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87

第87章 长短与高低的比例关系

文章的长短与作者水平的高低有没有比例关系?如果有的话,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对这个问题,有识的中国人虽然不一定认真思考过,但潜意识的答案却是,文章长未必水平高,或者干脆就是不高。现在的文章与古人的文章相比,是日见其长,而且长得没了边。《古文观止》是古代文章之精品,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中文章大多为千儿八百字的短文,上三千字的都不是很多,上万字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在的文章,万儿八千字的已极普遍,硕士论文要求三万字以上,博士论文则要求在十万字左右。领导的讲话,一两万字不在话下。所以尽管现在报刊越办越多,但人们发表文章似乎仍有找不到地方之虞。听一次讲话,你得准备好两小时甚至半天时间。现代人真的很累,活得挺没劲。

前几天看邓毛毛发表在《中华儿女》上的一篇文章,说他的父亲,那个“打不倒的矮个子”、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为周恩来主持起草过在四届人大上的报告。人代会当时已十余年未开,十余年间全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中国经历了许多许多的事情,如果交给今日的“笔杆子”们,少了三万字,大概就没法写,可邓小平只写了五千字。这五千字照样解决问题,比三万五万字更加管用。因为它没水分,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大话废话闲话,容易读,容易记,也容易贯彻。翻翻《邓小平文选》,大部分文章朴实、短小、精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巧的架构,没有冗长的叙述和论证,可它们管用。邓小平是伟人,在文风上同样体现出了崇高与伟大。

邓小平以前的人,文风好的也为数不少。比如孔子,一部《论语》,两万多言;比如老子,一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这些著作,字够少的,但几千年过去了,人们还未穷尽其真理,它们仍是知识的宝库和迷宫。古人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文章呢,是不是也可以说,文不在长,有思想则珍!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看,似乎可以这样讲。

文风与民风乃至党风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个时代如果容忍以至倡导奢靡的文风,助长空而长的文风,那么民风党风中那些虚冒、浮夸、矫情、酸腐的东西必然会膨胀以致泛滥,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看看我们的社会现实,我以为我们的文风与魏晋时的骈体文盛行、明清时的八股文盛行的情况已多少有些接近。对于文风,我们到了高喊“狼来了”的时候。

改变文风,清除假大空长,提倡精练短小有内容管用,是我们社会今日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章水平的高下,不应与长短成比例,而应以是否有内容,是否管用为标准。

199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