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认为,忍一时之气,能免百日之忧。在很多时候,人都会遇到困境,毕竟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个时候忍耐就显得更加重要。
懂得忍耐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有一个人搬了新家,新家有个大院子,里面有很多花草,他本来想把草全部拔掉。但是后来由于工作太忙,就忘记了这件事情。过了几个月后,他突然很惊讶地发现那些当时看上去最难看的草居然开出了十分漂亮的花。他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拔掉这些草。
人们不能养成急躁的脾气,急躁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他们不会让事情变好,往往会让事情变得非常糟糕,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当身处逆境时,为何不能将忍耐看成是一种陶冶心性的机会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有一个人性情过于急躁,经常会乱发脾气,他的老师教导他说,你每回在要发脾气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你为什么要发脾气?二是你将通过什么手段把脾气发得恰到好处?三是你发脾气对事情有什么帮助?然后要求他将这些理由全部写在纸上。这种方法看起来迂腐,实际上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气已经消了很多,即使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的话,他也不会过于暴躁和激烈了。
经常看到两个人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到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试想一下,吵架的原因是小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在吵架中添加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让他们越吵越热闹,已经忘记了初衷。
当然,忍耐并不是一味地退让,忍耐意味着蓄积力量,它的本质应该是坚持。战国时期,由于郑庄公的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于是很不喜欢他,却十分喜欢他的弟弟公叔段。公叔段十分骄横,一会向庄公要这个,一会向庄公要那个,最后还要成立国中之国,而这些都得到了母亲的支持。郑庄公当时以孝道教育天下人,所以对这些都有所忍耐。到最后他的弟弟公叔段领兵来篡位的时候,他才组织反击,最后一举成功。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是个十分能忍耐的人。当时他只是起义军中的一个将军。他有个哥哥也在起义军中当将军。然而起义军中的将领害怕他们兄弟力量太大,于是设计将他的哥哥给杀掉了。刘秀十分难过,但是他并没有和起义军的头领公开决裂。相反,他忍受了这种屈辱,同时还跟起义军头领讲和,起义军头领因此而对他疏忽防范。刘秀发展壮大后,报了杀兄之仇。
当明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也是个能忍耐的人。当时建文帝意识到他可能谋反,于是要削夺他的实力。燕王这个时候还没有准备好,于是装作发疯的样子,麻痹建文帝派来监视的使者。建文帝看到这种情况,放宽了心。燕王实力一准备充分,就立即起兵造了反。
其实古时候成大事的人,很少有不忍耐的。确实也有些人觉得士可杀不可辱,而毅然选择了自杀的道路,但是这种选择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因为留着自己的生命,日后不知道能做多大的事情。如果当年孙膑忍受不了庞涓的羞辱,他最后也不可能报大仇,当然也不可能有举世闻名的《孙膑兵法》流传于世;如果司马迁忍受不了宫刑的羞辱,那么《史记》又从哪里来?如果司马懿忍受不了曹爽的行为,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晋朝。还有韩信忍受的胯下之辱,范睢忍受的屈辱,等等。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一定是旷世奇才,但一定有惊人的毅力,而这种毅力往往是在忍耐中表现出来的。
关羽和张飞都是不能忍耐的人,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善终。而五代十国的冯道十分能忍耐,后来他被追封为王。
人要学会忍耐,因为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别人对自己有误会,也可以通过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生活中的很多无奈完全可以交付给时间来检验。为此,自己也没有必要将这些包袱压在心头。
当然,忍耐和坚持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谦让,一味地谦让往往是懦弱的表现。要懂得去追求和拥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以后就要倍加珍惜。
成大事者认为,忍耐和坚持是人生负重前行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