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藏时光
22387800000030

第30章 好玩的语言

尼玛去城里饭馆吃饭,足足吃了五碗,将肚子都要胀爆了。当开饭馆的女主人问他要不要再吃一点时,他挥着手说:“没有意思。”将碗放在桌上。女主人端起碗盛来一大碗米饭,他心想:她真客气。想到人家已经盛了,便又埋头吃起来。他吃完后,主人又问他要不要再吃一碗,尼玛这次更大声地说:“没意思。”女主人心疼地看着他,就又去盛了一碗,嘴角禁不住溢出笑意。他只好又接过来吃。如此,在他接连的“没意思”之下,竟然吃了五大碗。他始终没闹明白的是:为什么他很客气地说不吃了,别人却还如此盛情?他将这个疑问带回家,向懂汉话的哥哥请教,哥哥听了哈哈大笑,几乎笑岔了气。尼玛这才明白,自己是想表达“不客气”、“不吃了”的,可到自己嘴里全然变了意思,而且还闹了大笑话呢。从那以后,村里人见他都笑着打招呼:“没意思”或“有没有意思?”令他哭笑不得。

丁真去菜市场买鸡,因为菜贩子是个不懂藏语的人,他说了很多藏语,那人总也没有弄明白,于是,他展开双臂,一边比画一边嘴里叫着“咣嗒,咣嗒咯,咣嗒咯”——一副鸡下蛋的样子。菜贩子还是没有听懂。这时,他看见旁边的一只菜篮里装着鸡蛋,便灵机一动说:“鸡蛋的爸爸,鸡蛋的爸爸,懂?”贩子笑了,弓腰抽开竹门,伸手就从竹篓里逮出一只公鸡来。

阿度第一次到城里看病,在医院里待得久了,很想打个酥油茶来喝。茶烧开了,去借茶桶,他敲开了一位汉族医生的家门,支支吾吾地说了好半天依然没能说清楚,于是,他记起师傅们常说的“上坡下坡”,便用双手比画打茶的动作嘴里说着:“上坡下坡,嗯,上坡下坡。”医生忍俊不禁,他最终还是把“上坡下坡”的茶桶借了回来。

藏族人认为公猪肉比之母猪肉,对病人来说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当阿登被家人支着去买猪肉,并且交代必须买来公猪肉时,面对猪肉贩子,他大声地声明说:“猪的男娃娃的肉,买,男娃娃?”肉贩子傻着双眼看着他。他眼里也满是无法交流的苦恼。

一位极为“幽默”的藏族人对他的汉族朋友说:“你不要脸地吃噢,我去跳河。”朋友以为他要去跳河,赶紧拽住他,不让他走。当藏族人甩摆开朋友去提水桶时,他方才明白他是要去挑水,而让他“不要脸地吃”,大概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你不要客气,随意吃”。

当语言的沟通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时,其作用会反向而行。

赤村与木匠两人在林中野宿,睡觉时,赤村用汉语对木匠说:“你的脑壳宰到这里,我的脑壳宰到那里。”说时,手指着两个地方。木匠一夜无眠,心中的恐惧之火越来越盛。当赤村发出猪一样的呼噜声后,木匠偷偷地跑下山,逃命去了……

姑姑每次从城里坐车回来,只要没有晕车,便对村里人高兴地说:“这次真好,我一点都没有邮车。”

外婆对嚷嚷不止的孙子慈爱地说:“刮餐面,想吃快点吃。”

我对母亲说,我的母语变钝了,汉语反而十分流利;我的藏语已经跟不上我的心了,心的梦幻之叶无限茂盛,我的嘴巴感到吃力,因此,我只好借用汉字来表达心之梦想了。

母亲道:可怜的孩子。

我想对母亲说:语言是个好玩的东西,它让我在两种迥异的世界里不断流浪,寻找或者离开,茫茫然而又乐陶陶,偶尔也会像村里人一样闹上一点黑色幽默似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