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伯温传奇
22391400000032

第32章 飞霞叙隐情真龙有壮志(2)

这日,刘伯温在家中摆下盛宴,一则酬谢刘安的奔波劳碌,二则将爱子介绍给府中的几位佳丽。刘璟不愧为名门大家之后,举手投足、言谈笑语中显露出几分儒雅、几许风流来,成了席宴上众人眼中的焦点。秦凤梧被刘伯温介绍给刘璟时,脸上一红,低头说道:“奴家比二公子虚长几岁,暂为公子的姐姐吧。”刘璟偷眼打量秦小姐:只见这位小姐体量合适,不肥不瘦,而且眼含秋水,唇似涂朱,光艳夺目。秦小姐也在偷眼观瞧刘璟:这位公子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四目不期而遇,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两人都将目光逃向了别处。

在座的尉春燕、燕飞霞、春桃等人见秦凤梧率先认了个弟弟,也不甘落后,几个人相互叙了年岁,结果是尉春燕为首,燕飞霞其次,秦凤梧老三,春桃也要比刘璟大上两个月,刘璟只得认了好几位姐姐。

刘安与刘伯温俱是知趣之人,用了不多时的酒菜,便先行离席了,免得长辈在场,年轻人难以放开。

年轻人总是好玩爱闹的,刘璟与她们初次接触,却俨然像熟识多年的老友。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便到了暮春时节,平平淡淡的山阴古城。

如今的朱元璋已不是当年四处乞讨的小叫花,也不是红巾军队伍中毫不起眼的大头兵了,他已是郭子兴的左膀右臂,更是濠州这支红巾军队伍实际上的顶梁柱。好多人都在私下里议论:一旦元帅郭子兴驾鹤西游后,元帅之位非朱元璋莫属。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朱元璋的志向并未停留在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上,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的帐下已聚集了徐达、汤和、吴良、吴侦、华云、耿再成、郭英等二十四位能征善战的猛将。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在南平定远这事上小试身手,引得郭子兴对他青眼相向,更为器重。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定远张家堡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足有几千之众,盘踞在驴牌寨不依附于任何一股势力,自成一家。濠州郭子兴、颍州刘福通,还有元朝廷都想将这支队伍拉拢过来。驴牌寨的人马起初不愿苟合于任何一方,后因粮草难以为继,不得不考虑究竟要倒向哪一方的问题,他们有意归顺濠州郭子兴这一方,但决心还没有下,正在犹豫不决。郭子兴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收编驴牌寨队伍的绝佳机会。然而派遣何人前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郭子兴的心中一片茫然。

当郭子兴将这个问题摆到帐中众将面前时,许多人面面相觑,无人敢挺身而出,领命前往。朱元璋审时度势,感到自己应当抓住这一机会以便向众人证明他朱元璋决非是靠裙带关系在军中立身的。于是,朱元璋挺身而出,向郭子兴请命,一时间,众人惊诧的目光全投向这位容貌丑陋的帅府娇客。

郭子兴有些惊喜又有些担心,女婿能迎难而上让他惊喜,然而驴牌寨的情况复杂多变,稍有不慎便要葬送性命,他又不禁为朱元璋提起心来,他问道:“你若前往打算率领多少兵马?”

“元璋只带结义兄弟徐达等二十四人前往便可招抚定远驴牌寨。”

郭子兴手持须髯,思忖再三,同意了朱元璋的意见。

在前往定远的路上,朱元璋便已想好智取驴牌寨的计谋。在外人眼中,倘若想要驴牌寨的人乖乖就范,办法无非只有一个:先礼后兵,没有大批的人马作为后盾,贸然前去劝降无异于自取灭亡。驴牌寨的人马并非只是由一群乌合之众组成,里边渗透着各股势力,有倾向郭子兴的,也有拥戴刘福通的,另外还混有官府的内线,犹如犬牙交错,可称得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关于这些,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可他清醒地看到——在这个非常时期,传统的“先礼后兵”的法子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将事情弄得一团糟。

朱元璋一行二十四人刚刚接近驴牌寨,便有哨兵厉声喝问:“什么人?为何事而来?”

朱元璋扭头对众兄弟说:“大家一同上前会让寨里的人多心,人多无益,徐达兄弟与我一同进寨便可。你们在此守候,静待佳音吧!”

说罢,与徐达纵马上前,高声回话道:“哨卡上的弟兄们辛苦了!我们是郭子兴元帅的手下,有要事与你家头领相商,有劳你进去通禀一声。”

哨兵将信将疑地把朱、徐二人又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方说道:“且在此处等候消息!”

大约一炷香的工夫,报信的哨兵回来了,冲着朱、徐二人道:“我家大王有请二位!”

驴牌寨的大门“哗啦”一下被打开,朱、徐二人端坐在马上,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地随着引路的哨兵向山寨的深处进发。外边留下的二十余位好汉不禁在心中为朱、徐这一去捏了一把汗。

外边的汤和、华云等人感到时间过得异常的慢,每个人的心都在忐忑不安中受着煎熬,急脾气的华云很快就沉不住气了,一个劲儿地问汤和:“哥哥,他们在里边怎么待了这么久,不会出事吧?”

一开始,汤和还对华云讲:“别急嘛,这事不像你喝酒嚼萝卜那样干脆,等一下就会有结果。”

汤和的话并未让华云静下心来,华云依旧不停地问,好像汤和知道答案似的:“哥哥,他们会不会已被驴牌寨的人收拾了?怎么这么久还不出来?”

