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处世善用智
处世必须讲究智慧。毕竟社会是有其固有的生存法则存在。人们对弱者往往有一种普遍的同情,对强者的毁灭往往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为此处世的时候要少表现自己,要学会示弱。同时对社会生存法则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了解社会生存法则,促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不失为一种处世的捷径。
成大事者认为,做人做事,务求低调,不要拥有盛名。
拥有盛名对于一个有才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相反还会有很多的危险和祸害。当前的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仇富心态,毕竟人心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些有远见的富裕人群不但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财富,而且还要处世低调,即使很想做善事,也要隐瞒姓名。对于他们来说做善事不是为了取得好的名声,而是出于一种善良的天性。如果他们为了取得好的名声,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比如捐了一百万,别人会认为对于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且,你今年捐了,明年就应该照旧。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有一个人对他很是同情,每天都给这个乞丐一百块钱,乞丐开始十分感激。后来,每回见到这个人就知道钱来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这个人不来了,乞丐对此很生气。又这样过了几个月,乞丐看到了这个人,于是跑过去问他这些天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不过来给他钱?这个人说他最近结婚了,经济上有些拮据,所以没有给他钱。乞丐一听,很是生气,大声说道:“好啊!你居然拿我的钱去养老婆?”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这种依赖的心态,可能他们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而别人却因此而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富有的人来说,固然可以通过做善事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但是一定不要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否则自己会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倒不如当初根本就不给。富裕的人应该避免拥有盛名,一个人太富容易招祸,而不是招福。
有才华的人也要避免拥有盛名。拥有盛名的才子才女们要不断花费大量的时间到无所谓的事情上去,而且还容易才华枯竭。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并没有左拥右簇,相反是冷冷清清,正是因为冷冷清清,他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拥有盛名的人周围往往热闹非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事情。他们只有不停地应付别人,而且不能怠慢,把自己弄得很是疲累,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的时间了。很多文学家在出名以后就很少有杰出的作品产生,虽然有他们的思维定型的原因,但他们没有时间去改变思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应该有一种泰然处世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能够平静地对待周围的事物。不会太偏激,不会太极端,因此没有出名,他能够坐得住;出名了,他也能够静得下来。盛名是不应该背负的,拥有盛名的人往往过得并不如意,原因就在于盛名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担。人的处境往往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人生就像爬山,爬了上去,也还是要下来的,爬得太高,在自己的心态没有平和的情况下,一下子爬到了云层中,一旦跌落下来,会摔得很重。如果一个人不幸背上了盛名,就应该学会低调。好名声只是自己努力的副产品,如果名声太大或者太注重名声,那么人容易变得爱慕虚荣。不能刻意地把自己装点得过于完美,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拥有盛名的人必然也有缺点,这个缺点往往因为自己的盛名而被掩盖住了。但是如果有一天,光环被打散,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同时会被无限夸大。人们会说:“真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一个人。”又或者说:“他肯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名声是把双刃剑,你用它装点自己的时候,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埋下隐患。正如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不是那种誉满天下的人,而是那种荣誉毁誉都满天下的人。那种誉满天下的人往往会成为人造的神,而荣誉毁誉满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所有人都说你好,你拥有个好名声,不见得你很伟大,而那种有的人对你崇敬有加,有的人对你恨之入骨,或许你才是个伟大的人。
成大事者认为,人如果有一种泰然处世的心态,就会对盛名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