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2179000000066

第66章 大斤与小斤问题

公元1044年,为宋仁宗庆历四年,辽兴宗重熙十三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七年。这一年,是宋夏议和的关键之年。

关于议和,宋所要求的,是西夏称臣,停止对宋境的进攻侵扰,而西夏则要求宋朝给钱、给绢、给茶,要求向宋朝出口青白盐,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贸易。

在如何与西夏议和,应该答应什么、拒绝什么的问题上,宋朝许多大臣在出主意,想办法,在互相切磋、辩论,在向朝廷进言。

在宋朝君臣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大斤与小斤的问题。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知制诰(掌起草诏令的官)田况说:“朝廷前许茶五万斤,如闻朝论欲与大斤,臣计之,乃是二十万余斤。兼闻下三司取往年赐元昊大斤茶色号,欲为则例。”田况算了一笔账,五万大斤,乃为小斤或曰普通斤的二十万余斤,那么一大斤则为四小斤多。田况说他听说朝廷答应宋夏和解后给西夏每年的五万斤茶是大斤,按以前给元昊的茶数量(斤之大小)的惯例给大斤,他表示不理解,以为不妥。他以为如果给了西夏五万大斤茶,有三方面的弊端,一是“搬辇劳弊”,运输不便,负担太重;二是“茶利归贼”,让西夏人从茶中获利(几斤茶可换一只羊);三是“北敌兴辞”,辽国人会以给西夏人的东西太多为由,要求享受后人所说的最惠国待遇,“一体均沾”,让宋朝给他们也增加钱物,包括茶叶。

对于给西夏人的五万斤茶是大斤还是小斤,宋朝议和的、签约的官员们心里也是一笔糊涂账。虽然说“然朝廷初无大斤议”,没说定是大斤,但也无小斤议吧。这里就有漏洞,有空子可钻,外交文书如果不严谨,有打不完的官司。

对于五万斤茶是大斤还是小斤的问题,许多爱国官员与将领忧心忡忡,欧阳修上了《论与西贼大斤茶劄子》:“臣伏睹昨者西贼来议通和,朝廷许物数目不少。内茶一色,元计五万斤。缘中国茶法,大斤小斤不同,当初拟议之时,朝廷谋虑不审,不曾明有指定斤数。窃虑西贼通和之后,须要大斤,若五万斤大斤,是三十万小斤之数。”欧阳修的说法,一大斤等于六小斤,与田况所说不同。欧阳修说:“三十万斤之茶,自南方水陆二三千里至,方西界。”他说当下民力困乏,陛下您屈辱地求和,本意是为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如果给西夏这么多茶,在运输方面,“可使中国公私俱困”。欧阳修与田况一样,从三个相同的方面论述了给西夏五万大斤茶的危害。劄子的最后,欧阳修请求皇帝,如果他说的不错,则要早议定计,以便在外交斗争中赢得主动。

宋朝人关于大斤小斤的议论,让人有些兴奋,有些迷惑。“斤”者,重量单位也。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市制一斤后改十两,合五百克。那么,宋朝人的大斤一斤几两,合多少克?大斤一斤到底等于小斤的四斤多,还是六斤?小斤一斤合多少克?这些问题,相信历史学家早已解决,而我,则迷糊。对于搞清其绝对数量及大斤小斤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不是太有兴趣,我关心的是,在事关战和,事关宋朝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宋朝的某些重要的官员,在谈判与签约中却是那么随意。而如欧阳修、田况这样的大臣,则为国家与民族,为朝廷为皇帝,不假清高,不慷国家之慨,而是做到了“斤斤计较”。历史上,欧阳修们赋予了“斤斤计较”这个贬义词以褒义,以正面的意义,以辉煌的形象。

不论大斤小斤,只要为国家为民众“斤斤计较”,这样的人,品格高尚,人格高尚,重若千斤。

20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