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游子吟》十分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它是对儿童进行启蒙与道德教育的教材。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人类社会,有溺婴弃婴的母亲,有不很好照顾抚养子女的母亲,有杀死自己子女的母亲。但是,绝大多数的母亲,对子女都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与感情。有句话说,父爱是有条件的,而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悉习的呵护、精心的照料和养育,给了我们做人的原则与基本的道德,给了我们“临行密密缝”的至爱与“意恐迟迟归”的牵挂。从古至今,描写与歌颂母亲之爱的诗文,汗牛充栋,难以计数。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在歌里唱:“你上学的花书包有人给你拿,你伤心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生病的时候,有人掉眼泪,你立功的时候,有人乐开花”,“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无论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这首歌,每每听来,都感到心窝在发热,眼眶在发热。
母亲,是善良的象征,亲情的象征,生命的象征。
孟郊所描述的游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是几千年不变的中国传统观念。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人关于亲情的观念,实际上是有毛病的。
中国人家庭家族的观念强,而对国家性与社会性却比较淡漠。对于生育,西方人以为那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尽责,中国人则以为是在传宗接代,为家族延续香火。对于子女,西方人以为那是未来的社会成员,社会有责任抚养儿童,儿童属于他们自己,属于社会。中国人以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养育管护的责任全在自己。孩子由自己支配,可以溺死,可以送人,可以随意打骂。孩子长大了读不读书,读几年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娶什么样的女人,嫁与何家,通通由父母决定。父母以恩人自居,把自己的养老送终等等的事体统统交给了子女。要子女以“寸草心”报“三春晖”。
西方人要求子女回报社会,中国人要求子女回报父母甚至祖父母。因为西方人以为父母生育养育子女是在尽社会责任,父母与子女平等,是朋友。子女成年后,父母可以资助,也可以不资助。父母年老后,子女可以照料,也可以不照料。由此,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极为完善。因为中国人以为养育子女是自家的事情,自己含辛茹苦,耗尽心力,抚养子女,包办子女的一切,所以,子女就是父母的附庸,一切必须听命于父母。父母的老年,当然需要子女“报恩”。令人悲哀的是,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难以建立,而中国的子女们也永远养不大,啃老现象极为普遍。人们所期望的“报恩”,也难以普通化、制度化、永恒化。令人忧虑的是,国家的有关部门似乎在社会保障、社会养老方面动的心思不多,办法不多,措施不多。他们仍在高唱孝老亲情之歌,仍企望将养老的担子放在公民子女身上,这是国家财力不足的表现,更是决策者观念落后的表现。
孟郊的“游子吟”意识,在今天的中国仍不算很落后,但似乎面临挑战。社会的意识在逐渐变化,社会保障体制在缓慢建立,相信在不是很远的将来,中国的父母不再因生育子女,以子女的恩人自居,要求子女以父母的意愿生存与发展,要求子女时刻惦记着回报父母。子女们呢,从出生就能以一个社会成员的角色,自主自立自愿地成长,不要背负沉重的“跪乳”与“反哺”的精神负担。那时的亲情,虽不能甜蜜地让人一提起就流泪,却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
小草回报太阳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大地染绿,而不是向太阳弯腰下跪。
20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