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懂得,你不是一个人
22393600000020

第20章 Hey,我想跟你说

【文 衣锦夜行安东尼】

遇见喜欢的人,就要去告白,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做怎么知道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呢?不做怎么知道你想做的事情未必就能做得成呢?

1.

2013年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厘清了很多头绪,也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当然,也遇见了非常重要的人,工作和生活共同构成现实,现实和我互相影响,我渐渐发生了改变,以下这些写给我的体会,和那些改变。

我想跟你说,我们大部分时间忙于做的,几乎都属于两个范畴,重复童年的美好,回避童年的糟糕。童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异乎寻常地重要,如果你想深刻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如劝他从童年故事开始讲起。小时候被欺负的,长大一定无比渴望强势和权力;小时候欺负人的,长大反而会同情弱者;自小父母离异的,长大会不惜代价维系自己组建的家庭和亲子关系;自小寡于得到父母疼爱的,长大后会异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当然,我们绝大部分追逐的单纯、简单的快乐与精神愉悦,甚至易于满足,就是浅浅的那一层欲望,也都来自于童年对这个世界最早最直接的美好理解。

但是,希望我们在成熟之后能够懂得,现实不是父母,不是你伸手要玩具,它就会想方设法买给你,而现实大多残酷,玩具是有的,给你也可以,但是不是买,是卖。

我想跟你说,亲戚,尤其是亲戚家的孩子,未必就一定比朋友亲近,反之,朋友,未必不能成为胜似亲人的关系。我记得我妈跟我说过,我伯父家的孩子年长我几岁,在我婴幼时期经常欺负我,往我脸上蹭泥,甚至还打我,后来家属都以小孩子顽皮为由并没有重视。在我长大后,也陆续由于性格不合,经常和姑姑家的孩子打架,偶尔会带些破皮小伤。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父母和父亲一系的亲属关系也是不冷不热,多年来并无密切往来,直至多年后搬迁后,便各过各的生活,疏于联络。倒是母亲一方,还偶尔探望,与老人也毫无陌生感,甚至是非常挂念,明知各自生活忙碌,仍然放不下心。这与童年关系非常大。同理,在年幼时代交往并经历了非常重大变故的朋友,也会成为胜似亲人的关系,重点在于人本身,知感恩,时间空间在漫长的自省和内心触动的过程里,无非是些许理由罢了。

我想跟你说,保留你最初年少懵懂的感情,那将是你很多年很多年范围内值得珍藏的回忆。这里说的感情,包含亲情、友情,甚至不知所以然的爱情。小升初的时候我骑车上下学,有一个学期新开始,发了新书,同学们看见新书本的感觉,我想你懂的,打开书本闻纸质木香的感觉记忆犹新。而我骑行回家的路上大雨倾盆,我脱下雨衣盖上书本,宁愿自己淋湿,快到家的时候,车子滑倒了,书本散落一地全部湿透,我瞬间就哭了。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泪如雨下,哭喊着“我的书!我的书”。多年以后,书本成了我随时可以消费的东西,甚至随意买来送人,最后甚至非借不能读也,然而那种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情感同理,当你意识到青春是场美丽的梦时,却已醒来。

2.

我想跟你说,早点理解学校即社会,有利于你更快地融入“社会”。初中开始,我便寄宿读书,全封闭的校园和自主独立的环境,甚至有些外聘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因课务繁忙也常年吃住在校园里,从什么都不会到什么都必须会,虽然该偷懒还偷懒,要等袜子、内衣没得穿了周末一起洗,习惯难改,如今我能做到的是,拥有半个月穿不完的内衣和袜子,每周末洗一次。自然,除了生活独立之外,一定有其他原因让我更能体会学校即社会的感觉。刚转学来的时候,自身成绩不错,到一个新环境,适应需要过程,比如我的东北口音。转学第二天的历史课,问题是美国领土的扩张方向,点名回答时我的一个东北口音的自西向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所有人都在模仿我的口吻说这四个字。那一瞬间我才明白,哦,书上说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感觉是真的存在的——叫无地自容。一个月后,我彻底纠正了我的口音,习惯了普通话,顺利和班级前三名的三位同学成为课上课下非常亲密的小伙伴,甚至去拜访他们的父母,他们也鼓励我们在一起玩儿和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后来我们都上了重点中学。直到上个月底,其中一位大婚,我们再次重逢感慨十几年光阴如水,通知了很多当年同学来,最后剩下的,也不过四个人中的三个。

