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思身外景物。这些景物亦分为有宗教性和无宗教性两种情形。无宗教性的内容包括有存思元气、日月、云彩、云、星辰、八卦等,在存思这些景象时,常内外结合,并兼以服气等方法。有宗教性的内容包括存思身外各种神真,如三清、太上老君、太微帝君、九天玄女、北斗七星、日月星君、二十四星君、二十八宿等。一些存思类道书中还描绘了他们的名讳、形貌、服色、居处、眷属、职掌等,以供存思;又一般规定,男思男神,女思女神。同时,也有将宗教性内容与非宗教性内容结合存思的情况,如《王真人气诀》说:“每四更后五更初,当处静室,居一床叠双足坐,面东端坐……又前思太阳,后思太阴,左存青龙右存白虎,思头戴朱雀,足履玄武。”将外景纳入内景中,这也是一种存思的方法,这些方法,常是混融的。
(3)存思内外景象法。这是很普遍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存思过程中,既有身内之景,亦有身外之景,或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内外结合。如存思元气、五脏气、日月光华等,常配以服气,以达到内外交融。如存元气法,其法为:闭目,存想空中太和元气化为紫云盖,五色分明,下入我头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彻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润泽,如水渗入地。专意存思,不得散乱,便会觉腹中有声汩汩,元气达于气海,下彻足心涌泉,觉身体振动,两脚卷曲,床坐震动有声,至此叫做“一通”,每日得一至五通,能令人面色润泽,身心悦怡,直目精明,食欲好,气力强健,百病不生。这样的功法与功效在存思类经文中是很普遍的,流传得既广泛又久远。这种混合的存思法就像其他的养生术一样,发展成熟后,总是尽可能地包容养生系统中的相关法要。
二、存思术示例
由于存思术源远流长,方法众多,又因篇幅所限,不能进行完全的整理发掘,兹在这里精选数例典型,以管中窥豹。
1.《黄庭经》存思身神之术
《黄庭经》出于魏晋,分为《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二种。王明先生曾考证《黄庭内景经》于魏晋之际先出,作者是魏华存;《黄庭外景经》于东晋成帝时晚出。亦有认为二者均出于魏晋之际天师道徒之手。此二经被认为是道教早期存思炼形术重要的典籍,亦是存思术历世不衰的宝典,故作为首选之例予以介绍。
《黄庭经》承汉代神仙家传统,详细论述了人体五脏六腑及五官之神,系统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论与存思修行方法。在《内景经》文第七、八章提出了其身神精要,其文如下:
至道不烦诀存真,
泥丸百节皆有神,
发神苍华字太元,
脑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
鼻神玉垄字灵坚,
耳神空闲字幽田,
舌神通命字正伦,
齿神锷峰字罗千,
一面之神宗泥丸。
泥丸九真皆有房,
方圆一寸处此中,
同服紫衣飞罗裳,
但思一部寿无穷。
心神丹元字守灵,
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
翳郁导烟主浊清,
胃神玄冥字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跃字威明,
六腑五藏神体精,
皆在心内运天经,
昼夜存之自长生。
这段经文要点有三:一是脑部有泥丸九神,分别掌管眼、耳、鼻、舌、发、齿;二是五脏六腑皆有神真;三是思念存想这些神真可以延年益寿,所谓“诵之过万升三天”。
这种身中有神真的思想固是前科学的理论,但将心念集中于脑或脏腑的一些部位,日思夜想,使心神守住形体而不外驰,运用精神的力量以滋养形体,又有其养生的价值。《黄庭内景经》在身神信仰的前提下,又描述了脑神及脏腑神的作用,认为脑神是全身精神意识的中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协调以及五官七窍的功能皆系于脑神。这是极有前见的思想,因为传统的观念里思乃是心脏之官能。如果我们把脑神的“神”理解为功能,这种思想与现代生理学的结论是一致的。
关于脏腑神的作用,《内景经》有这样一些认识:心神主要是调理血脉、主和营、适寒热、外应口舌;肺神主要是调节呼吸、吐故纳新、外应于鼻;肝神主要是调节阴阳,制魂和魄,明目,养津液,外应于眼;脾神主要是消谷散气,辟却虚羸,固齿,外应于口齿;肾神“主诸六腑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胆神主诸气力,藏六腑之精华,外应眼瞳。
