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了一张情感的底片。
离开冷湖时,心情异常悲伤,想想今后是难得来了,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我的冷湖,我的青春,再见!再见!!再见!!!
冷湖外招
又叫第二招待所,位于四号基地长街东头,旁边即是1982年5月开播的赛什腾电视台(后更名冷湖电视台)。这是柴达木盆地第一个用来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1982年2月9日(正月十六)夜,在哗哗作响的大雨声中,我随父亲乘火车离开衡阳市。三天后到达甘肃柳园,得到父亲好友衡山人汪振茂叔叔一家的热情款待。15日傍晚到达冷湖,入住第一招待所。我说既然有一招,那么就还有二招?父亲说油田人一般不叫二招,都叫外招,专门接待外国专家和部省领导的。
次日早饭后,我走上街头向东一路行去,果然遇到了外国人,他们见人很友好,挥一挥手,“哈罗”。在一个有白杨树的院子门口,看到一些披着军大衣干部模样的人进进出出,有穿着48道杠杠服的人给他们拉开车门。大厅里的女子穿得不像外面女的那么严实,长得也好看些,与外国人能用英语简单交谈,她们都是油田的工作人员。后来我才知道,1979年至1983年,柴达木石油第二次勘探会战期间,石油部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服务公司(GSI),签订了柴达木盆地中美合作地震勘探合同,美方派来专家及其雇员44人,中方配合540人。所以,冷湖上空出现了小型直升机,路上有了中国最早的日本丰田车。
1991年初夏,著名作家、《青海日报》文艺部主任王文泸(后任《青海日报》副总编辑)带队进盆地采风,由我出面召集冷湖地区的文学爱好者,在外招聆听文学讲座。王先生说:“柴达木人身上有着紫外线的烙印,但没有地域文化观念打下的印记。”
2014年11月,我从网上订购了一本《大国石油梦》,这是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总地质师阎敦实与美籍华裔能源学者赵天池的长篇对话录,书中谈到了青海油田与美国GSI的合作往事。1981年3月,阎敦实把GSI地质队领到柴达木盆地,安排青海油田的人陪同工作,之后回北京去了。过了一些日子,冷湖人打电话给他,说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些美国人都有病,每天喝中药,熬好的黄颜色,装在铁罐子里。阎敦实听了也非常奇怪,美国人怎么还喝中药?后来再到柴达木去,冷湖人指着他们拿美国人的药罐子做的笔筒说:“你看就是这个。”拿过来一瞅,上面写着“Coca-Cola”。阎敦实噗地笑出声来,说:“你们别出洋相了,这是可口可乐,清凉饮料。”由此一例,即可见那时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多大。
四号公墓
位于冷湖四号构造的荒漠中,离城区两三公里。园内矗立着一块高达12米的汉白玉纪念碑,碑文是“为发展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永垂不朽”,系青海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工会青海省委员会1985年9月所立。
作为一个柴达木石油人,我当然会去凭吊冷湖、花土沟两处公墓,它们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所有的墓碑都朝向着东方。因为墓主来自全国各地,相对于西部之西的冷湖来说,他们都是东部人。屈原《九章·哀郢》中有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意思是说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四号公墓埋葬着几百名柴达木建设者,有局长、处长、大队长,也有普通工人,著名的“涩北六勇士”就安息于此。那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竖立在这里的墓碑,有很多是一家人长眠在此,父子、夫妻的墓碑就在相邻不远的地方。譬如陈自维、张秀珍夫妇,均是油田第一批勘探队员,1956年在茫崖帐篷城举行婚礼。1981年5月11日,张秀珍因病离世,一定要安葬在这个沙漠陵园。陈自维后调往华北油田,1987年在病床上写下《怀念柴达木》一文,临终前要求孩子一定要将骨灰送回冷湖,与妻子合葬在这片付出了青春和血汗的土地上。1968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的钻井公司副经理迟文政,1971年与远在大庆的爱人结婚,此后17年时光,只和爱人共同生活过17个月。1988年7月7日,他带着爱人和两个孩子进入柴达木盆地,发生了惨不忍睹的车祸,他和两个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从此永远相依为命了。公墓里边沉睡着一位从未来过这里的人,就是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黄先驯,有生之年曾多次想来柴达木,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1980年最后一次下决心来的时候,已被病魔击倒,遗嘱将遗体埋在这里。1997年8月,他在南阳油田工作的儿子黄嘉生,追随父亲的英魂葬于此地。2012年清明节,曾经写过他们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肖复华,最终也将骨灰撒在这儿。谁都没有想到,他发表于《青海湖》1980年第12期的处女诗,竟成了32年后为自己做的预言——“冷湖的上空多了一颗星”。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有句歌词:“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但它硬要带走,你又怎能奈何?