我想跟你说,友谊和距离的关系并不绝对,还是看人对情感的态度。哥们之间经常聊起的所谓兄弟情义,有两种广受好评,一种是部队战友,一种是大学舍友。毕业的时候我们几乎喝得涕泪横流稀里哗啦趴在地上,最后仍然各奔东西。其中有着深得难以形容的情感伴随着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从卧谈会各自畅想毕业人生,到各自走出宿舍,我们聊了一个通宵又一个达旦,然而从毕业走出校门的实习身份到某家大小公司的中层或者高管,我们各自走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开始的时候大家会难过,那么好的关系为什么就淡了,到了今年我想通了,也许各自都在忙碌的生存期,没有太多的闲暇顾及那些纯真的友谊,如果到了各自家庭、事业都有了稳定的状态,也许还有机会坐在一起老友相聚,聊聊感慨。这也算是我在所谓地域偏见上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一些借口。实际上一些北京的本地人,也并未接受我作为他们真正的朋友。当人没有从心里正式接纳你,其实你们近在咫尺和天各一方是没有区别的。

3.

我想跟你说,有多优秀是第二条标准,有多合适才是首则。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对另一半有很多幻想,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意淫,我们希望自己的她美丽善良性感偶尔还萌,我们希望自己的他高大帅气有肌肉还懂女人心,于是我们就手里拿着模板,按图索骥,多年来也找到几个类似的伴儿,最后磨合来磨合去,不是对方坚持自我,就是自己很难让步地扑了一个又一个空。时间长了你会发觉,生活过的不是生活本身,生活过的就是两个人,两个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地域甚至气候、还有癖好习惯各自不同的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要妥妥地融在一起,像原汤化原食一样做配搭,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无异于你要求甲必须变成乙的样子,如果不变,那么唯一的可行性就交给了你要把不接受甲的自己变为接受。而最可怕的,不是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往往都被时间解决了,可怕的是,在这样迥异的两个个体之间,如果没有真正的爱情,未来的三五十年,该如何度过。

我想跟你说,多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不要采纳太多的“我觉得你……”,例如常见的马拉松感情基本都是别人说“其实都这么回事,你们差不多得了”或者“你们这么久了分开太可惜了!你们彼此磨合习惯了还能咋办?”——其实情感也只是我们所为的一种体现,多数时候,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却从未认真拿到和情感媲美的高度上来思考。可悲的不是最后这个思考的机会,可悲的是,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就已经听取了太多的撺掇,众说纷纭,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个不适合你,那个你不适合。就像豆瓣上有一篇文章,大概讲的是你为谁而活,有人对你说,你这个条件应该出国,我觉得你适合找个公务员,我觉得她配不上你……诸如此类。要知道,对你说这些话的人,后来都会静悄悄死于各自的死因,而你,却要接受出国回来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做一个公务员困顿于每日的报纸茶水之间和抛弃她,看着她嫁给的新郎一脸幸福的模样,心如刀绞。很多事情当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是可以听取大家意见的,但在这基础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自身要有足够强大的判断力,能区别是非曲直,能知冷暖辨善恶。

4.

