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22178800000150

第150章 “百忙之中”非议

如果说西方报纸刊登克林顿总统在百忙之中召开会议讨论国际局势,叶利钦总统在百忙之中到红场演讲,某某国总统首相总理部长省长在百忙中如何如何处理政务的消息,那一定属于记者的调侃,或曰黑色幽默。而在我们国家这话稀松平常,且绝对没有轻慢的成分,属于绝对严肃语言。只要稍涉政界,稍许留心,便可以很容易很无奈地从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会议上收看收听以至亲耳聆听到某某领导百忙之中来调查情况,来参加会议,来检察灾情之类的语言。

中国的公民,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千姿百态,但对于“百忙之中”一词,思想却出奇的统一。在此点上,几乎用不着红头文件去规范,也用不着黑头材料去约束,讲者听者都能自觉接受。捧领导“百忙之中”如何如何者不会心跳耳热脸红,听众自然会报以虔诚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被吹捧者呢,更是如啜香醇,如饮甘露,内里熨帖,心中舒服。在此种时刻此种气氛此种谀语下,有德有才有政绩者欣慰自不在话下,即便德才平平政绩平平甚或缺德少才劣迹累累者,也会飘飘欲仙,自以为德冠群贤,才高八斗,功勋卓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中国人中也有不那么温顺“统一”的,因此街巷中也有那么几个不知高低不晓深浅的百姓,他们有时也议论,“公仆”们的职责是什么?该“忙”些什么?又“忙了些什么?为什么做自己分内的事是在“百忙之中”?如果“忙”的是分外的事,应该吗?如果分内的事要“百忙”“千忙”,那是不是属于贪权揽权?如果“百忙”“千忙”“忙”得晕晕乎乎甚或稀里糊涂,那又怎能履行公务,搞好工作?也有人这么说,少数领导一般的公务活动、没有礼品纪念品的会议是请不到的,但商场开业的剪彩、可以吃喝发财的事却干(这里不可用“忙”)得不亦乐乎,从来不嫌其“忙”,只恨邀请太少。对动辄讲领导“百忙之中”如何如何者,也不妨做这样的发问:你明知领导太忙,你又何必强人所难,或者你又何必乱点鸳鸯谱?鄙人十分赞同这些观点。对于约定俗成无处不有的“百忙之中”的种种非议,自然是极不和谐之音,但此论并不想强加于人,可以采纳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予以还击。其实,“百忙之中”是否绝迹,对于地球的正常运转,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如果使发明者可以讨领导欢心,接受者可以颐养身心,旁听者可以得几分幽默,不妨使其公开通行,使我神州处处回荡“百忙之中”的佳音。

(19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