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70

第70章 厚黑学与刘备(2)

因此,心有疑虑的曹操想亲自试探一下刘备,想当面试探一下刘备到底是何等人物,以求搬掉悬在自己心上的那块石头。于是,他便把刘备邀到府上。其时正是梅子成熟季节,一幕“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千古绝唱便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上演开来。据《三国演义》描述,曹操在凉亭之中设宴招待刘备,二人纵谈古今,海阔天空。曹操是存心试探,刘备则是有意回避。二人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尤其相对于刘备而言,更是如此。一旦曹操试探出刘备是“终非池中物”的“飞龙”,那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杀之而后快,以绝后患。刘备很明白自己的此种处境,总是小心谨慎,沉着应答,不显山不露水,紧守自己的心灵之门,而竭力装出另一副心无大志的形象,以释曹操心中之疑。也真难为了刘备。然而刘备就是刘备,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要去争取,逃之夭夭则是明示自己对曹操心怀鬼胎,反而会引起曹操警觉,对己不利。因此,他决定慨然赴约,装出一副愚钝不醒的憨厚相。自然,在宴会间,他不敢豪饮,显得很拘束,一则怕豪饮之后酒醉吐真言,一副装拘束,装害怕,装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样子,不让曹操见疑。如果刘备在席间潇潇洒洒,难免会露出豪气冲天,心比天高的蛛丝马迹来,这对刘备来说,可是大祸临头的事。因此,虽说金樽在手,刘备却只是浅尝辄止。三杯酒下肚,曹操酒意上来,顿显豪气冲天状,硬要和刘备纵论天下大势,纵论天下英雄。“刘使君,当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不知使君以为谁是真正的英雄?”曹操问。刘备暗自心惊,曹操和我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不是明摆着要套我的话吗?可千万别上了他的当。因此,刘备腆着脸略微想了一想,扳着手指,把什么袁绍、刘表、吕布、张绣、刘璋、孙策、韩遂等一一罗列给曹操,就是不提自己。曹操则对刘备所列之人极为蔑视。“这些人不过是些鼠目寸光之辈、胸无大志之徒,如何担当得起英雄二字!”刘备不知如何回答。正兀自怔怔出神之际,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更似一声晴天霹雳,惊得他手中的筷子脱手落地。曹操看到筷子从刘备手中落地,不禁疑惑起来。恰好这时老天帮忙,风云变幻的夏日突然响了一个惊雷,刘备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赧然笑笑向曹操解释:“吓死我了!这个雷真响,居然吓得我连筷子都丢了……”

曹操仍未完全释疑:“使君乃当今天下之英雄,怎会闻雷变色?”刘备说:“此乃丞相高抬刘备,圣人迅雷烈风必变颜色,何况区区刘备,哪有不畏惧之理!”曹操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个连雷声都惊恐的胆小之人,将来还能成什么气候不成,因此,对刘备不屑一顾,变得蔑视起来。

刘备因而也就过了这一生死关。

事实证明,刘备的这种变脸之术是他韬晦之计的手段,也是他脸厚心黑的表现。三国中的刘备是善良的,但他还不是最善良的,三国中的刘备是仁义的,但他还不是最仁义的,因为刘备虽然自诩为仁德之师,但他最终还是欺负了比他还“仁义”的人,这个人就是刘璋。刘璋出于意志懦弱,不仅引狼入室,而且还让这只狼吞食了自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刘备并不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他装成一只羊的样子,但关键时刻他却吃掉了刘璋这只羊,从而暴露了自己“心黑”的本性。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民间有一句俗话,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说的是厚黑人物刘备收买人心的故事。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足智多谋。刘备曾经对赵云给予过最高的礼赞:“子龙真丈夫也!”这句话无疑十分恰当。赵云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建树,使他在名将如林的《三国演义》中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而他的婚姻观和对名位财产的态度,更使他成为最完美的人物。第五十二回写赵范投降,以同宗之故与赵云结为兄弟,并欲将其嫂嫁与赵云,结累世之亲。赵云严词拒绝:“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智取桂阳之后,诸葛亮、刘备都劝赵云娶樊氏,他仍婉言拒绝。诸葛亮说:“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赵云讲了三条理由:“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这三条于伦理大义,于君臣大义,都不可反驳。赵云自己不愿落骂名,也不愿樊氏名节受污,更害怕落入美人计,误了刘备之大事。思虑周全,于己于人于君都有所顾忌,堂堂正正,令人钦敬。

