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切方法快速达到目的,才能赚取更多的时间,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1.业精于勤
有一位伟大的演讲家,小时候的他常常因为“大舌头”而受到他人的耻笑,但他却不自卑,发誓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演讲家。于是,每天早上他都会在嘴里含着一块小石头站在海边演说。年复一年,他的努力和奋斗有了结果,果然如他所愿,最终成了著名的演讲家。
勤奋,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当你是一个勤奋的人时,你一定知道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了两个甚至三个人的工作。这表明,时间在你的手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的时间是清静且十分珍贵的,几乎没人打扰你,你可以静静地琢磨一天的工作安排。合理的安排会让你做到在工作时间努力工作、休闲时间尽量休闲。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你的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一倍甚至几倍。这就是勤奋的力量。早起一两个小时不会让你的睡眠没有质量,也不会耗费你的生命,反而会成为一种延长寿命的有效方法。
营销之神原一平曾说:“一天的起步是很重要的。如果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发,则终日都能顺利成事;反之,慢吞吞地离开公司,又转往咖啡厅磨蹭半天,一切就会完全改观。”勤奋是成就大事的坚实基础,是取得成功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梦想的稳妥跳板,把勤奋融合在你的生活中,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会提前完成。
企业家宗庆后一手缔造了“娃哈哈”这一庞大的集团,有内部人士透露,老爷子非常勤奋,每天早上7点就到单位办公,数十年如一日。数学家陈景润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学习。真是一勤天下无难事。
差距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促使的。今天你提前一小时出门,早上比别人多做了一小时工作,一个月之后呢?一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如此简单的算术题你必然能算得清清楚楚,但隐藏在其中的繁杂运算则不是表面上的数字所能代替的。
你的成绩越多,你积累的资源便越多。勤奋的你赢的不是数字,而是速度,是宝贵时间。
有很多人误解勤奋,把勤奋与其用时长久挂钩,也就是说,用的时间越长,就代表越勤奋。这是一个谬论。勤奋不是你用一天加上早上多花的一个小时却和别人一天用的时间干一样多的事情。勤奋是让你超前一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而不是随大流浪费时间;勤奋是让你的时间提高效率,让你的一小时变成两小时;勤奋是创造性地整合时间,让你的时间利用率最大化、最优化。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的中间,两只旧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看到新钟后说:“来吧,快加入我们吧,你也应该工作了。不过,我有点担心,或许你走完3200万次后你的身体就吃不消了。”
新钟一听这个数字,不由得脊背发凉:“天哪,3200万次?这样艰难的工作我可以做吗?”另一只旧钟说:“你可不要听它胡说八道,不用害怕,只要你每秒钟‘嘀嗒’一下就可以了。”新钟有些狐疑:“世上真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试一试好了。”
不知不觉地,新钟在每一秒的“嘀嗒”中度过了一年,它成功地摆动了3200万次。勤奋不单指身体的勤奋,更指在精神上勤奋。有时相信自己真的很难,可你能否狠下心来相信自己一次呢?或许一次自信就会让你的人生彻底改变,让你具备积极拥抱生命的态度。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勤奋是一滴滴从房檐上滴下的水,在时间的积累中它已经在地面上砸出了一个浅浅的水坑。
“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时日空”。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名垂千古,都因他们足够“勤奋”。
一位知名董事长曾经说:“以我现在的资产,即使我每天花10万元,活过100年我也用不完。我不缺钱,可我还是在继续工作,我贪得无厌吗?不是的,勤劳工作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我的本能。”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一个懒惰的人,就马上改掉这个恶习吧,不要把时间耗费在眼下可以让你无忧无虑的事情上。倘若你不想孤独终老,就必须勤奋起来,在一分钟里做可能做的所有事情。
因为,你早已踏上人生的舞台,这里没有彩排,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时间,人生能演成什么剧只有各凭本事了。
2.用钱买时间
你一定对《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不陌生:他学得道术,把两个甲马拴在两条腿上,作起“神行法”,一日能行八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一千里。姑且不论戴宗是否真的能日行八百里和一千里,纵然他有这种能力,那么试问他从北京跑到纽约需要多少时间呢?会不会比飞机快?你自然可以计算出来。可见,纵使人类自身具备何种“天赋异禀”,还是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那么,倘若利用先进的设备呢?