存思脑神、脏腑神及身内百神,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这些神真发挥他们正常的功效,管理好他们职能范围内的事。这好像是一种媚神的行为。但将身心托付给自然创化之力,实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情智的专一在养生家看来是极富价值的。人的心念专注于生理的自然运作而不向外奔竞、专注于生理结构的功能而不散乱,修炼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便能“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了。对《黄庭经》之“八景二十四真”,如果将其神视为功能神,则通过意守而加强这些功能还是可行的,它体现出意念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黄庭经》存思身神之术给我们的启示是:身神作为一个整体管理着我们形体及内部的每一个部分,分工不同,但协调一致。我们生命的强弱寿夭全系于这些身神的履职状况。所以,要使生命康强长寿,根本的方法就是存想这些身神和他们的功能,将弱的功能变强,将强的功能保持下去。
2.陶弘景存思玄白之道
此法出于梁代陶弘景《真诰》卷13《稽神枢》,其法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集中心念存思身中三个部位,并运用想象力。要求坐卧任意,存泥丸有黑气,存心中有白气,脐中有黄气,三气俱,如云烟以覆身上,因变成火,火又绕身,身通洞彻,内外如此。
第二,运用意念烹炼周身。其法说:“初存气,出如水豆,渐大冲天,三气缠烟绕身,共同成一混沌,忽生火在三烟之内,又合景以炼一身。一身之里,五脏照彻,此亦要道也。”
第三,要求别寝处静思,忌肉类五辛及房事。
第四,运用智慧体悟“知白守黑,求死不得;知黑守白,万邪消却”。
这套功法是比较典型的三田存思术,它在遣除了俗情杂念、身心安静的状态下,运用意念力进行存想和导引。这对修炼者心念的集中与纯化是不无效果的。它比《黄庭经》存思身神法神秘性减少,其过程也简练得多。其弱点是强调运用心念之力运火以烹炼周身,而无收功之论说,显得不完整。
3.司马承祯的存想论
此论见于唐司马承祯《天隐子·存想》,此论言简意赅,颇具启发性。
司马氏云:“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思之渐也。凡人目终日视他人,故心亦逐外走;终日接他事,故目亦逐外瞻,营营浮光,未尝复照,奈何不病且夭邪?是以,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诚性存存,众妙之门。此存想之渐,学道之功半矣。”
司马氏之论存想,将道教之收视反听、澄心遗欲的核心思想引入其中,颇有哲理。存我之神,想我之身,乃是因我之神随眼外逐,我之眼随外逐之心而终日外瞻的缘故。滔荡不已的心与眼怎能不伤身害神!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他认为方法就是闭目收心,以此为存想之渐。当营营之浮光渐息,眼归于眼根,心归于心根,身心亦渐次宁静;而有了宁静的身心,长生驻颜之妙门方能为之洞开。所以,司马氏之存想论,是道教归根复命思想的阐发。而其存想之术没有任何的神秘性和玄想,眼还是眼,只是眼光不再外瞻,心还是心,只是心念不再外逐。不外瞻的眼与不外逐的心,就是其存想所要获得的身心状态。他把这个状态作为学道的基本要求,并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状态,则“学道之功半矣”。可见,司马氏是把存想术作为学道之基本功来看待的,是其澄心遣欲的坐忘之道在传统存思术中的发挥。
司马氏之存思术,实质上就是收视反听、澄心遣欲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标准的心理调控术。此术对心理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对凡情俗念的遣除和澄澈心境的获得。
4.曾慥内想之术
此法见于宋曾慥《道枢》卷13《内想篇》,其法程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心智理解生命之道。其上说:“立人之道,其身如桎梏,其情如赘疣焉。知其然也,故为修养之方。”视身如桎梏情如赘疣者,庄生之论,此乃运智以遣情。
第二,通过调身以静心。其上说:“安坐于静室而冥心焉,以左股加右股之上,左右手俱下,虚其身如三足之鼎。”
第三,运用想象力,并采取意念导引法。其上说:“想其左肾为日,右肾为月,日中出白气,入于精海之内,变而为赤矣;月中出赤气,入于精海之内,变而为白矣。二气交合,凝结真气,而成婴儿,莹然如玉。视吾之形,惟肖其始。想如卵焉,百骸俱备,以渐而滋长,跪于精海之中,左右手交叉,出入于顶门,离于其身,周游自如,可以逃天地之数矣。”日月乃阴阳的象征,阴阳乃造化之源,所以内想精海白赤之气交合而凝结成婴,实是男女交合而结胎的模仿,亦是对阴阳造化万物过程的模仿,这是一种纯然的想象。而所谓存想胎神离身周游以逃天地之数的说法,葛洪曾有成就身外身的类似观念,这种出神的心理现象有待于现代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它可能是一种幻觉,也可能是一种精神异态,目前尚难完全弄清楚,但身神及胎神之论,则为早期道家之常论。