那么,厚黑枭雄刘备是怎样通过孩子来笼络赵云以及诸将的忠心呢?话说三国时期,刘备失去徐州之后,四处奔逃,寄人篱下。先投袁绍,后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好不容易有些转折,但此后不久,曹操率领大军猝然而至,意欲扫平江南。刘备不及防范,更加之区区数千军马根本不是五十万大军的对手。无奈之下,率同新野军民逃奔襄阳。不料赶上刘表身亡,刘表之妻蔡夫人及蔡瑁决议投降曹操,不给刘备开门。再度无奈,只好继续向南奔逃,但刘备带领数万百姓,行动迟缓,被曹军追上。刘备安排张飞断后,让赵云保护家小,自己继续向当阳逃窜。最终还是被曹军包围了起来。赵云苦战之中走失了刘备家小,遂于乱军之中左奔右突寻找刘备妻小。不料碰到曹将,子龙枪挑曹将,继续四处寻找幼主。终在一堵断墙边找到刘备之妻糜夫人和刘备幼子刘禅,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护刘禅突围,跳井而死。赵云将刘禅护于胸中,纵马向外奔突。随后赵云枪挑曹军数将,而后曹军一拥而上。短兵相接,子龙拔出了宝剑,左挥右砍,勇不可当,杀退曹军众将。由于曹操爱惜赵云人才,不许放冷箭,赵云幸而冲出了曹军包围圈,抱阿斗去见刘备。

最后赵云把阿斗交给了刘备。刘备接过儿子,弯下腰扔在地上,大声骂道:“为了你这么一个畜生,差一点损失了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赶忙跪下磕头:“赵云即便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您的宠爱之恩情。”其实,刘备是真摔孩子吗,当然不是,这是一场作秀,是做给赵云与诸将看的,好让人们相信刘备是一个爱将胜于爱子的仁义之人。不过,刘备把这场收买人心的假戏演得活灵活现。

厚黑兼备的奸雄本色

李宗吾说,三国中刘备的厚黑功夫不在曹操之下。曹操本来也够厚黑的了,但只要有刘备在,他也是无计可施。看看刘备的一生:吞刘璋,迫刘表,坑吕布,骗曹操,懵袁绍,伐孙权,摔阿斗,嘱孔明,迎张松,欺袁术。无一不体现其厚黑的权术。

刘备能从“织席贩履”的一介布衣,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靠的就是他的奸雄手段。生逢乱世,运用奸雄手段达到目的,本无可厚非。

刘备每逢遇到生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我乃汉室宗亲”。要知道,在那时候,人们的头脑中正统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外姓都可以纷纷割地称王,拥兵自重。“汉室宗亲”当然应该得到承认和更多人的支持了。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自我包装。还别说,这种包装有时还真管用,当初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张飞的时候,只这一句就把张飞给镇得服服帖帖,张飞一说,关羽也老老实实地跟着干起了“兴汉大业”。

对待吕布,刘备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起先是投靠吕布,后来曹操擒了吕布,吕布被绑缚在地,趁曹操出去的一会儿工夫,吕布向当时曹操的座上客刘备求情,刘备点头答应。一会儿,曹操回来,问刘备吕布怎么处理,是用还是杀?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这二人都是吕布先认作干爹而后又亲手杀之,曹操当然知道。那吕布听了刘备的回答,气得破口大骂:“是尔最无信者”。而曹操上了一当,还以为刘备是为他好呢。

厚黑枭雄刘备就是凭借着脸厚心黑的功夫屡次躲过杀身之祸的。比如刘备被曹操击溃后,要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不顾手下将领的极力反对,接纳了刘备。刘备初到刘表处时,还规规矩矩,小心翼翼,刘表也一度认为刘备是个至诚君子。后来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喝酒,刘备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失口说出了刘表的碌碌无能,言外之意,他要是有刘表的荆州九郡之地,将会大展雄才,根本就没把刘表放在眼里。刘表听了,不仅非常不满,而且也开始提防刘备了。最后只得把刘备派到外地去驻守。正当刘备栖身袁绍处时,关羽却在袁绍的对头曹操处大开杀戒,杀的不是别人,正是袁绍的爱将颜良和文丑。颜良在战场上被杀,败军回报说是被一个赤面长须大汉杀的,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是刘备的拜把兄弟关羽杀的,袁绍急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刘备忙说:“天下同貌者不少,你怎么知道赤面长须的人就是关某呢?”袁绍一听,马上放了刘备,还责备沮授说:“误听汝言,险杀好人。”于是袁绍又派大将文丑进攻曹操,文丑又被关羽斩了,这一次,已经弄清了,杀人者就是关羽。袁绍又令把刘备推出斩之,刘备不慌不忙,又说:“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知公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备也。”袁绍一听,有理。反而责怪部下几乎使他受害贤之名。刘备又说要写封信给云长让他来投袁绍,袁绍听了,心里很高兴,说:“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其实刘备此时最想做的就是自己如何从袁绍处脱身,怎会还把关羽往这里拉呢,可怜的袁绍。

如果说刘备为人仁义忠信,那么他为什么收留像张松这样卖身投靠的小人呢?张松何许人也?乃蜀中刘璋手下一谋士,是个卖主求荣的主。却说那张松看透刘璋的暗弱无能,决定将西蜀出卖,他的首选是当时势力最大的曹操,可惜张松去的时机不好,那时曹操刚刚打败了几个劲敌,正在踌躇满志,目中无人的时候,根本没把张松当回事。张松的热脸贴在了曹操的冷屁股上,偏偏这卖主求荣的张松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双方闹僵,曹操要杀张松,多亏众谋士相劝才没有被杀,弄得张松灰头土脸地逃回。