从北京到纽约你可以乘坐飞机,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快的方式。假设纽约有一个重要的公司会议等着你去主持,时间也慢慢逼近了,即便乘坐飞机也无法按时抵达,这时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电话开一次电话会议,或通过网络开一次视频会议,这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先进的设备在一家公司中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员工数量极少,也不能手工去完成那些看似简单却十分耗时费力的工作,在现代,你见过有人不借助电脑和打印机而用手绘制表格吗?
使用先进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切莫让先进设备帮倒忙。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你要知道你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何种设备。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了解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否则,原本利用设备可以省时节能的工作,或许会因为你的“无知”而拖沓,结果适得其反。
购买设备前,你要确定这个设备本身是不是会为你的工作增光添彩,是不是简单易学。如果购买的复印机几乎没人会使用,还要员工花费大量时间去学,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了解了你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何种设备后,你还可以借助通信和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有些信息技术工具是可以使你获得时间的,比如时间管理软件。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只要你把计划输入计算机,然后调整你的日程,将其打印出来即可。如此一来,你不必耗费时间和精力思考每个方案,只要对已有的方案做出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就可以了。
计算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十分得力的帮手,它不但省去了你手写的过程,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打印、校对、正式输出等流程,是省时节能方面的“功臣元老”。此外,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获取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方法和工具等,它可谓是无所不能的。
以电子邮件为例,一般的邮件通常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里就会传递给对方,这比起以往的“八百里加急”、累死几匹汗血宝马后才能送抵一封密报到某地不知快了多少。如果你的公司还没有更多先进的设备,不妨——马上呼吁一下领导们,一次性投入的金钱或许不少,但它能产生的效益更大。因更新设备及时,当更多的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提前完成任务,使老板们可以高枕无忧地与客户商谈,且最终客户看重该老板的工作效率而与之合作时,想必他们的心中定会充满喜悦之情。
此外,你也可以使用一些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来帮助自己节省时间。省时节能是每个人的事情,先进的设备虽然不是作为员工的你可以购买得起的,但利用它却是你的自由。想必你的身边定有对着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常用办公室设备无所适从者,他们的部分工作时间定会在求助于别人中慢慢耗尽。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如果想赚钱,首先就要把钱看淡。”几乎所有人都把工作的目的归结于赚钱,这无可厚非,毕竟衣食住行都需要金钱来支撑。但纵观那些成大事者,他们虽然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可生活的目的却不是赚钱。从时间管理的角度讲,如果你想让你的时间更充裕、单位时间的产出更大,何不花费一些金钱用于添置可辅助工作的设备呢?