通过以上不同历史时期一些典型的存思术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共同性的特点:第一,存思的内容无论是宗教性的还是非宗教性的,皆要求将心念集中于其上,并运用相应的想象力,透过存想的内容而提高生理及心理的功能,从而达到祛疾、强身、延年的目的。第二,存思的方法虽多种多样,其行功前一般都有身与心的调整,并大多择静室,是标准的静功。第三,存思术从本质上讲是意念集中术,是纯然的心理训练。
第五节 膳食养生
道学大师们经过数千年的实践与探索,在膳食养生方面总结出了如下几个基本原则,给我们如何吃和吃什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食物的五味平衡论
道教养生家们提出,宇宙间存在的五种要素——水、火、木、金、土,与人体脏腑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五种要素的相生与相克构成了人体脏腑动态循环的强弱与平衡的基础。
根据道学的五行论,食物也可分为五类,并对应于五种味型,同时也对应于相应的脏与腑。例如,苦味食物与心脏和小肠相关并为心脏与小肠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使心脏和小肠的功能得以加强;其余味型与脏腑关系以此类推。
对,那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要发生变化的缘故。)
从以上的两个表我们可以知道:酸味食物有益于肝、胆和神经系统,甜味食物有益于脾、胰、胃和肌肉,咸味食物有益于肾、膀胱和骨骼,苦味食物有利于心、小肠和血管,辛辣食物有利于肺、大肠和皮肤。
如果您需要加强或治疗某一脏腑,请特别留意相应食物味型的摄取,当然,摄取的量要根据生理的需求而定。
根据五味论,为了维持平衡的膳食,一天的食物摄取应平均分配如下:
甜20%
酸20%
苦20%
辣20%
咸20%
这个比例是指“质”,不是指“量”。
1.甜味过度的膳食
如果不遵守膳食平衡的原则,就会产生疾病或身体失衡。比如,一个人按下述比例摄进食物:
甜50%
酸30%
辣10%
苦5%
咸5%
这样就会导致下述疾病的发生:低血糖、糖尿病、胃热、消化不良、便秘、积水(浮肿)等。
2.过分酸咸的膳食
如果膳食的五味比例是:
甜20%
酸30%
辣10%
苦10%
咸30%
这样就很可能发生肾虚、肾炎、心脏病和高血压。
关键在于膳食要平衡。如果某一器官很弱,你不可能长期刺激这一器官而不使它变得更弱。比如,每天吃过多的苹果(酸),最终会使业已虚弱的肝脏进一步疲劳,尽管它也会出现暂时的活跃。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营养学将提供使身体内部达到平衡的原则,以便更完全更细致地对待肝脏。根据五行论,五种要素及它们所代表的器官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其固定的方式如下: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在上述循环周期中,每一元素都通过生长过程加强下一元素,而在这种循环过程中,每一元素都变得更加强大。
水克(或制约)火
火克(或制约)金
金克(或制约)木
木克(或制约)土
土克(或制约)水
在相克周期循环中,各元素相互减少对方的力量和强度而与相生循环周期中的生长过程相补充。这一平衡过程在道家的医疗和营养学中被用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与健康。
譬如,通过加强肾脏(水),根据五行论水生木的道理,就间接加强了肝(木)。而由于金克木的原理,缓和或调整肺(金)的过量工作,也就缓解了肝(木)的负担。因此,虚弱的肝可以通过调节相关的器官而得到加强变得正常起来。
这些相互关系也可应用于身体的各级部位,从内脏器官到外部器官再到器官的出口。比如,一个人因肾虚而易患耳鸣、耳痛或其他耳病,强化其肺脏(金)则可加强其肾的功能——金生水——并可间接解除其耳痛等病症。
通过按摩和提供营养来加强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关键,如前所述,由其味型所决定。这一思想适用于一切食物,包括食品店中出售的各种食物和各种药用植物。
二、食物的能量平衡论
根据道学的养生理论,身体功能的调节涉及食物向身体各器官所提供的能量多少和性质,如下表:
能量性质能量作用
热性加强很大阳
温性稍有加强
中性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