“乌鸦嘴!你要再胡说八道,我剜了你的舌头做下酒菜!”好脾气的汤和也发火了,脸色铁青,唬得华云不再问他什么了。就在这群好汉心急如焚地等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之后,突然看到驴牌寨的山门洞开,徐达满面春风地从里边出来,这群好汉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向徐达打探里边的情况。

“众位贤弟,副元帅召唤你们随我一同进去,驴牌寨的人马已归顺咱们濠州红巾军啦!”

这句话使得众人悬着的心又落到了实处。华云等人后来才知晓了朱元璋与驴牌寨的头领会谈的详情,无不对朱元璋的口才和胆略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数千之众收归到濠州红巾军的大旗下,这在郭子兴的阵营里引起了轰动。众将对朱元璋不由得刮目相看,郭子兴也更加器重朱元璋。

不久,定远人李善长前来拜见。朱元璋与他一经交谈,便觉察出此人言谈不俗、见解深刻,战法谋略上很有一套,朱元璋心中非常喜爱,便将李善长留在自己的幕府之中,出任掌书记。

李善长在朱元璋的营中待了一段时日,便向朱元璋尖锐地指出:营中虽然良将云集,但谋士少得可怜,此时若不未雨绸缪,日后是要吃大亏的。闻听此言,朱元璋立时变得愁眉不展,将求助的眼神投向李善长,李善长献上一计:由他装扮游走江湖的相面先生,到各地去寻访良才贤士,劝说他们来营中效力。

朱元璋在心中好好斟酌了一番,虽然眼下营中也很需要李善长,可是为了长远打算,只好应允了李善长的请求。

李善长没让朱元璋失望,他每出去一趟便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拿着李善长所写的引荐前来拜谒,朱元璋将他们任用在营中重要的职位上,这支队伍的面貌也在悄悄起着变化,以往是以作战凶狠而著称,善于打硬仗,而今却是打得更加巧妙,善于出奇制胜,以谋略克敌。李善长外出一段时日后总要回来修整几日,顺便向朱元璋汇报一下各地的见闻——那些都是极其重要的情报。

李善长此次是前往浙东寻访,一连走了一个多月还不见回来,营中许多要务需要向他讨教主意,可李善长迟迟不归,这让朱元璋感到焦躁和郁闷。虽然有几个人拿着李善长的引荐来到营中,可他们都不清楚李善长到什么地方去了,朱元璋觉得心中十分怅然,甚至感到心中没有着落。

在一个下雨的黄昏,朱元璋独自一人坐在帅帐里,帐内的光线昏暗,烛灯并未燃起,朱元璋就那么呆坐着,似乎在想着心事。

“元帅,为何一人在此枯坐?”突然响起的问话声将朱元璋从辽远的神思中惊回,他寻声向帐门口一看,只见久违了的李善长手撑油纸伞满面微笑地站在那里。朱元璋十分惊喜,赶忙说:“善长,你一去这么久,真是让我牵挂。来,来,快进帐说话!”

李善长收起油纸伞来到了帐中,坐在靠近朱元璋的一把椅子上,向朱元璋讲叙起此次招贤纳士途中的见闻观感。

与此同时,朱元璋燃起了烛灯,帐内一片光明。朱元璋听得全神贯注,不时还将李善长所讲的一些要点记录下来。

朱元璋听罢李善长讲完在绍兴的经历,心中起了疑窦:青田人刘伯温被羁管在绍兴,据人讲那可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贤士,善长为何只字不提呢?

“善长,在外头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一定吃了不少苦,真是辛苦你啦!”

“元帅,这是属下应尽之职,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望着帐外,像是突然间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善长,你去绍兴地面可曾寻访到刘伯温的下落?”

李善长心中便是一震,但他的回答却是不假思索:“元帅,您不提我下边也要谈谈有关刘伯温的情况。”李善长先是一顿,用眼角的余光看到朱元璋一副急待下文的样子,便口中连打唉声,“元帅,人我是见到了,可他——咳!”

李善长一声长叹后便没了下文,这可将朱元璋的心一下子吊了起来,不清楚这声长叹因何而发,不由得追问:“善长,你快讲!他怎么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呀!我见到他时,他正被三四个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簇拥着,我想方设法才获得与他面谈的机会,怎奈刘伯温斗志消沉甘愿过着恬淡宁适的日子,不愿为我们所用,过快乐逍遥赛神仙的生活才是他向往的。”

“他真的一点都不为你所动吗?”朱元璋眼光犀利地盯着李善长。李善长镇定自若地答道:“从他的言谈神态来看,似乎对参加红巾军持十分鄙夷的态度,与他的谈话没有多久,便被他礼送出来了。”

“哦。”朱元璋轻轻哦了一声,随后对李善长道,“善长,多日的路途跋涉,身子必是困乏不堪了,快回帐歇息去吧!”“元帅,有许多军务要做,我还是处理完积压的军务再歇息也不迟。”

“不,军务明日再议,你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行。”朱元璋的语气透着十分的关切也透着十分的不容置疑。

李善长遵命而去,帐中只剩朱元璋一人,空荡荡的。

燥热沉闷的盛夏终于过去了,接踵而来的金秋时光却是稍纵即逝,转眼之间便已到了深秋,萧索凄寒之感笼罩在人们心头。刘伯温被羁管在绍兴已是两年有余了,在绍兴对秋之凄戾的感触是旁人难以体会的。他时常去登山临水,看那层峦叠嶂的群山,看那清澈见底的溪流,或是飘然而坠的红叶,悲鸣远去的孤雁,品尝着其中“物谢岁微”的滋味,心中更生出来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