冷湖五号
位于冷湖四号东南,相距15公里。只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全长约2.5公里,是石油局采油、钻井和炼油基地,水电厂也设在这里。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为7700人。50年代修建了大批土木建构的宿舍和办公室,80年代前后才修建了少量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但始终未修建一座楼房。1975年,兰州空军将原驻于茫崖地区的一个连级雷达站迁驻此地,监视空中入侵活动,1985年撤离。
旅居加拿大的世界华文诗坛泰斗洛夫先生,每次偕夫人琼芳阿姨回到家乡衡阳,都会这样对我说:“最喜欢最热爱衡阳的人,其实是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衡阳人。”《边界望乡》被誉为乡愁诗的代表作,是他在香港用望远镜远眺大陆后写的。
冷湖远离衡阳3000多公里,不啻异国他乡,每回听到《采槟榔》这首湖南省歌,听到竹笛名曲《春到湘江》,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是台湾女诗人席慕蓉说的吗?稀释乡愁最好的办法,就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2004年8月底,著名石油诗人张洪波随中国作协西气东输采风考察团到了冷湖,写下《冷湖石油基地残垣》一诗:
我来得匆忙,
走得匆忙。
只能远远地看一眼,
你默默的形象。
我看见了你所守候的时光,
我理解了你内心的悲壮。
我把自己的耳朵贴近大地,
你的声音响彻我的胸腔。
——任你风吹日晒!
任你世态炎凉!
老子永远是站立的以往!
曾经狂飙突进的冷湖油矿,正在逐渐消亡于戈壁黄沙之中。空空荡荡的危房,随处可见的废墟,风中孤零的油井,斑驳脱落的墙体,还有墙体上的“毛主席语录”……当这些荒凉和颓败的画面从眼前逐一掠过时,内心还是会有抑制不住的刺痛和震撼。2014年8月23日下午,驱车艰难地跋涉过坑坑洼洼的黄沙路面,从冷湖四号赶到冷湖五号后,我拣起一个锈蚀的铝盔,想起当年与某人的一段青涩往事,想起五号学校撤离敦煌时倾囊所购的1000多册书籍,甚至可笑地思考着资源枯竭后地方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
关于冷湖五号,还有这样一些小事需要备忘。一,我随衡阳老乡汪建军去他水电厂岳父母家玩,学会了打麻将。二,我随衡阳老乡汪建军去他水电厂岳父母家玩,学会了抽烟。三,我随衡阳老乡汪建军去他水电厂岳父母家玩,没有学会喝酒。汪建军妻子姓王,岳父母都是四川人,热情好客,做人厚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全都端出来给我们吃。汪建军现居西安,妻子姓汤,姓王的成了前妻,岳父母也就成了从前的传说。但我依然想念他们,祝愿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地中四井
冷湖石油构造最早是632地质队于1955年发现的。1956年,青海石油勘探局派出一支石油钻探大队到冷湖继续勘探找油,6月23日在四号构造开钻第一口探井,即获得低产工业液流。1958年9月13日,冷湖五号一高点地中四井发生强烈井喷,日喷油量达800吨,连喷3天3夜,井场周围成了一片油海。李季先生在玉门闻讯赋诗《一听说冷湖喷了油》,冷湖名动全国,柴达木油田第一次会战开始了。
1952年2月,奉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19军第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8000名官兵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放下钢枪,拿起铁锹,从陕南汉中出发,分赴当时有油气勘探的地区,成为基础薄弱的中国石油工业一支具有顽强战斗力的雄师。
来到青海的这支队伍,在石油师师长张复振、参谋长陈寿华的带领下,与青海石油职工一起艰苦创业,战天斗地,为柴达木的石油工业写下了重要的篇章,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郝清江、刘安时、赵复成、胡振民、董万镒、姬永兴等石油师人的名字,成为人们永远敬仰和不断讴歌的对象。
