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槐魂
22417800000061

第61章 人妖颠倒(5)

在““四清”运动”中,有了“民兵连长”这个顶戴花翎的苟耕申,人不知足蛇吞象,如今又在朝思暮想地登上支部书记这个全村第一把交椅。在苟耕申看来,村支书这把“交椅”就是“土皇帝”,天若是老大,他就是老二。可是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大权在握呢?苟耕申为此没有少动心思。“交椅”这个词语,是从《水浒传》来的,因为在水泊梁山里的造反家们,最在乎这把“交椅”,坐得上坐不上“交椅”,坐上的是第几把“交椅”,被看做是头等大事。自从“交椅”成为身份、地位、权势、力量的象征之后,“交椅”也就成为某些人的命根子。有“交椅”者,怕失“交椅”;无“交椅”者,想得“交椅”;坐在前面“交椅”者,担心坐在后面“交椅”者挤掉他;而坐在后面“交椅”者,又无时不刻地想干掉坐在前面“交椅”者;压根儿没有坐“交椅”希望者,也不甘心永远不得“交椅”坐,便无所不用其极地想夺一把“交椅”;以为自己应该有“交椅”可坐者,更是心急火燎地做着“交椅”的梦……由此可见,“交椅”这个东西竟是如此地深入人心,阴魂不散。如今,“交椅”又成为高庄民兵连长苟耕申梦寐以求的夙愿。苟耕申知道,自己能否如愿以偿,还得首先得到闫冰的点头应允。当他把自己这个想法通过几个酒场饭局拐弯抹角地传达给闫冰时,闫冰微微一笑,说:“你也算是搬掉高庄王福增这座大山的功臣之一了,村里能够担当这个重任的人选,非你莫属,俺合算着也该差不多了吧!好好干,有机会!”但在闫冰内心觉得,苟耕申这人还不太入自己的法眼,他曾几次私下与人谈起苟耕申,总用“档次太低”、“人格太次”等词语形容。

“朝里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时,苟耕申想起了他表哥的拜把子兄弟公社刘书记。“拜把子”,是一个有点年岁的人才会知道的旧时话语。这种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非血缘性的结盟形式,以感情色彩来掩盖其图谋和韬略。刘书记和苟耕申的表哥是经过了同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几个环节的“金兰兄弟”。饮血酒时,他们都把手指割破,将血滴入酒中同饮,意思是从此血脉相连,情同骨肉,宣誓的内容也不外乎“有福同亨,有难同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苟耕申知道,民间早有这样的俗语,叫做“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听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于是,苟耕申决定利用春节拜年这一天赐良机,想方设法抱牢刘书记这个大腿,只有这样,自己的梦想才有可能成真。

按照北方风俗,正月初二才能出门走亲串友。可是苟耕申求官心切,大年初一这天他就准备外出拜年。为此,苟耕申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因为,刘书记虽然在孙镇公社工作,但他老婆孩子还在县城,春节期间刘书记一定回家过年去了。天刚蒙蒙亮,苟耕申骑上“飞鸽”自行车直奔县城而去。苟耕申心里很清楚,倘不是刘书记几次力排众议,为他遮风挡雨,他这个“民兵连长”也有可能当不上,即便是当上了也早被撤换了。那年,他被村民举报欺男霸女以及经济等等问题,在高庄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大家都认为他会被查处的时候,位高权重的刘书记两次亲自驾临高庄,苟耕申的事情立马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经过了这件事后,苟耕申便视刘书记为再生父母一般,总想寻找机会感恩。想到这里,这时苟耕申的自行车,便象箭头一般直往前窜。

