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34

第34章 围棋门外之言

围棋我认识,由黑白两种棋子构成,但关于围棋其他方面的常识,我知之甚少。知道一些,也是道听途说,不很准确,不够严谨。可我又是半瓶子的围棋棋迷,平时特别喜欢看电视台挂盘讲解的精彩对局。

我对围棋感兴趣,起先是受我三弟、四弟、小弟的影响。三弟四弟的围棋水平一般(四弟是桥牌高手),小弟比他们强,大概有业余初段至二段的水平。弟弟们玩围棋的高潮期,是七八年前了。为了更好地对弈,四弟还请他的朋友杨同生为他特制了一块十分考究的木质棋盘。七年前的初秋我回青海探视父亲,看到了这件“宝物”,我喜欢得不得了,想让当时只有六岁的儿子也学学围棋,于是在四弟不在的情况下,请示了父母,便将这劳什子拎回了宁夏。遗憾的是,七年过去了,我的胡子和儿子的个子都长长长高了不少,但我们爷俩谁也没有真正用过这尤物一次。有时候我觉得我不唯对不起四弟,也对不起这块划了线、涂了漆的木板。

我喜欢看围棋比赛,主要的原因在于似懂非懂,对其有一种神秘感,有想了解和熟悉它的愿望。其次呢,还有一点附庸风雅的意识在里头。我一向以文人墨客自诩,文人嘛,按儒家的要求,就应当通琴棋书画。这四样中,琴我不会弹,字写得不成样子,画则更不沾边,所以不得不向棋靠拢,力争有一门专长,也不枉当了一回现代儒生。另外,现在是开放的社会,外国人的一些好的习惯和作法我们也应当效仿。听小弟说,在日本,如果客厅里不摆一副围棋棋盘,在别人心目中文化品位就很低,就会让人瞧不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想让围棋棋盘为我撑一点门面,使我不至于连儒生四大技能的边也不沾。更深一层地看,这也是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接轨的问题吧。

下围棋的人让人尊敬,围棋圈内的人大多也互相敬重。有这样一件轶事,说在日本侵华期间,有一位中国棋师穿着破长袍,腋下夹着一本棋谱闯日本人所设的关卡。一位“太君”枪刺一挑,厉害喝问“什么的干活”,棋师拿出棋谱,告诉他是下围棋的,小鬼子问他“几段”,棋师回答“五段”。此话刚一出口,小鬼子竟啪地一个立正,说“围棋二段向五段敬礼”,并躬身让棋师通过。这件事可信不可信?我琢磨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日本人作为侵略者,其整体是穷凶极恶的,但个别被裹挟进战争的人也还是有善良者或善良的一面的。对于同行高手的尊敬,应在情理之中,或者说不太违背情理。

围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天文、地理、哲学、社会学、兵法等常识。围棋棋盘共有三百六十一个点位,基本代表一年;围棋棋盘上有九个黑点,表示九州方圆,也表示星河浩瀚。

围棋的棋规是公道的,棋盘不论怎么摆,左转右调,前后颠倒,都是一个模样,对谁也不偏向。行棋时,虽经猜先,执黑者先走,但黑棋必须为白棋贴目,这一点,比象棋公道。

下围棋,如同两支军队登上了一个孤岛,由双方在厮杀中抢占地盘,进行“圈地运动”。如何使圈地效率最高?有句术语,叫金角银边草肚皮。由于周边是海,用不着栽木桩拉铁丝网,在另一边只用少量的兵力和材料,就可以将角与边围住,据为己有。所以围棋的开局,一般是二连星,或者星小目。开局就往中间投子的,未尝闻也。但什么事情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由日本著名棋手武宫正树所创的武宫流,就既不围角,也不守边,而是在逼你围角守边的同时,他贴着你的篱笆树篱笆,将中间走“厚”,在中央围住大场。当然这比较困难,非一般棋力者所能操作。可如果娴熟地掌握了这套技法,那么肚子就不是草包肚,而是将军肚元帅肚总统肚了。

下围棋与作战相仿,讲究时机,什么时候该向何处投子,有严格的内在要求,一步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一般来说,步步都要争先手,抢“大场”。

下围棋讲究声东击西,辗转腾挪,只盯住一处是不行的,要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为了全局的胜利,牺牲几个棋子甚至一条“大龙”也在所不惜。用象棋的术语说,这叫“丢卒保车”。

下围棋也讲究埋下伏笔,不可一步紧似一步,太硬太“黑”,而要为以后的猛烈攻击留下火力点和突破口,用行话说,要有“味道”。

围棋有“双活”,这是武力对峙下的共同生存。在一定范围内,谁也别想吃掉谁。

围棋有“倒脱靴”,弄不好,折了人家一根手指,反被人家拧掉一条大腿,这是必须防备的。

围棋有“接不归”,所以铺路搭桥的事不可小视,也不可错过时机。

围棋有“打劫”,打劫的胜负有时便决定整盘棋的胜负。“打劫”还分“有忧劫”与“无忧劫”,所以打不打劫,怎么打,何时打必须盘算再三,方可行动。

围棋的“死”“活”,在于“眼”,即空格。一般地说,每一群独立的棋子,要有两处空格,才算真正地作活了。否则,便会被对方吃掉。

围棋有时以半目定胜负,这很刺激。尤其是赢家,如此取胜应当比中盘取胜还要兴奋。其原因在于:其一,对方与自己势力相当,高手对高手,比高手对软蛋要强,要过瘾。其二,胜了半目,毕竟是胜了,而以半目输棋的对手该是如何的沮丧与懊悔啊!这可真是乐上添乐。当然,以半目胜对手者手心里肯定攥出了一把汗,但这汗很快就会被喜悦“吹”干的。

下棋与做人是一个道理,围棋中的哲理思想,对人生也是很有启迪的。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拼搏厮杀”,但如何以最少的篱笆围住最大的实空,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如何扩大优势并把优势保持到最后,这里面就有深奥的学问。在这方面,各方面的人士都来研究研究围棋棋理,向围棋高手们学学哲理和社会思想,相信是很有裨益的。

199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