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105

第105章 彼可取而代也

下相人项籍(字羽)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项燕原来是楚国的大将,后来在战场上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害。项籍小时候家里送他去读书,读了几年他就不读了。家里又送他去学习剑术,学了几年他也不学了。项梁很生气。项籍却说:“读书嘛,只要能够记姓名就足够了;剑术嘛,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项梁就传授他兵法,项籍起初非常高兴,谁知他刚刚懂得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了。

项梁曾经受一件罪案的牵连,在栎(yuè)阳县被捕入狱,他请自己的朋友、蕲(qí)县狱掾(yuàn)曹咎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写信,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的士大夫,能力都无法和项梁相比。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者大规模的丧葬活动,项梁经常担任主办。他暗中使用兵法组织宾客及其子弟,借此来观察每一个的实际才能。

秦始皇赢政巡游会(guì)稽,横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挤在人群中观看。项籍竟然用手指着赢政说:“那个人是可以取代的!”

项梁吓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灭族的!”

不过,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不同寻常。项籍身高八尺多,力能扛(gāng)鼎,才气过人,吴中的年轻人都很惧怕他。

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七月,阳城人陈勝等人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都在造反,这也是上天灭秦的时候。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打算起兵,让公和桓楚统领军队。”

桓楚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壮士,因为官府追捕他,他已经逃亡在外。项梁说:“别人不知道桓楚藏在哪里,只有项籍知道。”

项梁马上出去,嘱咐项籍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他又进去和殷通一起坐下,说:“请召项籍吧,让他受命召桓楚。”

殷通点点头,说:“好吧!”

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过了一会儿,项梁给项籍递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啦!”

他的话音刚落,项籍已经拔出剑来,冲过去,斩下殷通的头颅。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颅,身上挂着郡守的印绶。郡守的门下大惊失色,陷入一片混乱。项籍挥剑杀了一百多人,才把骚乱压住。整个郡府的人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兵反秦的道理。在项梁的指挥下,吴中抗秦的军队组建起来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工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任命郡中的豪杰分别担任校尉、侯、司马。有一个人因为项梁没有任用他,便自己来找项梁,项梁说:“前些日子办丧事,让公处理一件事情,公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公。”

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便拥戴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在项梁的指挥下,起义军四处巡行,占领会稽下属的各县。

这时候,楚王陈勝派广陵人召(shào)平攻打广陵,广陵还没有攻克,陈勝兵败的消息就传来了,眼看秦朝的军队就要开到,召平便渡过长江,假托陈膀的名义,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召平说:“江东已经平定,急速率兵西进攻秦。”

项梁立即率领八千人马渡过长江,向西挺进。他听说东阳人陈婴已经占据了东阳,就派使者前往东阳,想和陈婴合兵西进。陈婴原本是东阳县的令史,为人一向诚实谨慎,当地人公认他是一个长者。东阳县的年轻人杀死县令,聚集起几千人马,便推举陈婴做了首领。县里追随陈婴的人一下子猛增至两万。那些年轻人想立陈婴为王,为了与其他起义军相区别,他们用青巾裹头,表示自己是新组建的一支起义军。陈婴的母亲对陈婴说:“自从我做了陈家的媳妇,还从没听说陈家的祖上有显贵的人物。现在你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名声,不是吉祥的征兆。依我看,不如有所归属,事成还可以封侯,事败也容易逃脱。”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拒绝称王。他对军吏们说:“项氏世世代代都是将领,在楚国很有名气。如果我们要成就大事,将非其人是不行的。我们依靠名族,灭亡秦朝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他的部众都顺从他的意思,他便主动率领军队归属项梁。项梁渡过淮河向北进军时,另外两支起义军的领袖黥(qíng)布和蒲将军也率部归属项梁。这样一来,项梁的起义军便扩充了六七万人马,他们驻扎在下邳(p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