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143

第143章 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逼燕王交出了燕太子丹的首级。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技术。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善于骑射,杀敌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任为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破关斩将以及格杀猛兽的壮举。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好时机,如果让你赶上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那才值得称道呢!”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可是由于他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能与禀赋,天下没有第二个,他依仗自己有本领,屡次和敌人作战ǚ恐怕会失去他。”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监督训练部队,抗击匈奴。一天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放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李广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只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左右排开,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结果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待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纷纷奔来。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可李广说:“我们离开大部队已有几十里远,像现在这样,凭一百名骑兵逃走,匈奴必然追击射杀我们,立刻就会把我们杀光。如果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惑他们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于是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这么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都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显示给他们不会逃走,这样一来他们更不会怀疑我们是诱敌之兵了。”于是匈奴骑兵最终还是不敢擅自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贸然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也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于是就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部队中,大部队不知道李广他们的去向,所以也无法接应他们。

过了很长时间,景帝去世,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任长乐官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带领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宿营时,人人都随便干自己的事情,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中也简化了各种文书事务,但也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并不曾遭到过危险。而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每天要处理许多公文簿册,军队得不到很好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制敌。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繁忙,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匈奴单于,派大军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埋伏,李广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当时单于发觉了汉军的计谋,就逃跑了,汉军都没有战功。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从雁门关出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遇到李广一定要生擒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吊着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但他也斜眼发现旁边的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走着走着,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兵的那匹好马,并趁势把他从马上推了下去,又迅速夺了他的弓箭,打马向南飞驰而去,一连跑了数十里重又回到自己的部队,带领部队回到营地。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后来回到京城以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赎了死罪,却被贬为平民。

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蓝田,还常到南山打猎。在一天夜里,他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呵斥,想阻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从前的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前任将军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多久,匈奴入侵,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后来韩将军调到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他杀了。

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向它猛地射了一箭,箭头都射进去了。待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接着,他又重新射击,却再也不能射进石头了。李广驻守过的郡,听说有老虎,他就常常亲自去射杀。到驻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却终于还是射死了老虎。

李广清廉,得到赏赐总是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但他从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箭术,也没人能赶得上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时也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的箭密集与否确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游戏,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全都喝到时,他绝不先喝;士兵还没有全都吃下饭时,他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因此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射猛兽也曾被猛兽扑伤。

没过多久,石建死了,皇上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杀俘虏敌人符合规定标准,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过了两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从两条路行军。行军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没什么了不起,容易对付!”士兵们这才安心。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而李广亲自用大黄硬弓射匈奴的副将,杀死了好几个,匈奴军才渐渐松懈。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第二天,又去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才退去。这时汉军已非常疲惫,所以也不能去追击。当时李广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应处死刑,用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俘虏敌人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的中档,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爵位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得不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做过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至今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祸事,没有比滥杀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又过了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好久才准许他前去,让他任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前119年)。

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遥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所以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未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神色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无法追到单于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说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地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面对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剑白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无不为李广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