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83

第83章 管鲍相交肝胆照

鲍叔,又叫鲍叔牙,他小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国内乱,随同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鲍叔为宰相,他辞谢后保举管仲,管仲作齐相,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每次会盟诸侯,匡正王室,都出自管仲的谋略,鲍叔也以知人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人常说:“患难之交真君子。”可是有的人可以共荣华,不可以共患难。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旅人与熊”的故事说:两个朋友在旅途中遇到一只熊,一个抢先爬上一棵树,自己躲起来;另一个无路可走,只好倒在地上屏住呼吸,假装死人。因为熊是不吃死尸的,所以熊嗅了嗅走开了。树上那个人下来问那位装死的朋友,熊在他耳边讲了什么。树下的人回答:“熊给我一个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了的朋友,他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管鲍之交的难得之处正是在于他们是患难之交。鲍叔牙对管仲不只是宽厚、慈爱,更是深知管仲的才华,管仲以戴罪之身,被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当了齐国的国相,自己则甘心做管仲的副手。

更可贵的是,当管仲年老力衰之际,在君王面前并不推荐鲍叔牙为相,而是推荐隰朋为相。这件事由易牙传到鲍叔牙耳中,他还在鲍叔牙面前责骂管仲不义,不料反遭鲍叔牙的责备,并称许管仲的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肝胆相照,像管仲、鲍叔牙这样的友谊,才是所谓的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