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71

第71章 厚黑学与曹操(1)

对于曹操,李宗吾称之为三国厚黑人物之首:“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有了这样本事,当然称为一世之雄了。”曹操是一个阴阳并用,厚黑兼备的人,李宗吾把曹操的厚黑功夫定位在“厚而硬,黑而亮”,他说:“深于黑学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曹操就是这类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倾心归服,真可谓‘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还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李宗吾在《厚黑学》中提出:“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子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的心子之黑真是达到了极点。”

的确,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容忍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他的意见再明白不过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也要为自己,为了自己可以将其他人的任何利益不考虑在内。这是曹操的厚黑之处。

当年,曹操杀董卓未成,又落到中牟县令陈宫手里,陈宫被其救国除贼的大志所感动,弃官随他共谋大事。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渐晚。曹操用马鞭指着树林深处对陈宫说:“此处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现在就前往他家中休息,住一宿如何?”陈宫说:“最好了。”二人行至庄前下马,进入见伯奢。伯奢说:“我闻听朝廷遍行文书,捉你们甚急,你的父亲已躲避到陈留去了,你为什么会到此呢?”曹操告诉伯奢,说:“要不是陈县令,我早已粉骨碎身了。”伯奢拜谢陈宫说:“小侄若不是使君,曹氏就会灭门了。使君请放宽心在此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伯奢说完,就起身进入内堂,半天才出来,面对陈宫说:“老夫家无好酒,待我前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伯奢说完,匆匆上驴而去。

曹操与陈宫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然后悄悄潜入草堂后,却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说:“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于是与陈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都杀光了,一连杀死8口。搜到厨房,却看见缚着一头猪准备要杀。陈宫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了!”二人急忙出庄上马走了。走了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着说:“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曹操说:“背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说:“我已吩咐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曹操不理,策马便行。行了没多远,忽然拔剑又回转,叫伯奢说:“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曹操挥剑砍倒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说:“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曹操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陈宫道:“知而故杀,大不义耳!”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终于不再说话了。

在以上的这个故事中,曹操先是落魄流浪,想向友人乞得一份食宿,不料发生了误会,所以曹操将这家人杀了,手段已非常残忍,但后来既然明白这是误会,按理就应停止杀戮,向人说明原委,但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一不做二不休,倒把个对友人赤胆忠心的伯奢给杀了,难怪陈宫看了也觉得毛骨悚然。曹操为什么这样做呢?从性格上来说,曹操是个目的主义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最初曹操的目的只是想得到一餐饱饭,但杀人之后曹操的目的已经改变了,他的首要目的是要确保人身安全,因为被杀掉家人的伯奢很可能会迁怒于他,为了自己的绝对安全,他必须杀人灭口,这显然也很符合他作为政治家行事周密的特征。其实,曹操的谋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曹操从不过度相信别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奸雄本色,这就像臭豆腐一样,虽然极臭,却是天下独一份。在曹操的眼里,只要目的是神圣的,手段卑鄙也无可厚非,正是这样一种顽固的思想把曹操塑造成了厚黑奸雄的形象。

曹操借刀杀人的阴招

曹操杀人绝不手软。但杀的人再多,也杀不尽,因为活着的人最终还是要说话,所以如果不是非杀不可,还是要顾忌社会舆论,曹操的借刀杀人既达到了杀人的目的,又巧妙地躲开了社会舆论。

中国人的语言用词有许多是十分生动而形象的,仅以“杀人”为例,就有像“杀人不见血”、“借刀杀人”等说法,而这个“杀人不见血”既有一种恐怖阴险的意味,又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以曹操的一生来说,杀人不计其数,但杀人的方法却各不相同,广为流传的几个故事中,都集中地表现了曹操杀人的阴险毒辣及高深莫测。例如,他不动声色杀警卫,将错就错杀伯奢,无字密信杀荀彧,借刀杀人杀祢衡等,曹操的杀人原因不同,计谋也不同,目的更不同,在杀人这个问题上,集中体现了曹操厚黑的一面。

下面让我们看看曹操是如何借刀杀人的。当年,曹操招安张绣之后,听取贾诩的建议,打算找一位有文名的人去招安刘表。孔融荐出祢衡。谁知祢衡恃才自傲,将曹操的手下贬损一番。当时张辽在一旁,抽剑要杀祢衡。曹操制止说:“我正缺少一个鼓吏,早晚朝贺享宴,可令你担任这个职责。”祢衡不推辞,应声而去,张辽说:“此人出言不逊,为何不杀了他?”曹操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皆知,今天杀了他,天下人必然说我不能容人。他自以为有能耐,所以令他为鼓吏来羞辱他。”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令鼓吏击鼓。祢衡一身旧衣而入,击《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深沉辽远,如金石之声。座上人听着,莫不慷慨流涕。左右人喝道:“为何不更衣?”祢衡当着他们的面脱下旧衣服,裸体而立,赤身尽露,客人皆掩面。祢衡慢慢穿上裤子,脸色不变。曹操叱道:“庙堂之上,为何这般无礼?”祢衡说:“欺君罔上才叫无礼。我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而已。”曹操说:“你清白,那谁污浊呢?”祢衡道:“你不识贤愚眼浊;不读诗书口浊;不纳忠言耳浊;不通古今身浊;不容诸侯腹浊;常怀篡逆之意心浊。我是天下名士,你把我用作鼓吏,这像阳货轻贱孔子。”曹操指着祢衡说:“令你去荆州做说客,如果刘表来降,就封你做公卿。”祢衡不肯去,曹操便命备三匹马,令二人挟持着他而去,并教文武官员在东门外为之置酒送行。

