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57

第57章 燕昭王求士师郭隗

战国时燕王哙昏聩,他听信奸臣子之的游说,效法唐尧、虞舜把君位禅让给子之,国人不服,燕国大乱,齐人趁机破燕,燕国差点灭亡。公元前311年,燕太子平在国人拥护下即位,这是燕昭王。燕昭王决心好好治理燕国,富国强兵,攻打齐国,报仇雪耻,收复失地。郭隗是燕国的一个名士,很有智谋才干,在燕王哙时不得重用,闲居在家。燕昭王求贤若渴,他带着厚礼,亲自到郭隗家登门拜访,寻问救国之策。

燕昭王对郭隗说:“齐国趁我国内乱,发动突然袭击,打败了燕国。我深知燕国小力弱,硬拼不可能报仇,但这口气咽不下,请问先生,我怎样做才能得到人才,共同治理好燕国,打败齐国,洗雪先王的耻辱?这是国家大事,先生一定要告我该怎么做。”

郭隗见燕昭王如此谦恭,礼贤下士,他十分感动,也就毫不客气,一五一十把心里话掏出来,为了治理好燕国,人人有责任啊。于是郭隗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人为师,同朝共事;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人为朋友,同朝共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人为臣,同朝共事;亡国的国君,以贤人为奴仆,那当然不能保有国家。国君尊重有才干的人,把他们当作老师一样来请教,那么才干超过自己一百倍的人就来效劳;把烦劳的事抢在前面,把享受的事放在后面,事事肯向人请教,尊重贤人像宾客一样,那么超过自己十倍的人就来效劳;事事与别人平等,那么与自己相同的人来给你效劳;如果国君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任意呵斥,那么只有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无赖无能的人才来效劳。如何对待贤人,这就是古代治理国家最要紧的王道,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招揽人才。大王如能广泛地招揽人才,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都会到燕国来替大王效劳啊!”

燕昭王问:“那么我具体怎么样做呢,还请先生明示。”

郭隗说:“我听说,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三年也没买到。宫中有个内臣白告奋勇去买马,还立下了军令状,国王很高兴。这个内臣受命去买马,过了三个月他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不过这匹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两金子买下这具千里马的骨头。内臣回来复命,国君大怒,说:‘我要的是活着的千里马,谁要买这死马骨头!’内臣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息怒。臣民们不相信大王用千金购买千里马,所以都把千里马藏起来了。我有意买下这匹千里马的骨头,消息一传出去,大王你就等着吧,不出十天,千里马会送上门来。’国君听了消了气,果然不出十天,三匹千里马就送上门来了。现在燕国要发愤图强,大王广招贤者。我郭隗已经老了,还有点虚名,大王就把我当作那匹千里马的死骨头,从我这里做起,天下贤才都会到燕国来。”

燕昭王听了,心胸豁然开朗。燕昭王真心诚意求贤,郭隗教给他办法,从对待身边的人做起。燕昭王立即行动起来,考核燕国的百官,能者提拔,不能者罢免。燕昭王给郭隗专修了高等府第,建了求贤馆,尊礼郭隗为老师,事事请教。燕昭王礼贤下士,尊礼郭隗,一传十,十传百,不仅燕国的人知道,列国的人都知道了。此后,乐毅从魏国到了燕国,邹衍从齐国到了燕国,剧辛从赵国到了燕国,天下的能人都往燕国跑。燕昭王一面尊礼贤人,一面关心老百姓生活,悼念死去的人,安慰活着的人,同老百姓同甘共苦。这样过了二十八年,燕国富强。燕昭王又联络韩、赵、魏、秦,于公元前284年征讨齐国,乐毅为将军,一举打破齐国,攻下七十二座城池,只剩下聊、莒、即墨几座城没攻下。燕昭王尊礼贤人,果然国富兵强,洗雪了先王之耻。很可惜,不久燕王死了,他的儿子燕惠王忌恨乐毅,赶走了乐毅,派一个庸才骑劫去替换,结果被齐人打败,燕国灭亡齐国的计划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