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22178900000033

第33章 象棋琐谈

如同称呼扑克为五十四号文件一样,象棋有时也被称之为三十二号文件。这似乎颇为高雅。其实呢,象棋是民间文化,俗文化,虽然不排除大俗中的大雅,比如领袖人物、文人墨客也偶尔下几盘,但最钟情象棋,参与最多的,是“蓝领”阶层。

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很容易看到一堆一堆的人在排兵布阵,捉对厮杀。下棋的稳坐棋盘之前,前后左右围观的参谋、顾问或双重身份的参谋、顾问们急得大呼小叫,甚至越俎代庖,胡拉乱拽,喊声震天。为此喜笑颜开者有之,互相埋怨者有之,拂袖而去者有之,撕破脸皮,怒不可遏,掀翻棋盘者有之,大打出手者也有之。象棋能增强和挑起人们的肝火,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这不是主流。象棋的存在,为中国人打发闲散时光、健身、健脑以及增进接触和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无穷的乐趣。

象棋虽是俗文化,但我以为这是后世流变的结果。发明之初,必是高雅之项目。

象棋发明者有超前意识,在诸多的棋子中,车最为厉害,棋路最宽,“射程”最远。车与马、炮等比,在现代它处于优势地位不假,可在一千多年以前,马、炮等肯定比车跑得快,这是毫无疑问的。可古人却将车列为最强有力的武器,确实具有超前意识。这种构思和设计,虽受到了古代战车的启发,但战车比不上大炮的猛烈和马匹的迅捷,古人并不是不知道。也许是冥冥之中某种力量的支配吧,古人做出了合乎后代逻辑的设计,不由不让人击节叫好。

象棋充满了辩证法,各种棋子如一个首尾相连、互相交叉的生物链,每个棋子都可以吃另一个棋子,只要你在它的“射程”内,大嘴边,便成了它的盘中美餐。绝对厉害、无所顾忌的棋子是没有的。兵卒虽小,也可以拱死车马炮,可以啃掉对方的老帅。

象棋是一个世界,一个社会,一个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是秩序井然的。比如将帅处在自己一边的最安全处,不可随意出巡。象作为靖卫军,不可以跨过界河。士作为内臣和贴身卫士不可以走出“王宫”。兵卒过河前只能前进,不可后退。过河后可以前进,可以平移,但仍然不可以后退。各种棋子均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活动方式,比如车横竖均可长驱直入,炮要有支架才能杀伤对方,马走“日”字,象走“田”字,象与士只能斜走。将帅、士、兵卒每次只能走一步。象棋社会是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秩序井然的社会。当然,这里面有很强的浓郁的封建社会秩序的投影,但许多的方面,还是符合现代社会之法则的。

下棋等于打仗。许多的兵法都可以在此找到印证,比如攻击型、防守型。或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以势力取胜;或弃子攻杀,直捣“王宫”;或杀伐,或围团;或派车马炮兵征战,或辅之以“御驾亲征”。象棋中的许多战略战术,现代社会仍然适用。

下象棋虽没有围棋那么高深和复杂,但也必须三思而行,要将自己与对方当前的状况和今后的走势有所了解。一个好的棋手,至少要看出三步以上的棋。

象棋比赛规则中有一条,摸子走子,落地生根。这就要求人们思维必须缜密,行动必须果决。这对人生也是极有裨益的。

下象棋不只是娱乐和消遣,如果把它放在文化层面上了解、理解和揣摸,其乐也无穷,其益也无穷。

199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