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22338900000022

第22章 学会独处:正是孤独让你更出众(3)

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思考他人看不到的问题,这正是我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的: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创造独处的时间。在独处时,对这个世界要有所思悟、有所行动。否则,我们的孤独就失去了意义。

◎在独处中提升自己:丰富和完善对于生活和友情的认知

人类虽然生来便是群居动物,但在群体生活中我们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除了自己,谁都无法依靠。因此独处的意义还在于:我们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以远离过度社交产生的风险、烦恼或者不便。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群体生活和社交在帮助我们安身立命的同时,却并不能在精神层面带来足够的收获。我们身处于群体之中,势必要懂得迁就和妥协;群体聚集在一起的人越多,我们需要迁就的就越多。因此,我们会发现朋友越多的人,他内心的不适感其实就越强烈。

这是人们面对社交时必须要做出的牺牲。对一个习惯了独处的人来说,他的个性特立独行,对于这种世俗、势利和投机式的牺牲是非常抵触的。在进行社交活动时,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刻意地取悦和讨好他人,迎合别人的平庸。如果他们谈及那些高级和富有深度的话题——比如晚上会读什么书,则会迅速地被一些群体抛弃甚至憎恶——平庸和势利之辈不喜欢这样的话题,他们迷恋的是手机、聚会和讨论财富500强的排名,这会显得他们“融入了世界”。因此,在与群体相处时,那些能够享受孤独的人就不得不放弃内在的真实的自我,用人格的妥协来换取他人的好感。

在研究大众的社交心理时,塞勒尔说:“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本领、位置越高,他就越孤独。与之相对的,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越高,他对社交就越厌烦,因为他本身拥有的很多,别人能给予他的少之又少,那些无效的社交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桩赔本买卖。而平庸的人大多喜欢社交,因为他们的内在不充实,自身拥有的价值少,他们只能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弥补这些欠缺,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手中换取资源。因此,历史上很多厉害的人物都喜欢隐退山林,或者躲到一个低调的地方。就拿现在来说,巴菲特常年待在家乡小镇而不是出没于华尔街,就是基于这种选择,独处让他保持清醒。他们也不需要牺牲自由来换取他人的价值,反而更希望减少与别人的接触来赢得更多的自由。”

人们迫切希望加入更多社交的缘由很容易理解——在孤独中无法忍受那些不堪入目的真实的自己,他们不敢与镜中空虚的“自我”对视。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自我厌烦的情绪,而虚华的社交则能遮掩这一切,所以很多人喜欢结伴出游和聚会。为了持续这种精神刺激,很多人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各大无聊的场合和聚会,就像离心机一样,一旦停下来,他们的精神就会沉沦下去,一个人的浑噩和空虚感瞬间会淹没自己的心灵。

内心空虚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心灵缺乏弹性,离开他人之后就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思维根本活跃不起来。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交往的朋友质量又有所欠缺,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通过增加社交的数量来进行平衡和代偿。所谓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一个内心足够丰富、自身价值足够高的人,他对过多的朋友数量是敬而远之的——他们通常只需要几个和自己相当的大脑,仅有屈指可数的三两个朋友的生活更能让他满意。

古罗马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说:“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年轻人要想在未来追寻幸福和社交的终极奥义,就要从承受孤独开始!相信我,这是走向你的人生成熟和独立的第一课,也是让内心的快乐源源不断的源泉。你只有依靠自己,才能体会到万千事物中蕴含的真正智慧,才能看清你自身的才智,也只有能够适应一个人独处的人,才不会像他人那样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变得脆弱和孤独。

钱伯斯说:“越来越多的调查都表明,一个人过度热衷于社交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险性,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是由无效社交产生的,这大大地破坏了你内心的平静,剥夺掉了你在独处中提升自我、丰富心灵的时间,令你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开始讨厌自己。每个人都要学会节制社交,越是尽早地适应独处,爱上独处,然后控制社交的力度,就越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但是拒绝过度社交和选择独处并不简单,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标。有的人也喜欢独处,把自己关起来,与朋友隔离,但理由却是对他人的厌恶——他是被迫选择孤独的生活。这种独处是很难持续的,也并不健康,因为他的眼见之处都是晦暗和不堪。时间久了,独处会变成不合群,而不合群导致他正常的社交都会变得很困难,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直至他变成一个孤僻的人。

我的建议是:享受50%的独处,学会50%的社交。放到实际的生活中,就是要学会控制孤独和社交的时间。学会保存秘密,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地告诉他人;学会淡然地面对一切,并且不要把他人的任何承诺放在心上;学会对世界的变化无动于衷,不要对朋友期待太多,也不要太在乎朋友的背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慢慢地,经过这种根本性的自我提升,我们的胸怀会变得宽广,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便超然了很多。

通俗地说,我们要与世界、与朋友保持一定的联系,同时也要避免发生过于紧密的关系,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无谓的伤害。

钱伯斯在总结社交的距离时,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的社交关系就像寒夜里的一堆篝火,聪明的人在取暖时会与火堆保持安全的距离,而傻瓜则通常靠得太近。因此,你经常看到有人在被灼伤后才变成了喜欢独处的人,他们不是真的热爱独处,只是害怕火会灼伤他们而已。”这表明,大多数人谈论的孤独与独处并不是本书主张的,一切需要“被动”和“因为恐惧”才去做的事情,都不在我们强调的范畴之内。

除了独处,你还需要“爱”

独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内在,变得比过去更加优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理解并拥有丰富的“爱”来抚慰情感和心灵的缺失,这是由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依恋理论”决定的。

在独处中,我们要丰富“爱”的情绪。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曾经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人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要外,还有一种与柔软物接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