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2224800000087

第87章 火焰山下战热浪

记者霍旭

吐鲁番,以“火洲”闻名于世,被公认为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吐鲁番最高气温曾达到47.7摄氏度,地表温度高达75.8摄氏度。当地民间流传着“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县长坐在水缸里办公”的说法,也有人戏称其“烤箱”。

7月以来,吐鲁番地区平均温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最高温度达到42.8摄氏度,可谓热浪滚滚。7月20日,入伏第一天,记者驱车百里来到了火焰山脚下的吐玉克油田采访,感受了在高温下吐哈石油人火一样的工作热情。

这天一早,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过连木沁镇,穿越火焰山,西行不久就看到了熟悉的井架和抽油机,这里便是玉东油田。作为吐哈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呈现出了一幅大会战的景象,井架林立,车辆往来频繁。

我们一下车,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据指挥部总调度室值班人员介绍,目前有9支钻井队、4支井下作业队伍和多个油建项目部在这里施工,加上油田公司稠油试验班和指挥部油气合作开发公司玉东采油工区员工及生产配合人员,奋战在这里的吐哈员工有1000多名。

如何才能让员工在这如火之地安营扎寨并安全施工,油田公司和指挥部领导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经常来到这里检查,送来防暑降温用品,慰问员工队伍。各生产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度夏。32638钻井队队长张旭庭告诉记者,在上一口井搬迁时,他们队有一名员工发生轻度中暑现象,队领导经过紧急会议形成了这样一条规定,鉴于钻井生产劳动强度大的特点,每天上午接班时和午后,值班干部必须监督所有当班人员服用一瓶藿香正气水后才能上岗工作,一天两桶绿豆汤必须送到井场,确保员工随时饮用。

上午11时许,玉东204-32井上,钻前搬安大队5名戴着劳保护具的员工正在10多米高的井架上紧张拆卸井架,安全带紧紧地绑在身上,汗水改变了工服的颜色。透过手中的长镜头,记者看到最高处的一名员工的安全帽里还垫着毛巾。一名员工告诉记者:“上去的时候毛巾是湿的,要不了两分钟就干了,抱着钢铁作业,热辐射很强,毛巾是挡在脸庞隔热的。”一名队干部介绍,由于这一地区夏季气温太高,午后井架经太阳曝晒,温度高达80摄氏度以上,为保证安全施工,队里不再追求“三当天”的工作进度。每天一早一晚两头施工,中午让员工好好休息。

下午14时,鲁8、鲁2区块注水工程泵房工艺管线预制安装工地一片寂静。经了解记者才知道,油建公司针对高温天气及时调整了员工作业时间,早上6点开工,中午12点下班,下午16点上班,晚上21点下班,这样安排工作时间,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开了正午最热的时候。

在玉东采油工区和稠油试验班,记者看到生产点上员工都戴着棉手套作业,主要是避免操作时烫伤。稠油试验班班长步永伟伸出手让记者看,由于戴着棉手套作业出汗多,指尖已开始脱皮。他告诉我,今年油田公司增加了高温费,班里也准备了更多的防暑降温用品。他们还根据采油厂规定,对零星工程施工队增加了防暑降温药品检查项目,如果没有小药箱,就是负责土方工程的民工队也不能开工。走进玉东202站值班室,记者看到空调机在呼呼运转却没有多少凉意,凑近一看,设置为16摄氏度,值班室温度显示为28摄氏度。值班员刘海云笑着说:“别看了,你今天运气好不太热,昨天这个野营房里要36摄氏度呢。”原来由于天气太热,空调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玉东采油工区204集输站上,记者看到,工区员工和前来送油的特车公司驾驶员、机械厂配合检修的员工正在吃西瓜,西瓜是玉东采油工区党支部书记范卫东刚刚为员工送来的。

玉西1井就在吐峪沟沟口不远处的葡萄地里。下午16时,记者驱车来到了这里,原以为井下作业公司大修10队的员工在这里施工会凉快一些,没想到井场上起下钻的6名员工汗水浸透了工服。原来,这儿由于湿度较高,人感到更加闷热难受。队长何军告诉记者:“我们队新近配上了冰柜,干活累了、渴了,到值班房喝一口冰水,真爽!”

这一天,记者先后走访了指挥部和油田公司4个基层队站,实地测量平均气温为42摄氏度。由于各单位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防暑降温工作到位,当日没有一名员工因高温而中暑。

(原载2006年7月26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