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17

第17章 受命之君

古公亶(dǎn)父(fǔ)的长子名字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他的妃子太姜生下小儿子季歷,季歷娶太任为妻,她像太姜一样,很贤惠。他生下了昌,昌有圣人的瑞兆。古公亶父说:“我们的家世应当有兴盛的人,恐怕就在昌的身上吧?”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亶父想让季歷继位,以便传给昌,就一起逃到南方荆蛮地区。

古公亶父去世以后,季歷继位,这就是公季。公季推行古公亶父的遗教,坚决地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他。

公季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遵循古公亶父、公季的法则,一心一意地推行仁义,敬重老人,慈爱晚辈。为了接待贤士,有时午饭都顾不上吃,因此士人都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昌非常敬重老人,便相约来投奔昌。太颠、闳(hóng)天、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纷纷归顺了昌。

帝纣的亲信崇侯虎进谗言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将对帝不利。”帝纣就把昌囚禁在羑(yǒu)里。闳夭等人设法找来有莘(shēn)氏的美女,骊戎的骏马,有熊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许多珍宝奇物,通过帝纣的宠臣费中(zhòng)献给帝纣。帝纣高兴地说:“这些东西有了一样就可以释放西伯,何况这么多呢!”昌这才被释放了。帝纣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拥有征讨诸侯的权力。帝纣还告诉昌:“谗毁西伯的人是崇侯虎。”

昌暗中行善,诸侯有事都愿意请他仲裁。有一次,虞人和芮(ruì)人发生争执,无法解决,就一起来到周国。进入周国的境内以后,他们发现耕田的人都互让田界,民间的习俗是谦让长者。虞人和芮人还没有见到昌,就感到无地自容,互相说:“我们所争的,是周人以为耻辱的,为什么还要找西伯呢?那样只能自取耻辱罢了。”

就这样,他们互相谦让,就各自回去了。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受命之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