1958年,对于共和国是一个灾难之年,对于柴达木油田也是多事之秋。先是距离四号六公里的地中8井失火,为冷湖石油钻探带来了阴影。由于冷湖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盆地勘探成本每米过千元,是全国平均成本的三倍以上。2月27日,中央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居仁堂听取石油部领导工作汇报后指出:“如果柴达木的勘探成本降不下来,就宁可撤下来不干。”这一指示的传达,使全局干部群众大为震惊。随之,勘探局大举精简机构,压缩编制,降低职工货币工资,4000多人调出盆地,冷湖地区原有九个钻井队被撤去六个。如果再不出油,下一步面临的是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关键时刻,都会出现扭转乾坤的奇人,这一回是前石油师一营教导员、冷湖钻探大队大队长胡振民。他以“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组织赵光明地质师等一批技术人员,反复查询各种资料,认真分析地震图上的显示,最终确定在冷湖五号构造一高点布探井一口。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胡振民一个人的孤注一掷,整个冷湖油田的前途都命若悬丝攥于其手,因此没有一个局领导敢到现场拍板。好在苍天有眼,25个揪心的日夜过去了,地中四井出油了,冷湖出油了,柴达木沸腾了,石油部部长们也长吁了一口气。
1959年2月20日,第一车原油从冷湖外运,李铁轮局长剪彩的照片登遍全国各大报刊,并走进了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冷湖》之中。是年春夏,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及副部长孙敬文、康世恩等先后来到探区视察,确定“猛攻冷湖,拿下大油田”的方针。冷湖油田当年产原油近30万吨,约占全国的12%,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
1960年4月,青海省副省长李芳远陪同铁道部现场会议参观团来冷湖参观,主持立下了地中四井纪念碑。这块柴达木石油工业划时代的里程碑,从动议、设计、施工到撰稿、挥毫、刻写,均由一帮陕西好汉完成。设计者是技术员邓国光,碑文由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毕业的薛超六易其稿并挥写,经冷湖油矿党委宣传部长杜其辉确定,主题“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副题“东风浩荡时,油龙逐浪飞”,最后由采油处党委书记苗得胜拍板,刻在了纪念碑上。多年之后,碑上的“风”字早已被风刮掉了。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感叹道:“戈壁滩上的风到底要比碑上的‘风’厉害些。”
之后20年,地中四井累计产油达到32704万吨,直到1978年1月精力耗尽,停止生产。
冷湖炼厂
位于冷湖五号。1959年8月27日,从玉门油田调来年加工20万吨的炼油设备安装就绪,玉门油田还向青海油田支援了熟练的技术工人,冷湖炼厂举行开炼典礼。主要生产汽、煤、柴油,兼及白蜡、蜡烛、肥皂、石油焦,1961年达到年加工原油近10万吨。从1960年到1964年,冷湖炼厂共加工原油49万吨,销售各种轻质油近34万吨,销售的主要单位是总后青藏兵站部、西藏石油公司、青海石油公司和敦煌石油运输公司。到1985年底,历年累计加工原油1976643吨,生产汽、柴、煤油1225780吨。
冷湖炼厂建成后,不但使青海油田的轻质油自用有了保证,而且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有力地支援了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地方建设。
冷湖油田、冷湖炼厂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是,曾经保证了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中西藏部队的用油。那时每天要装足一个运输连队的罐车,沿着敦格公路,穿过广袤的大盆地,翻越唐古拉山口,向西藏连队驰去,西藏的工农业用油和战争用油,全靠冷湖油田供应。曾有青藏兵站部一个营级建制10名官兵的兵站,在冷湖炼厂驻守26年,直到1984年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