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88

第88章 真情满油田爱心暖千家——指挥部工会帮困助学纪实

记者梁兴华

“谢谢!谢谢!领导这么关心照顾我们,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8月24日,当指挥部工会领导把学费送到特困家庭赵玉兰的家中时,赵玉兰感激地连声表示谢意。孩子上大学有了学费,她很高兴。

这是新学年来临前,指挥部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情景。

“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组织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的。”每到一个被救助的家庭,工会领导都用诚挚的话语,向他们表达问候。这一天,像赵玉兰家一样,得到学费资助的有31户,其中资助考取大学的特困、困难职工子女有6名,资助金3万元;资助中小学生25名,资助金6920元。

在助困中传递爱心

井下公司一位职工遗孀,丈夫多年前病故,4个孩子中有两个上大学,一个上中学,家庭经济负担重。这些年,这位大嫂和孩子们每人每月能有192.4元的救助金。指挥部工会将她家纳入特困户管理,并为她在基地安排了打扫卫生的临时性工作,每月可有350元的工资收入。逢年过节,指挥部工会还送来米面油和数百元至千元的慰问金。她说:“没有组织上给予的照顾,我真不知日子怎么过,真心感谢指挥部对我的帮助。”

按指挥部有关规定,特困户、职工遗属除了每月的生活费外,家庭可享受免除水、电、暖、气等生活开支的优惠政策;特困家庭子女上学,可享受“送温暖”工程助学资金;职工家属患重病,能得到大病救助金。如果职工和职工家庭遭遇天灾人祸,可以得到及时救助。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和开学前,特困家庭可得到现款和实物救济。几年来,指挥部扶贫帮困体系逐渐完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救助范围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指挥部两级党政工组织共组织慰问特困户、困难户、职工遗孀、离退休职工等13900多户次,发放慰问金360多万元;对因病或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116户职工家庭发放大额救助金60.3万元;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组织职工捐款共计24.47万元;帮助37户职工家庭申请办理和接续了社会“低保”待遇。

“可以说,指挥部所有特困、困难家庭,都通过健全的机制纳入到了我们的救助范围。”采访中,指挥部工会负责同志对记者介绍说。

每到岁末年初,指挥部两级工会都对特困、困难职工家庭详细进行摸底调查及内部公示,按照标准严格把关,确定年度特困职工家庭和困难职工家庭,并建立详细的特困、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目前,指挥部工会共建立完善特困户、困难户、职工遗孀、生活困难的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人员档案1360多份。为把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效果,指挥部工会结合实际,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展帮扶工作。同时,把物质帮扶与精神安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开展了“一帮一”对口帮扶活动。对重点救助的39户特困户,由指挥部机关各处室及部分二级单位进行“一帮一”结对帮困,其他270多户困难户分别由相关单位进行对口扶助。各二级单位、机关各部门按照要求,采取上门慰问、为其家庭成员联系解决临时性工作、为其家庭捐款和子女捐赠学习用品等各种措施进行帮助,使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长效救助让关爱洒满油田

指挥部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作为维护职工利益的一项大事来抓。为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体家中,充分发挥扶贫帮困第一责任人的职能,将爱心助困、“送温暖”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在总结以往“送温暖”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帮扶救助工作,在《指挥部“送温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指挥部临时困难职工大额救助管理办法》,使扶贫帮困“送温暖”救助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指挥部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关心职工生活,尤其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为企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近年来,由于意外、职工伤亡、重病久病等原因,导致职工队伍中特困职工数量上升幅度加大,职工队伍中需要关注和帮扶的弱势群体不断增多,指挥部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自治区总工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开展“送温暖工程”,并且对资金进行扩大和充实,特别是在2005年元旦组织开展的“捐一日工资,献一份爱心”捐款活动,使“送温暖工程”资金总额由最初的100万元累计达到575.26万元,为更好地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指挥部党委提出的“决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决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的成员因家庭困难而看不起病,决不让一个家庭因经济困难而生活不下去”的目标,指挥部工会坚持把困难帮扶与经常性的送温暖活动结合起来,努力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在日常救助中,对特困、困难职工家庭和因病或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职工家庭,及时给予救助,使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帮扶工作的实效,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群众的心坎上。

授之以渔实现“造血”

在特困户徐贵香的家中,当指挥部工会领导为她送去救助金时,她高兴地对工会领导说,她的大女儿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近日就要上岗工作了。原来,徐贵香的大女儿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这次参加职工子女就业双选会,在指挥部领导、指挥部工会的帮助下,使她的女儿在同等竞争条件下,享受到了“优先安排特困户”的待遇,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工作。

其实,像这样通过指挥部工会帮助顺利就业的特困、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还有很多。

指挥部工会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来抓,将帮扶活动与思想引导、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困难职工和职工遗属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暂时困难,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念。鼓励他们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身努力渡过难关,尽快脱离困境。指挥部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年龄较大、技能和文化层次较低的200多名转岗人员,进行了绿化、保洁、维护等10个专业的专项技能培训;对500多名职工待业子女进行了计算机操作、护理、电焊等专业的岗位资格取证培训。同时,工会配合有关部门对已参加培训的700余名职工待业子女、待业残疾子女等根据所学专业技能,建立培训档案,纳入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数据库管理,并优先推荐就业和再就业。目前,通过公开招聘、择优推荐和双向选择,已有1365名职工待业子女、26名职工待业残疾子女、87名困难职工家属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帮扶、自身努力的“造血”功能。

(原载2006年9月1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