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51

第151章 西方人的辞职与中国人的贬官

关于西方人的新闻看过不少,但对我这个中国人深层文化积淀震撼最强烈的,不是里根的被刺,不是尼斯湖怪的频繁出现,也不是飞毛腿导弹与爱国者导弹在空中的撞击,而是西方官员的辞职。不论愤然辞职,还是引咎辞职,在他们那里都是那么简单、轻松、自如和潇洒。他们辞职的一瞬,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尊严与人格的高大。在这一瞬,我开始明白,何以西方历史上能出现一大批人格健全的政治家,更能出现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而中国却有难以回避的逊色处。此间原因简单而又深奥。一言以蔽之,民族性使然。

翻开中国铅板似沉重的二十四史,绝难发现几个因与皇帝、皇室、皇族政见不合,或因感到自己能力不济、精力不支,或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失误、重大损失,遭到弹劾、舆论批评因而请求挂冠辞职的。而被贬官,被流放,甚至被数度贬谪,几番流放的,却历朝历代都可以车载斗量。二十四史的每一页上,都曾浸透这类官员辛酸悲凉屈辱的泪水乃至血水。苏东坡贬官天涯海角,林则徐流放天山脚下,等等等等,便是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们所熟知的事例。中国的官员,即便是封疆大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侍奉的,既非皇帝老儿,也非国家社稷,实乃一己之官帽而已。实在保不住大号帽子,大帽换小帽,呢帽换毡帽,皮帽换单帽亦可。为了不丢帽子,甘受胯下之辱,甘愿在贬谪流放中献媚讨好,感恩戴德。但是要辞职,第六感觉也会发出忠告,万万使不得。要中国的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辞职,那感觉简直与满门抄斩挖掘祖坟相去不远。

当然,应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官员说句公道话,那便是,即使有人有个性有血性,在政见不一谋略不合时如陶渊明般潇洒地唱一曲《归去来辞》,但也怕遭到更大的迫害,怕遭杀身之祸。这是封建社会专制政治的特征,不用说处身其时其境留辫子的祖先们怕,即便今人提起来也会毛骨悚然,心有余悸。但如今的社会与溥仪搬出故宫以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令人遗憾的却是,今日仍不见有官员引咎辞职,或因丑闻绯闻秘闻等被迫辞职,更不见因感能力不足体力不支岗位不适者欣然辞职。当官便是终身制,再无能再委屈再遭非议也要蹭下去。社会其他方面进化了不少,这一点却与几千年前没有什么不同。这实在是历史的遗憾,时代的悲哀,国人的耻辱。我以为,这种局面真有改变一下的必要了。让贬谪之风渐弱,让辞职之风兴起,让中国的政治向民主化进一步迈进。

(载《共产党人》199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