正的视觉冲击,心灵冲击,文化冲击:德国怎么仍然这样美,这样色彩缤纷?!从普普通通的民居,到历史悠久的著名建筑,怎么都保存完好,确切地说怎么都恢复了昔日的容颜和光彩呢?!

关于构成德国丰富色彩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莱茵情思》和《鲁尔区内看环保》等文中,已经谈得很多了,现在再说一下德国给观光者留下强烈印象的各类建筑以及建筑艺术。

巍峨庄严的大教堂

1982年以后的近二十年又十多次旅德,游览观光过的城市多不胜数。不管它们是大是小,知名度如何,每到一地总会看见一些或美丽,或古老,或美丽古老兼而有之的建筑,大至宫苑、教堂、市政厅,小至一般民宅,无不风格独特,多彩多姿。我想,即使我是一名画家,一位诗人,即使我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看、去画、去写,也没法把它们的风采雄姿全部描绘出来啊!面对从战争的废墟瓦砾中再生,不但姿色迷人而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德国,不由你不发出赞叹。

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这德国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它那直插云天的一双塔楼,那不胜繁复细腻的拱门浮雕装饰,那营造出堂内神秘神圣气氛的彩绘玻璃长窗,都早已载入建筑和文化史册,凡到德国的人都会前去瞻仰,无须再做介绍了。我这儿只想说,在基督教世界里,第一重要的当然是同样宏伟壮观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但以教堂本身——即不包括前边的广场——建筑艺术的精湛而言,科隆大教堂未必就输于梵蒂冈的圣彼得。

除了科隆大教堂,我参观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堂还有乌尔姆大教堂、亚琛大教堂、明斯特大教堂、艾尔福特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汉堡的圣米歇尔教堂,以及巴伐利亚众多的巴洛克教堂。它们各有引人注目和令人难以忘怀的特点。

1984年参观的乌尔姆大教堂也属哥特式,只有一座直刺云天的钟楼,但高度不仅超过了科隆大教堂,而且系世界第一教堂高塔。特别是堂内祭坛两侧诵经凳上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圣者像,以其精湛的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此时此地,从博学的导游口里知道了旅游德国和欧洲到哪儿都少不了看教堂的原因:

近代以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学术为教会所垄断,各门艺术自然首先为教会服务,所以文化艺术品的精华全集中在教堂里,到德国旅游如果也关注文化艺术,特别是古典的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就不能不看教堂。

正因此,我以后参观教堂都比较用心,本文谈德国的建筑艺术也从无所不在但却风格多样的教堂开始。

亚琛大教堂历史最为久远,乃奉卡尔大帝(Karl der GroBe,747-814)的旨意在8世纪下半叶动工修建,公元805年已开堂使用。它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式教堂,其内部的八角形中庭拱顶高大壮观,并有一间相当可观的珍宝室。祭坛下面的地厅是一些德国老皇帝的长眠之所,海涅在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第三章曾经道及。因此,一到亚琛我就想该去看看这座著名的教堂。其时天气不怎么好,时间又已近傍晚,阴沉沉的教堂中似乎真有诗人海涅当年曾经感到过的压抑感。

明斯特的圣保罗大教堂没有哥特式高高的尖塔,整个建筑都显得朴素,但占地面积巨大,特别是堂内祭坛左侧外墙上一只年代久远、功能众多的大壁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还有,主持此教堂的圣咖伦大主教曾勇敢对抗希特勒的暴政,死后也安息在祭坛下的墓室里。顺便说一说,大教堂附近另有一座圣拉姆贝尔提教堂,任何到过明斯特的人都会注意到,因为在它的哥特式尖塔南侧,至今还悬挂着一些在1536年把“再洗礼派”信徒关起来处死示众的铁笼子,给后世讲述着一段德国乃至欧洲历史上教派之间残酷斗争的历史。

建于1174年至1476年的艾尔福特的圣玛利亚大教堂,坐落在市集广场旁边的教堂山上,得地势之利,显得格外的高大宏伟。信徒们要攀登数十级台阶,才能到它的大门前,加之紧邻着还有一座圣塞维里教堂,两者合在一起便尖塔如林,构成了德国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显要哥特式建筑群之一。

汉堡的圣米歇尔教堂不如前面讲的那些大教堂历史久远,宏伟高大,但却是北德地区最美的巴洛克风格教堂之一,而且据说它的管风琴之大也在德国名列前茅。汉堡人都亲切地称这座教堂为“米歇尔”,因为返航归来的海员们一进入易北河口,第一个看见的故乡景物就是它,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个米歇尔就成了汉堡人家园的化身,就像是他们一位可以直呼其名的亲人。

德国是笃信基督教的国家,历史上与罗马帝国以及梵蒂冈为中心的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6世纪又成为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从而诞生了新教的地方,基督教的信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深远,简直可以讲无孔不入,无论城乡,哪儿只要有人居住,哪儿就有教堂。一座城市教堂的多少及其建筑的气派、规模,往往就反映出这座城市居民的多少,殷实富庶的程度,及其在德意志帝国内政治地位的高低。像乌尔姆,就因为曾经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城市,所以才有可能斥巨资从1377年动工修建教堂,历时两百多年于1529年才终于完成,并在19世纪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它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智慧,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市民们的巨大财富。

至于像科隆、美茵茨、特里尔等城市的大教堂之所以宏伟气派,还因为都曾经是具有选帝侯资格的大主教驻节地,在所谓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内,政治地位极为显赫重要。

德国的教堂数不胜数,我所进过的著名教堂也记不清有多少,万难一一记述。但其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以及由巴洛克式衍生出来的洛可可式四种。在这四种风格样式中间,又有新与旧、南与北之分,各种风格相互渗透、融合的情况也不少,我这建筑艺术的门外汉不过略知皮毛,不敢细讲下去。我只觉得要看最富德国民族特色的哥特式教堂最好到科隆,原因之一是在大教堂的旁边还耸立着一座看上去几乎同样高的圣马丁大教堂,典型的罗马式,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对比,而从对比中不难发现这两种风格的显著差别以及联系。

至于要参观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教堂,最好去南方的巴伐利亚。那儿的一座座巴洛克教堂不论大小,无不有着金碧辉煌的祭坛,偏重红黄蓝三色的穹顶画,闪闪发光的大理石地面和圆柱,以及繁复细腻的雪白石膏雕饰,真是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例如由建筑大师巴尔塔萨·诺伊曼设计建造的维尔茨堡大主教府邸教堂,规模虽然很小很小,却和他所设计建造的府邸内那座著名的大楼梯间一样,堪称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如果从色调区分,罗马式的教堂和其他建筑一样多为赤红色,哥特式教堂多为黑色、灰色和暗红色,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教堂多为白色或浅黄色,但顶子和罗马式的教堂一样也是黑的。因此教堂多的地方,蓝天或苍穹下边色彩也会丰富一些。

富丽堂皇的宫苑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