“飞鸽”又在县城大街小巷里穿行了五六分钟,终于到了城西刘书记的住处。这是一栋两层高的机关集体宿舍楼,听到外边有了动静,刘书记迅速从里面走了出来.苟耕申忙不迭地远远喊道:“刘书记,新年好!”“哦,是耕申啊,一样一样,这么早就来了,快进来暖和暖和!……”刘书记一把拉住苟耕的手,将他迎了进去。刘书记家的客厅有村会议室那么宽敞,里面收拾得非常干净、整齐。几个先来的客人正在搓着麻将,刘书记走上前去一一为他们作了介绍。然后,他自己又到外面招呼刚到的客人。约莫过了个把小时的功夫,厨房里的人开始往餐厅里端菜。刘书记夫人用她尖尖的嗓音喊道:“大家等一下再玩吧,先上餐厅吃饭!”随后,老刘的老婆悄声问老刘中午喝嘛酒?老刘说:“这还用问,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正在打麻将的一个客人耳朵尖,听见了,插话打趣地说:“那也不见得,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啊。”一个年龄稍大的客人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其实,酒这玩意,像是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啊!”……大家一听这话,都笑得直不起腰来。酒宴摆了两桌,内容令苟耕申大开眼界。是什么菜,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但只知道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什么都有。这桌上喊“东风吹,战鼓擂,白酒红酒谁怕谁”;那桌上喊“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胃出血!”餐桌上的美酒佳肴琳琅满目,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勾起了苟耕申强烈的食欲。刘书记亲自为每个客人们斟酒,幽默地说:“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还是刚才那个客人顺口应道:“咱们兄弟手足情,只喝半杯行不行?”“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彼此你来我去一番调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不停。这时苟耕申也起身举起了酒杯,说:“俺敬刘书记一杯,谢谢刘书记这么多年来对俺的关照!”苟耕申这么一来,别人也都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纷纷效仿苟耕申给主人刘书记敬起酒来。

喝酒时,刘书记的一个迟到的朋友拿着酒壶,倒酒时总是把自己的杯子倒得满满的,而苟耕申等人的杯子总是浅浅不盈。每倒一次他又总是不好意思地说上一句:“瞎了眼啊,给自己倒得这么满!”几个回合下来,实在忍不住的那个调侃客人,借着酒劲抢过酒壶也给自己满上,并说:“俺也来瞎眼一回。”两席客人正在热闹地吃喝,一位客人又到。这位迟到的先生看来也是爱酒,见到桌上喝的是本地名酒老白干,于是眼睛发亮地拿起酒瓶和酒杯,连倒六杯喝了,理由是:“迟到了自罚三杯,让大家久等了赔礼三杯”。他的举动,喝得一桌子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接着有人提议开始划拳,来客纷纷响应,他们操着本地老腔,一声高过一声地叫喊:“请,快,一条龙、哥俩好、三星照、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边喊边出拳,当喊声和出拳的数字相遇不对时,就得喝酒。呼喊了半天,也许有些累了,他们又换了一种游戏“敲棒子”,边喊边敲手上的筷子:“棒子棒子,鸡。棒子棒子,老虎。棒子棒子,虫……”如此这般,当棒子遇老虎时,喊老虎的人是要喝酒的,因为棒子可以打老虎;当鸡遇虫时,虫是要喝酒的。因为鸡吃虫子,而虫子又可以吃棒子,如此等等,循环喝酒。后来又见他们猜起了火柴棍,猜对了喝,猜错了不用喝。酒过几巡,许多人脖子直了,舌根硬了。有道是,酒壮怂人胆,醉后吐真言。司机表态:“喝酒不忘安全,会餐不忘贡献,接送书记正点,用好小车大权。”秘书表态:“吃谁的饭,跟谁干;喝谁的酒,跟谁走。大海航行靠舵手,要替书记分忧愁”……

甭看那天别人喝得昏天黑地,这次苟耕申倒是十分小心谨慎,因他毕竟很少见过这种场面,离家又远,所以比较拘谨,时时处处注意自己不当那个“四大不会来事”的人: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讲话他唠嗑,领导上听他自摸,领导隐私他乱说。在刘书记家吃完午餐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苟耕申走到一边,摸出口袋里的鼓鼓囊囊的红包,递给刘书记夫人,嘴里小声说道:“这是新年献给刘姐的一点心意,请您笑纳,不要嫌弃。”“不不不,咱们还用得着这个么?”刘书记夫人说着,赶忙把红包退给苟耕申。苟耕申随即又把红包递给刘书记夫人。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之后,苟耕申以央求的口吻说:“刘姐,别推了,您就给点面子,收下吧!”酒足饭饱,客人陆续告辞。回家的路上行人和车辆不少,喝得醉醺醺的苟耕申,心满意足地骑着“飞鸽”穿过大街小巷,一路“铃铃,铃铃”。“飞鸽”回到高庄时,苟耕申老远看到,自己家门口似乎也聚集了几个前来拜年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