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2179000000132

第132章 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梦李白》一诗中是如此看待人身前与身后关系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即使有流芳千秋百代的美名,那也是穷困潦倒一生之后的事了。身后的赞誉、肯定,弥补不了身前的冷落悲戚。杜甫不但是唯物主义者,而且是现实主义者。

中国人崇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训,而且坚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底线。中国人“求功名”,读书应试中举当官,有求生存发展的成分,更有光宗耀祖,光耀门庭,流芳百世的期盼。有些人一辈子艰苦着,努力着,奋斗着,甚至不惜抛家别舍,疏远亲情友情,“转与童仆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健康,牺牲常人的生活,为的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能为社会留下精神或者物质财富,以期彪炳史册,声名不朽。

追求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追求在历史上有广泛与长远的影响,不仅仅是荷尔蒙刺激的结果,不仅是人类个体的向往与诉求,而有着人类的整体性与社会的必然性。

追求“千秋万岁名”,追求好的评价好的名声,必然要付出许多常人不必付出,也难以想象的代价。那就是“寂寞身后事”。身前忙碌劳累辛苦,身前贫困潦倒,贫病交加,身前被排挤被轻视甚至被屡屡贬官流放,总之吧,身前的万种辛酸,成就了身后的万世英名。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名气大不大,太大了。历代的皇帝们给了他许多的头衔封号。历代的百姓们将他神化,立了许多的孔庙,塑了许多的“金身”,在祭祀他,朝拜他,追念他。历代的学者们,写出了一篇篇、一部部研究他的文论著作,评价他,阐释他,研究他。而今呢,孔子正逐渐国际化,“孔子学院”几乎要遍布全球。但是,孔子的身前,却并不辉煌,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有许多治国谋略,但没有什么人愿意采纳。他在列国间奔走,被形容为“急急如漏网之鱼,累累若丧家之犬”。他狼狈的时候,连饭都没得吃。孔子所付出的努力,所体验的辛苦,所遭受的磨难,所面对的屈辱,是当时的官人、平民不能比拟的。

成大事留“千秋万岁名”者,必然要付出很多。

苏武享有忠君爱国之盛名,可他在匈奴苦煎苦熬了整整十九年。其间的威逼利诱、饥寒交迫、孤独寂寞,难以描述。

司马迁因一部不朽的巨著《史记》名垂青史,但他在写这部历史著作前,就因为为投降敌国的李陵辩护,被施了腐刑,割掉了生命之源,生理上成了太监型人物。他是忍受着奇耻大辱,完成《史记》的。《史记》的每一个字,都浸透了司马迁的血泪。《报任安书》写出了司马迁的辛酸悲愤。

唐朝的诗人们,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韦应物、李商隐等等等等,诗名很盛,影响深远,但身前却各个狼狈,各个有一肚子苦水一肚子牢骚,各个“寂寞”。

历朝历代许多有作为有贡献,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大多身前活得狼狈、疲累。有些人,如岳飞、袁崇焕,还因爱国御敌掉了脑袋,这就不仅仅是“寂寞”两个字可以包容的了。

“文革”时期,中国出了个思想家,叫顾准。此人参加革命时间较早,级别也较高,他在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研究古希腊城邦制,倡导民主;研究经济规律,批评盲目的经济行为。此人的骨头极硬,不弯腰也不下跪,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不停止自己的思索与探索。但此人身前被撤职、降级、关押、批斗、判刑,被不断折磨。最大的折磨,是妻子的死别,儿女的抛弃。他被孤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寂寞”到了鬼走过都能听到脚步声的程度。

与顾准们比,李白们杜甫们其实还不是最寂寞的,还是比较幸福的。

200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