张松受辱于曹操,因为出发前说了大话,没法回川交代,听说刘备在荆州,便想取道荆州看看刘备的为人。刚到郢州界口,就见刘备派大将赵云带五百来人的队伍迎接他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到外省的地界去迎接。来到荆州界首,关羽又领人马来迎接,上马前行了三五里,刘备领着诸葛亮和庞统,亲自来迎接。和曹操一对比,张松好不感动!张松在荆州,一连三天,全是宴请,刘备绝口不提川中之事,张松临走,刘备依依不舍,甚至潸然泪下,张松终于被感动得不行了,将西川图交给了刘备并答应做内应,事后的局势发展证明,这是刘备后来能够成功取得西川的重要开端。

其实,刘备早在荆州时,就已把在西川的“宗亲”刘璋视为猎物了。入川后满口的“宗亲”自然也是欺骗路人的了。益州的刘璋受到张鲁的进攻,请刘备进川帮助对付张鲁,哪知引狼入室,刘备比张鲁还狠,干脆夺了刘璋的全部基业,把“宗亲”刘璋发配到荆州。刘备刚一进川的时候,左右的谋臣武将们都劝刘备在刘璋迎接他的时候除掉刘璋,刘备坚决不同意,说刘璋是他的宗亲,怎么忍心杀刘璋呢。后来在宴会上庞统等不听刘备的命令,硬是想杀掉刘璋,这下刘备让庞统等逼急了,才说了真话:“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庞统等这时候才明白,刘备不是不想杀掉刘璋,而是时机未到,杀掉以后也很可能失去人心,很难站得住脚。刘备可谓是深谋远虑。

刘备有时也会耍无赖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君”的典型,他的主要特点就是宽仁忠厚,待人以诚。实际上,刘备在三国时代被人称为“枭雄”,是个典型的厚黑人物,并不仅仅是个宽仁厚道的君子。

此外,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刘备活在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你吞我并的时代,为了生存发展和壮大,他也经常搞一些翻云覆雨的把戏,玩弄狡猾手段,必要时甚至还大耍无赖。

借荆州之后又赖着不还,就是刘备典型的厚黑手段之一。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也耍起了无赖!

刘备借来荆州,站稳脚跟,放手发展势力。这时,东吴一方也谋划取蜀,当时益州牧刘璋暗弱无能,纲纪松弛,周瑜甘宁都劝孙权攻取益州,孙权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派人回报说:“我刘备和刘璋都是汉室宗室,本来希望仰仗祖先英灵,共同辅佐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了您,我也十分惶恐,真不希望听到这样的消息,只希望您能宽恕他。假如您不能同意我的请求,我只好辞官归隐,披散头发,放浪形骸,老死于山林之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刘璋灭亡啊!”一派忠厚之言,说得多么温情脉脉,可是结果又怎样?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南征四郡,羽翼渐丰后,便亲自统兵进取四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对付孙权。消息传到孙权耳里,气得孙权大骂刘备是“狡猾的恶棍”!孙权眼看着刘备攻下了益州,就派人去索要荆州。刘备又回答说:“急什么,等一等吧!我正在谋取凉州,等我拿下凉州,自然会把荆州还给你们。”

到了这一地步,孙权再也看不下刘备这副无赖嘴脸,决定自己动手,直接向荆州派地方官,但派去的人全被关羽轰了回来。孙权怒气冲天,派吕蒙引军二万,准备发兵硬夺。刘备立即做出了反应,亲自坐镇公安,派关羽来迎战,毫不客气要和东吴动武。幸亏胸怀大局的鲁肃冒着生命危险来和关羽谈判,义正辞严地数说刘备一方的无理行为,最后刘备才以湘水为界,割三郡给东吴。

刘备耍无赖的另一事例就是对付刘璋进入西川。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请刘备来对付张鲁。刘备来了,刘璋欢天喜地,出钱出人出物。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回报这位同宗兄弟的热情相待呢?他收了钱,收了人,收了物,北到葭萌,并不去讨伐张鲁,而是按兵不动,厚树恩德,以收人心。

此外,刘备到了益州,就对张松、法正等大加拉拢,又主动询问蜀中地势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直接表露了吞并蜀中的野心。张松以详情相告,又画了山川地理图本,于是刘备尽知蜀中虚实。后来事情败露,刘璋杀掉张松,对刘备加以防范。没想到刘备动手了,先杀了白水军守将杨怀,接下来,刘备进入白水关,把刘璋部将和士卒的老婆孩子全都扣下来做人质,然后发动大军攻打刘璋,最后终于占领益州。

因此,刘备的诚信背后隐藏着诡诈,在许多事情上,非但不是“重义”,而是“忘恩负义”。

但是,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他的政治目的,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皆不以小义而废大谋,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