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22284900000026

第26章 被辜负的温柔

在吴太夫人的安排下,刘备与孙权的小妹择吉日成亲。洞房花烛夜,年近半百的刘备为自己能够迎娶二十出头的青春美少女而欣喜不已。但入洞房的时候却被吓了一大跳。

孙小姐颇有乃父之风,喜好舞刀弄枪,是个女中豪杰。她在洞房内摆满了刀枪剑戟,一众侍婢们也个个佩剑挂刀。刘备看得心惊肉跳,脸上失色。

管家婆见新郎这般模样,连忙解释这是孙小姐惯常所好,一向如此,并无他意。刘备孤身闯江东,本就心怀恐惧,如果连自己的洞房中都刀枪密布,就很难安心成婚了。

刘备说:“我看了这些东西,甚为心寒,暂且都先拿掉吧。”刘备提出这个要求,其实也不全是因为害怕。刘备在成婚当日,提出这个改变孙小姐多年积习的要求,更是一种试探,以图牢牢掌握夫妻之间的控制权。

管家婆向孙小姐禀报说:“洞房中摆放兵器,娇客心中不安,想要移除,不置可否?”

再凶悍的女人,在洞房花烛的那一刻都是柔情似水的。孙小姐莞尔一笑,说:“疆场厮杀了大半生,怎么到头来还惧怕兵器呢?”话虽是这么说,却还是依照刘备的要求,将刀枪剑戟全都移出了洞房。这是夫妻两人开始亲密接触之前的第一次“交手”,刘备在不动声色中取得了主控权。

刘备见孙小姐花容月貌,青春无敌,自然是欢喜万分。而且,刘备也非常清楚,自己在江东的安危完全系于他的这位如夫人身上。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一连串的甜言蜜语,立时将孙小姐哄得五迷三道,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夫妻二人自此情好日密,如胶似漆。

孙权眼见弄假成真,极不甘心,只好再问计于始作俑者——周瑜。

周瑜也不甘心失败,左思右想,又想出一个妙计。他告诉孙权,既已不能硬取,不如软困刘备,用声色犬马来麻醉刘备,消磨他的斗志,让他乐不思归,疏远关张诸葛亮。

周瑜的这一计可真是抓住刘备的罩门了。刘备这几十年来,苦苦奋斗,几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他初得诸葛亮时,某一天一时性起,动手用牦牛毛编织帽子(这是他幼时的生存之本),还被诸葛亮说了一通。但刘备的本性却是不甘淡泊的,他是个“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的人,只是天时不与,无可奈何。

孙权拿着周瑜的主意,又征询张昭的意见。张昭说:“刘备出身微末,奔走天下,从来未尝过富贵滋味,恐怕很难抵挡诱惑。只要他深陷温柔乡,就不会想着回去了。那么,关张诸葛亮自会生怨而去,荆襄就可不战而得了。”

张昭对关张诸葛亮的判断未免太过乐观,但他对刘备的判断却非常精准。孙权见两大重臣一致同意,当即依计而行。

孙权下令修整刘备所住的东府,广栽花木,配上一应奢华器物,又增加了女乐数十人,供刘备享用。人人都以为孙权是疼惜小妹而厚待刘备,却不知孙权别有用意。

环境里种种看似无足轻重的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影响非常之大。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粉红牢房效应”,说的是,粉红色具有一种神奇的平复心绪,抑制暴力的作用。西雅图美国海军惩教中心把一间牢房刷成了粉红色。结果,在整整七个月的时间里,管理者眼看着新来的犯人充满愤怒地进入牢房,却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后平静了下来。在这七个月的试验期内,整个监狱没有发生过一起暴力事件,而此前的这个数据居高不下。此外,一位肌肉发达的健美先生,先是轻而易举地做了几轮举重,但在凝视了粉红色的纸板后,却瞬间失去了力量,一次也举不起来了。

仅仅是改变环境中的色彩这么一个因素,就可以让身处其中的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对刘备来说,他在东吴的新婚蜜月期,在孙权的精心布局下,也无异于坐“声色之牢”。试问在一个颠沛流离,从未尝过富贵滋味的老男人,怎么能抵挡得住流金溢彩、娇声莺语、锦衣玉食的环境的整体性诱惑呢?

刘备当然是毫无抗拒之力地沉迷于温柔乡中,就像日后他的宝贝儿子阿斗所说的一样,“此间乐,不思荆也”了。

孙刘二人的这一回合交手,孙权总算是扳回了一局。

孙权见刘备被自己的糖衣炮弹击中,沉溺于享乐之中,十分开心,也渐渐放松了警惕。但是,忠于职守的赵云却开始坐立不安了。忍无可忍中,赵云打开了诸葛亮事先给他的锦囊。赵云依计而行,对刘备诈称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危急。刘备顿时惊醒过来,开始思索脱身之策。

此时刘备与孙夫人正是情浓之际,刘备舍不得扔下娇妻,独自逃回荆州。孙夫人同样也舍不得与刘备分离。但是,如果两个人一起动身,孙夫人必然要正式向母亲和兄长辞行。孙权得知后,肯定不会放刘备回荆州。刘备再度施展他的看家绝技,摆出一副可怜的姿态,激起了孙夫人的同情欲和保护欲。孙夫人同意以元旦日祭祖的名义向母亲辞行,却不告知兄长。这自然是“蜜月效应”在起作用了。当两个人的情感处于热烈升温阶段,相互间的任何要求都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许可。

元旦日前一夜,孙权大宴文武,喝得酩酊大醉。刘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带着夫人和赵云等一干护卫,立即上路。

等到孙权醒来,众人来报刘备逃走,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孙权得报,恼羞成怒,随手操起桌案上的玉石砚台摔了个粉碎!

