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2310500000032

第32章 总理专机送他们回川

七月的川西,骄阳高照,雾霭轻拂。从山谷里吹来的风,带着丝丝的凉意。坡上的野毛桃结果了,岩壁边的刺玫瑰开花了。

“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呀!”彭士禄今天心情特别好,检查完整个核动力装置试车前的准备工作,他和工地指挥长何谦走出车间。举眼一看,夕阳已快落山,晚霞把天边染得绯红。他停住脚步,望着远处苍茫的群山,望着满天绚丽的云霞,禁不住发出一声感叹。

是呀,经过数千军民的日夜奋战,而今,近万台套设备已安装完毕,并经反复调试,只等那惊心动魄提升功率这一关了!

就在三天前,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了中央专委会议,专门听取陆上核反应堆运行试验报告。彭士禄、陈右铭、王汉亭、咎云龙等人刚坐定,周恩来总理便和几十位领导稳步走进了大厅。

彭士禄好长时间没见到总理了。这次他见到的总理,面目清癯、满脸疲惫、眼睛布满红丝,明显地消瘦和苍老了。他心里不由得掠过几分酸楚,同时深深为总理的健康担心。彭士禄知道,此时还处于“文革”动荡时期,面对全国上下混乱不堪的局面,日理万机的总理为力挽狂澜,工作起来简直没日没夜,有时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彭士禄还听说,护士在给总理打针时,常常都在偷偷抹着眼泪呢!

可,就是在这样困难的境况中,周总理对核潜艇工程和核反应堆的关心依然细致入微。

彭士禄记得,前次总理在听取模拟堆情况汇报,他问到试验还请了别的专家参加没有?有同志回答说,原来想请一些专家去,但担心有人说是“专家路线”时,所以没有请。一向温和沉稳的总理,一听此话,马上就面带愠色了,他当即批评道:“什么专家路线!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专家,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专家!该请的专家一定要请!”这在当时,对核反应堆研制是多么有力的支持啊!

“彭士禄来了没有?”周总理走进大厅,刚一坐下,就环视了一遍会场,首先就问道。

“在。”彭士禄立即恭敬地站起来答道。

周总理用慈祥的目光看了看他,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他头转向坐在旁边的叶剑英元帅:“你认识他吗?这就是澎湃同志的儿子。”

叶帅点点头说:“认识。”

紧接着,周总理和中央领导聚精会神地听着各方面的情况汇报,不时详细地询问着每一个细微的问题,并及时简明扼要地作出许多具体指示。

在讨论发言时,当周总理察觉到有的同志在谈吐中流露出自满情绪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总爱说满足的话,我们不爱听。前次会上我就说过,核反应堆的技术是很复杂的,核潜艇就更复杂了,比两弹还复杂,核潜艇就包括两弹。所以你们就是要想一想意外的事情。要有步骤,要积极稳妥。当然,首先要有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但具体工作上要做好。”

今天,当周总理听完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又说道:“你们过了设计、安装、调试、操作四关,还有实验关。但你们要注意,不要说百分之百都有把握了,不在乎了;哪一个环节不注意,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现在要求你们,要做好各种预想,考虑周到,考虑各种可能。”

当核潜艇办公室主任陈右铭汇报说,试验有三种可能时,总理用手止住他的话,说:“搞武器试验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有时可能还会有牺牲。只要你们把工作做好,认真负责,就是爆炸了,失败了,我也不责怪你们。只要很好总结经验,爆炸了再干,总是可以搞成功的!”

啊,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他对科研试验是多么在行,对科技人员是多么理解呀!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彭士禄,听了总理的这番话,他心里掠过阵阵温暖,眼睛有些潮湿起来。

周总理最后强调:“这次试验,指挥要高度集中,要各自坚守岗位,事故处理的次序、步骤都要准备好,并且准备要充分!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保证一次成功!”

会议作出启堆试验的各项重大决策后,已到下午两点多种了。

“你们回四川的机票订好了吗?”总理关切地问。

“我们不知道今天会议开到什么时候,还没来得及订票。”彭士禄回答。

“那,派我的飞机送你们回去吧。”总理说完,亲自打电话询问天气情况,亲自布置飞机到四川后的具体安排。彭士禄他们下飞机,刚到试验基地,就接到罗舜初副主任打来的电话。

“喂,士禄同志吗?总理刚才又打电话问,问你们到了基地没有?”罗舜初在电话里说,“总理讲,有什么消息要随时报告,启堆时间确定后,要马上向他报告;启堆后,电话线路必须保持畅通,他已通知成都军区注意。”

当启堆时间确定后,总理又打来电话:“不要急,要仔细做好工作,把工作做好为原则。”

万事俱备,启堆的时间确定在1970年7月18日这一天。从北京的中央领导到基地的参试人员,都屏住呼吸,抑制住紧张的心情,把目光投向了四川那条深山沟里——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出现的核动力模拟堆,能保证一次启堆成功,万无一失吗?

等待。人们都静静地等待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