以录音笔为例,这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东西。随身带着一支录音笔,就可以随时随地捕捉到藏匿在人群中的商机。放在工作中来看,当上级领导下达一项新任务给你时,倘若任务本身有些复杂,而你又不能悉数记下,莫不如让你的领导当一回“知名人士”接受你的“采访”,将他布置的任务录下来,一方面能提升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省去了你因忘记向领导再三询问而耽搁的时间。效率往往就是在一丁点儿的小事情上体现出来的。
笔记本电脑也是省时利器之一,你可以在床上、火车上、地铁上和其他很多地方使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整合时间,进而节省时间。
与前程相比,在先进设备上的投入只是九牛一毛。可以肯定,如果谁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出卖”,那么很多有心人都会不计价格地争相购买。但事与愿违,时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即便可以,想必也没有人愿意出卖自己的时间。
那么,马上武装一下自己吧,让自己在先进设备中挤出时间,让自己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这就是用钱买时间的真谛。
3.不只是休闲
如果让你牺牲休闲时间去加班,你肯定会举双手反对;但如果让你把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二者相结合呢?一般人都无法想象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也许只有深谙时间管理精髓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妙处。
通常来说,休闲时间通常可以划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节假日,一个是工作之外的时间。很多专业人士都在研究如何利用休闲时间,原因是休闲时间占据了人生命的一大半。如果能够把这些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简直多到他无法想象的程度。
从道德角度讲,限制人们的休闲时间是不可能的,那样会使得更多从事休闲娱乐业的老板们倾家荡产,而人类固有的玩乐性格也不允许有这样的条文法规出现。
有的人会在休闲时间去大型商场中闲逛,有的人会利用休闲时间坐在阳台上的摇椅上静静沉思,有的人会坐在咖啡厅里为自己的思想提神,有的人会遍访名山古迹从而享受美好的生活,还有的人会利用这难得的时间与朋友一同开怀畅谈,从他人身上吸取能量。但有的人,却毫无节制地浪费着珍贵的时光,在休闲时间里结识一些狐朋狗友,游戏人生,最终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实,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如何利用休闲时间。大部分成功人士把休闲时间也当成了工作时间,所以他们才得以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把休闲时间利用好,做到“休而不闲”,不只把休闲当休闲,你的人生会过得从容不迫。
爱因斯坦曾经组织过颇具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科学院里的院士们每天晚上都会举行例会,且例会的举行方式非常“独特”。与会者总会手捧茶杯,一边喝茶一边议论事情,不少极有魅力和哲理的科学创见都是在饮茶之余诞生。
据称,茶杯和茶壶已经被列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设备”,用以鼓励科学家们充分地利用休闲时间,在喝茶时放松紧绷的神经,进而以轻松闲适的心态与同事们交流,开启灵感之门,为科学领域贡献心力。
而且,休闲不是说让你每天都沉迷其中,那是纯粹的享乐主义,而是让你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之后有一个休息的时间,休息之后再工作时会更有效率,不要为了休闲而休闲。如果一直持续工作,大脑会感觉疲惫,休闲有时候比睡一觉更有效果。
闲话家常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闲聊的话题也较为轻松。倘若此时你希望他们的谈话能严肃一点、更能给人启发时,他们便会以这是工作之余的休息为借口而我行我素。可是,他们的工作当真将他们牵制到休闲时间只能被消磨掉的地步吗?难道无法借助休闲时间创造辉煌吗?
《聊斋志异》大家都不陌生,相传作者蒲松龄曾在路边设了一个茶摊,过路之人讲一个故事就可免费喝茶,蒲松龄就是从茶客口中听取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而编成了这部著作。
“盗贼利用时间,谋士创造时间”。小成就者无异于“时间的盗贼”,他们会在每天的24小时中窃取一分一秒而后积少成多;而大成就者则主动出击,向时间索取时间,无中生有般地创造另一个“24小时”。通过自己的创造,他们慢慢地发展着自己的“副业”,并把“副业”发展得有模有样。
费尔玛是法国图卢西城的律师,但他在概率论、解析几何等方面却很有贡献,最后把数学变成了他的“第二职业”;哥白尼是有名的主教和医生,可太阳系学说建立后,即成为他的“第二职业”;富兰克林原本的主职是印刷工人,但这却成了他“第二职业”电学的基础,他通过休闲时间实现了另一个梦想。
种种事例已经表明,不要把自己当成日理万机的主席、总理,也不要充当百万富翁休闲方式的“影子”。百万富翁们的休闲方式或许并不是你所知道的简单度假,他们很可能以度假为名而为自己的下一个一百万做着努力。因此,利用好你的休闲时间,把它铸造成一把利刃,因为在充满变数的未来你需要用它来披荆斩棘。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这种表面的悠哉其实已经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切莫安于现状,把工作看成挣钱的工具,把休闲看成花钱的工具,产生“工作就是为了随后的休闲”的想法。这种不健康的心态犹如千万只蚂蚁一样,蚕食着你苦心垒砌起来的堤坝,等到你幡然醒悟之时,你的堤坝或许已轰然倒塌。
时光匆匆而过,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活得怎么样,全在于他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如此,尽快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时间管理高手才是重中之重,而当务之急便是把你的休闲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为你的将来服务,为你的梦想服务。