这是孙权一生中第一次当着下属的面暴怒!他为什么会如此失态呢?

原因有二。

首先是未能如愿控制刘备带来的挫败感。自从刘备来到江东,孙权一直在和他较劲,先后败了几局,直到使出声色犬马的手段,才算是羁绊住了刘备。但最终刘备还是幡然醒觉,趁孙权不备,偷偷溜了。如果真的被刘备跑掉了,那么,在这一场孙刘大较量中,孙权就彻底输给了刘备。

其次是小妹不顾手足情深,私自跟着丈夫刘备逃走带来的挫败感。孙权一向宠爱小妹,他想当然地以为小妹在关键时刻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却没想到小妹被刘备的甜言蜜语所惑,竟然丝毫不顾兄妹之情。这就引发了“叛徒效应”——人们往往对背叛了原有关系所设定的责任与义务的人加倍痛恨。

孙权立即命陈武、潘璋率领五百精兵,急急追赶。

大将程普见孙权怒气勃发,却又来了个火上浇油:“主公,您空有冲天之怒,但我却料定陈武潘璋肯定不能将刘备抓回。”

孙权的性格,最是受不得激,怒道:“陈武潘璋怎么敢违背我的命令?!”

程普不急不慌地说:“郡主自来严毅刚正,诸将哪个不怕她?陈武潘璋追去,见了郡主,肯定不敢下手。”

孙权一听,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他的这个妹妹,恃宠而骄,确实人见人怕。孙权这么一想,更加觉得妹妹辜负了自己的厚爱,怒气更甚,竟然拔出了自己的宝剑,吩咐蒋钦周泰:“你们两人,拿着我的宝剑,去取我妹妹和刘备的首级,再回来见我!违令者斩!”

蒋钦周泰随后率领一千人马,疾驰追赶。

再说刘备,一路急行,却被徐盛丁奉拦住了去路。这是周瑜早就设下的关卡。刘备一看无法通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赵云见状,急忙打开诸葛亮给的第三个锦囊,给刘备看了。

刘备立时明白,他的脱困之策还是要着落在自己的夫人身上。

刘备转身来到孙夫人的车驾前,对夫人说:“夫人,我有心腹之言,想要和你诉说。”刘备此前担心夫人顾虑手足之情,并未将婚事背后的纠葛全部告知孙夫人。但此刻情势危急,唯有激怒孙夫人才能激发她出面排除障碍。

刘备说:“夫人,你实不知,当日你兄长与周瑜合谋,将夫人嫁与刘备,并不是为夫人前程考虑到。他们是想以夫人为香饵,诱引刘备来到江东,然后夺了荆州。现在周瑜在此设伏,必要取我性命。刘备若死,夫人岂能安心?还请夫人怜悯刘备,解脱今日之困。”

孙夫人听了,将信将疑,但徐盛丁奉拦住去路,却是确凿无疑。孙夫人当即向前,一阵痛斥,喝退了徐丁二将。刘备车马得以再度上路。

徐盛丁奉刚放走了刘备,后脚陈武潘璋就赶上来了。四人合兵一处,再行追赶,很快又追上了刘备。

孙夫人见陈武潘璋率兵来追,顿时相信了刘备所言不虚。这一刻,她觉得兄长欺人太甚,为了政治利益,丝毫不顾手足之情,顿时勃然大怒。(这也是叛徒效应的作用)。

孙夫人的暴怒果然如程普所料吓退了陈武潘璋。等到蒋钦周泰再追上来,刘备已经上了诸葛亮派来接应的蓬船了。

周瑜闻报,亲自来追,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诸葛亮又令军士大喊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听了,气得金疮崩裂,昏倒于地。而孙夫人听了,心中也是思绪翻滚,别有一番滋味。她知道与刘备成亲的真相后,心中的幸福感下降了一大半。她怎么也想不到,兄长竟然会听信周瑜之计,将自己的终身大事作为政治诱饵。由此,她对孙权痛恨难抑。但是,转念又想起孙权此前对自己的宠爱呵护,不禁矛盾万分,眼泪不由自主地洒落一地。但不管如何,如今她只能嫁鸡随鸡,一心追随刘备了。

且不说孙夫人心情复杂,孙权得知刘备逃脱后,不由为自己彻底输给刘备而气急败坏,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报复之心。

那么,接下来孙权会怎么做呢?

心理感悟:除去石块棱角的,不是锤子的刚硬,而是水的温柔。

粉红牢房效应粉红色具有一种神奇的平复心绪,抑制暴力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监狱中暴力事件的发生。

蜜月效应当两个人的情感处于热烈升温阶段,相互间的任何要求都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许可。

叛徒效应人们往往对背叛了原有关系所设定的责任与义务的人加倍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