我想跟你说,要相信直觉,相信一见钟情,相信爱情的神奇与伟大。我喝过很多酒,分过不止一次手,但是我从不抱怨女人太高,社会太糟,自己太差劲……爱情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诸多情感之一,在情爱诞生的那一刻起,情爱本身就没有倾向性,任何人获得真爱的概率是均等的,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情爱,不是获得性爱,当然,如果你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自己照镜子都烦自己,你也没理由去强求谁对你一见钟情,对吗?爱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情可以跨越时间、空间、距离、让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白发变为黑发,让陌生变为百年厮守,让我爱上你,让你爱上我。话说回来,也没有任何一条守则告诉你,爱了一年就是爱情,爱了一星期就不是爱情,得到你就是爱情,得不到的就不是爱情。也没有法律条文规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爱两个人就是错,爱三个人就是花心,从道德制高点俯视的话,这种类似的逻辑漏洞百出,也无法对所谓“初恋是一生最爱”等观点做合理的解释,但是有些时候,即便不是有些时候,也可能是过了几年,你会发现,初恋之类只是因为当时你不懂我不懂,和后人比起来,最多的区别就是先来后到而已,区别产生的情感不是来自于外界,是来自你。遇见喜欢的人,就要去告白,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做怎么知道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呢?不做怎么知道你想做的事情未必就能做得成呢?这种段子并不负能量,我想,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呢?更负能量的是,多年以后,你喜欢的人告诉你其实他喜欢你很久了,你想做的事情如果当年做,也许会改变你的人生,而此时,你也没了冲动和年轻气盛的姿态,只剩下一生叹息,这才可悲吧。

我想跟你说,应该早点有个家。一个人住也是家,二人同居也是家。很多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朝九晚五上班,下班有去咖啡店、夜店的,也有直接回家买菜、做饭、刷碗、看电视的,也有约不同的人吃饭聚会热闹一下,独自回家睡觉的,周末郊游看电影、户外骑行、游泳、健身、游乐场……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其中广受争议的,是保守派和享乐派。一些人观点认为,年轻时候不爱玩的,婚后会变着法以应酬的名义出去玩,因为经济条件允许了,合适的理由也有,老夫老妻的没什么趣味,自然向往婚前没有经历的那些未知领域。另外一种是年轻时候爱玩的,婚后更勤于顾家,不再对花花世界感兴趣。本质上这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就是家,和家能够给你什么,其他都是外力。一人如何营造自己的住所和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有多高,会映射到他对家的概念的理解上。年轻时候大家都自我,没有家庭概念,自然邋里邋遢,住所也大多随性而自在,而年长的人会对家的环境有所要求,是因为事业渐渐步入正轨,对条理性要求很高,逐渐就会映射到生活中,回到乱糟糟的家会非常不适,自然也就逐渐改善。家还可以带来很多东西,爱和归属感能让你不再孤单,不再觉得无助,让你觉得有人在等,有人支撑,家可以让你安全,远离惶恐,家可以让你从保守派的无聊与乏味中找到趣味,也可以让享乐派找到稳稳的幸福。同样是家的灯,有些人家就是阳台白炽灯,有些人家就是暖光落地窗,有些是光斑垂吊灯,有些是守候你睡眠的起夜光。不同的光可以照耀你不同的状态,可以让你工作时候专注,玩的时候投入,在你身后默默做了一切的,是家和你的他(她)。

5.

我想跟你说,想法太多未必可以接地气,稳步踏实未必有创新,但是逻辑见长一定可以让你脱颖而出。毕业这些年,创新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化营销也屡屡爆出惊艳的创意点子让人拍案叫绝,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创意见长,我值5K,而是被HR屡屡逼问,你还有别的擅长的东西吗?从业四年,我的穿衣风格影响了数十人,言语逻辑影响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这里强调的影响是直接改变了被影响者自身的既成风格。当然最早我也属于某些品牌、设计,甚至媒体表现形式的被影响者,只不过不同的是,我在用逻辑让一切在我身上得以体现。这就是逻辑的强大,强大到你一直在诉求别人,而别人只能被动地接收和吸取。其实很多事情是非对错真的不是唯一的衡量法则,你也不能把事情或者人做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归类,反观水源,支流和主流相会,一定是支流改变流向,随主流而动,汇聚成海。支流、主流都没对错之别,结局却是皆大欢喜,这就够了。也就是因为逻辑的关系,我们绝大部分人才是普通人,我不想做个普通人,我希望你也同样。