4.让时间成为气球
假设现在你拥有一套两居室,你如何让它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也许你会把两居室变成三居室,或者改成一居室,只要你想总会有更好的办法让房子更合心。这种改变空间的方法如果用在时间管理上,就是重新整合时间。
空间的增大或扩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比如,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如果在其上建筑高楼,那么很快就可以成为容量为几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住宅或者其他活动场地。但时间不能,每个人每天仅有24个小时,一分钟都不会少,一分钟也不会多。你想扩容它,只能掌握比别人更善于利用它的方法。
很多成功人士的案例已经证明,在他们身上,时间的确像空间一样被扩容了。就像气球一样,他们向里面注入了更多的“气体”,因此同等规格的气球在他们手中看上去更大。发明家爱迪生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要长2~3倍,所以他的生命也似乎在这个意义上被延长了,当他79岁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是135岁的人了。
说到挤时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休闲时间被占据了。你一定听过这种抱怨:每天的工作时间为八九个小时,此外还要从事许多其他活动,每天的日程几乎都排得满满的了,如何还能挤出来?
时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每个人每天都有许多时间被浪费掉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让我的秘书每过3个星期做一次时间统计,检测一下3个星期来我的时间利用情况……然而,虽然我已这样坚持了五六年,可我每次总忍不住要嚷嚷:‘不可能!我知道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不可能有那么多。’可事实上,我确实浪费了那么多。其实,许多人都是如此,如果你不相信,我倒要看看谁做了这样的统计后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来!”彼得·德鲁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警醒世人:你的时间有限,赶快像挤奶工一样拼命地挤吧!巴尔扎克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写出了90部作品,塑造了200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都成了世界名著。他同样是一个十分珍惜时间的人,每次在写作时累得手指发麻、眼睛流泪、太阳穴激烈跳动时,他会马上喝上一杯咖啡提神,然后继续写作。有时候,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曾在一夜之间完成《鲁日里的秘密》,三个通宵完成《老小姐》,三天写出《幻灭》的50页开头。
一次,巴尔扎克连续写了十几个小时,在支持不住的情况下跑到了朋友家,一头便栽倒在朋友家的沙发上,让朋友在1小时后叫醒他。可是,朋友见他如此之累十分心疼,因此故意延迟了叫醒他的时间。不想,巴尔扎克得知这件事情后不但不感谢朋友,反而责怪朋友不讲信用。他说:“写作是一种累人的战斗,就好像向堡垒冲击的士兵,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巴尔扎克那个时代还没有电脑,而其单单是手写便能产出90多部作品,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巴尔扎克是一个挤时间的能手,是一个可以把1分钟劈成两半使用的人,而另一位知名人士也同样在时间管理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曾发明了“时间统计法”。他把人一天的时间做了“精打细算”:扣除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1小时30分钟,开会、娱乐以及其他活动4小时,尚有2小时30分钟是“无所事事”的。一天挤出2小时30分钟,一个月就是75个小时。如果按照每个小时阅读5000字计算的话,一个月便可以读37.5万字,一年就可以读450万字。当然,这其中会有一些突发事件耽搁“预算”,那么一年读一两百万字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了这样的计算,柳比歇夫一生中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并写下了12500页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和进化论。在紧张的科学研究中,柳比歇夫每天都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不忘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及社会工作等。那么,“业余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且睡眠时间那么长的他,是如何利用剩余的时间从事那么多工作的呢?这都得益于他的“时间统计法”。据称,他像一个吝啬的小商人一样把自己每分钟、每小时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并缜密地核算着自己的时间。每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到了年终还会有总结。至1972年他与世长辞为止,56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柳比歇夫花费了一些时间在计算时间的应用上,这看似耗时的举动其实是一种让自己的时间更有效率的做法。谁也不能否认他把自己一生的时间扩容了,谁也不能否认他把自己时间的气球充入了最多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