祢衡到荆州,见刘表之后,表面上颂扬刘表的功德,可实际上尽是讥讽。刘表不高兴,叫他去见黄祖。有人问刘表:“祢衡戏谑主公,为何不杀了他?”刘表说:“祢衡多次羞辱曹操,曹操不杀他,是因为怕因此失去人望,他当说使到我这里来,要借我的手杀他,使我蒙受害贤的恶名。我如今让他去见黄祖,让曹操知道我刘表有见识。”众人皆说好。祢衡至黄祖处,两人一同饮酒,都醉了。黄祖问祢衡:“你在许都有什么人?”祢衡说:“大儿孔融,小儿杨修。除此二人,别无人物。”黄祖说:“我像什么呢?”祢衡说:“你像庙中的神,虽然受祭祀,遗憾的是不灵验!”黄祖大怒,说:“你把我比成是土木制作的偶像了!”于是杀了祢衡,祢衡至死骂不绝口。

曹操得知祢衡被杀,笑着说:“这个以舌为剑的腐儒自己遭到报应了!”

曹操讨厌祢衡,而不杀之,反假借他人之手,施出了借刀杀人的阴招。可见,曹操老谋深算,绝不是黄祖一类的莽汉和蠢人。他要既杀祢衡,又不担害贤之名,不让自己招贤纳士的大计因之受半点损害。经过几番唇枪舌剑的交锋,曹操知道祢衡这种人肯定会被达官显贵所嫉恨,所以他便派祢衡出使荆州,企图以刘表的无谋无量杀死祢衡,使自己毫无损失地解除心头之恨。不想那刘表竟然识破了曹操的如意算盘,也容忍了祢衡的讥讽,遂令祢衡去见黄祖,将祢衡放到了黄祖的刀下。不过曹操也没有失算,不管将祢衡转置谁的刀下杀戮,都应该说没有出曹操的谋算。并且,刘表这个“二传手”更有利于曹操,它似乎淡化了曹操的谋算,似乎减轻了曹操杀害祢衡的罪责。

大智若愚的处世之道

其实,曹操不光有“黑”的一面,还有“厚”的一面。

三国中的英雄众多,谁上谁下,孰高孰低确实难以分出高下,但这其中似乎有一个规律,那就是那些所谓精明的人最终都被看似愚笨的人所打败,这就应了那句民间老话,聪明常被聪明误。据那些斗鸡高手所说,在斗鸡场上胜率最大的鸡往往被人称为是“木鸡”,它貌似愚笨,对一般的诱惑和干扰置若罔闻,只有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对手,它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打击对手要害,置对方于死地,而相反,那些跃跃欲试,张牙舞爪的斗鸡却总是缺乏战斗力。

曹操从某个角度来说,就属于“木鸡”一类,他的谋略从来不是那样轻巧易得,而总是后发制人,相比之下,那些自恃聪明的人却总是会因为误判形势而致失败。曹操在阳平大败袁尚后,又回头攻打冀州,采用许攸的计策决定用水淹城。他先让士兵在城外周围四十里的地方掘壕堑,当时冀州的守城将领审配在城上见曹军在城外掘堑,但掘得很浅,暗笑说:“想用水灌城,沟深可灌,掘这么浅,有什么用。”审配于是不加防备,当天晚上曹操增加十倍的士兵合力挖掘,到天亮时,宽深达到二丈,开始放水灌城。城中水深数尺,又加上粮食短缺,审配开城投降,曹操顺利夺取了冀州。

从厚黑学的观点来看,聪明者多自恃聪明,而多以骄傲而致失败,而所谓的愚笨者却在巧妙地伪装之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阳谋如果用阴谋作伪装,多容易获得成功。而阴谋如果以阳谋出现,也不易被别人看穿,这就是曹操厚黑谋略的一大特色。在战争之中,双方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都想打败对手。然而,打败对手并不容易,需要智慧。如果以愚蠢行为麻痹对手,然后突然袭击,就可成功,这便是以灵活多变的谋略。曹操在荡平中原时所采取的以愚制愚之法就是做给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对手看的。

曹操荡平中原时,多次采用“阳奉阴违”的“愚”策,使对方误以为曹操虑事不周,而起轻视之心。而曹操本人也善于在愚中玩精,等一切准备好后,一齐进攻,迅速破敌。从这个事看,曹操引漳河水淹城,在谋略上讲,他不能不考虑到地势问题。在白天,曹操掘浅沟,审配见之,讥笑曹操。事实上,他哪里知道,此策是在愚弄他。从攻城和守城的计谋上讲,胜败的关键均出自于一个“愚”字,这是曹操的高明和审配的无知。曹操大智若愚的行为虽然惹来审配的嘲笑,但是却成功地攻下冀州城。自古人们总是喜欢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事实上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轻易卖弄聪明的,而那些愚蠢的人却自作聪明,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生活中,笨人可能会做蠢事,但自以为聪明的人有时却会做更蠢的事。我们不要总是自以为聪明,同时,我们也不要以为别人愚蠢,这两者同样是危险的。所以凡做事之前都要仔细想想,是不是做了“聪明”的蠢事?

不计前嫌,重用仇人

谁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所以曹操仇恨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曹操又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人,当个人利益与天下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选择的总是后者。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曹操与张绣化敌为友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