我想跟你说,不要奢望感化你的老板,也不要奢望从情感角度博得职场人的理解和体谅;我口中说的老板,指的是和你存在法定意义上雇佣关系的老板,也就是你直属或者间接的汇报人(boss),只要你们的关系不是对等的,如合伙人、契约股权关系、层级相同(总裁和副总裁),那么就不要奢望走任何情感诉求,你需要做的是创造价值,然后用价值来换取等价物或者一般等价物。要习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含义大概是身为一个技术员,要给一个没有技术背景的人,简单地成功说明白一个技术问题。多换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解和体谅不是,因为这二者的本质都是源于情感本身。所谓情感,在职场里大部分时候都归类为不客观,不客观便不主流,不主流便小众,小众就不会获得绝大部分的支持率,结果不言自明。例如,如果你在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候,不能将困难做具体的量化,并且合理分担,那么,在公司优越盈收的时候,相对而言,你就没有多么坚挺的理由,阐述自己有多么必须分到好处。

6.

我想跟你说,做人性情一些可能得罪人,但是也可以帮你筛选很多虚情假意的人,同样,追随内心去做一些决定未必就感性,未必就不成熟。

我也想跟你说,关键的事情要慎重,和谁做真正的朋友,跟谁混,娶谁。

我也想跟你说,生活其实只有两件事,生,维持生命;活,找些乐子。

我也想跟你说,人也只有两面,一面在柔软的胸怀,你要把亲人、爱人、朋友拥抱在内里;一面是坚韧的背脊,你要暴露给残酷的现实。

我也想跟你说,渐渐你会发觉的,值得信任的人越来越少,和盘托出的除了父母就是你的爱人,父母越来越老,渐渐地他们只了解你,无法理解你。而爱人,确实是那个少数与你一起承担到最后的人,没什么理由不坦诚,当然,这也导致娶了什么样的老婆,渐渐变成什么样的人。

我想跟你说,不要过于挑剔那些人的缺点,比如A的信口开河,今天答应你的事儿下周就忘记,至少这件事还不至于特别大,至少还止步于口头说说;B的借钱不还,至少钱还不是很多,不至于让你破产,顶多是吸取教训,下次不借;C的唯利是图,只有找你有事才会联络你,至少你有一些价值会让你永远存在别人的考虑范畴之内;D的排挤,排挤说明他不喜欢你,至于你不招人喜欢的原因,有可能是你太差了,也有可能是你比他优秀,总之证明你们不属于同一个圈子。这个观点的重点不在于挑剔本身,因为挑剔过于主观,你应该学会接受这个社会上千千万万对父母结合成千万种情况的家庭,从而用千万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千万种人格,就像花草树木各有质地、颜色,不像电影里那样好人、坏人一线之隔。

我也想跟你说,拿出点时间,多一个人待着,你会明白谁更需要你,你更需要谁。

我也想跟你说,有空整理一下很久以前的那些碎片式的承诺,虽然它们最终会被时间摧毁成渣,但是你可以回想一下诉说承诺的初衷,会让你觉得现在的自己确实长大了。

我也想跟你说,当你认识到自己长大了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时间走得更快了。

我还想跟你说,勿忘初心的确非常重要,它贯穿于你做事的方寸和始终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开始,远胜于一个自己不能接受的结局。

我还想跟你说,过去不重要,但是经历和从经历中能体会到什么非常重要。

我还想跟你说,能力强的多自省,能力弱的多请教,慎重选择信仰和请教的对象。许多人自省到神经失常,也有许多人茫然无助,最后盲目信仰,多去问佛,以为佛可以让诸事对号入座,佛可以让人人心安理得。其实佛没有那么夸张的作用,简单说,佛只是巧妙地同时使很多人快乐。引一个小故事,行江边,见善者放生,篓中为鱼,鱼欣喜纷纷跃入水中,至下游,有久候者大肆捕捞,饱腹欲。在这其中,善者和久候者皆大欢喜,鱼可以使不同处境的人得到快乐,鱼,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