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94

第94章 修筑长城

战国时代,在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上,分布着一支匈奴人。他们以游牧为生,经常南下,抢掠粮食和财物,捕捉俘虏作为他们的奴隶。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北方的匈奴对秦王朝仍旧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镇守北疆。经过几次战斗,终于攻取了河南、高阙、北假等地。在那里设置了三十四个县,分别筑有县城,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从中原地区迁移三万多户人家,到这里安家落户,垦荒种植。

随后,泰始皇便在秦、赵、燕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补,构筑了长度达一万余里的长城。

长城构造复杂,有城墙、城关、城台、烟墩(烽火台)等建筑,组成了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墙高平均十米,下厚六米,上宽五米,城墙上外砌垛口,城上可容五马并骑。根据地形变化,每隔半里到一里,设一“城台”;每隔一到二里,建有“敌台”。上有垛口,用以嘹望和防御敌军。下层可以储备军粮、军需及守城居住。在险要处建有“烽火台”。五里一墩、十里一台,用以传递敌情。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建成,对于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