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对我而言,我常想,“文革”之结束,未必不也是对我之人性质量的及时拯救,在它随时有可能变质的阶段……所以,当我读到人性内容的记录那么朴素,那么温馨的文字时,我之感动尤深。我想,一个人可以从某一天开始一种新的人生,世间也是可以从某一年开始新的整合吧?于是我又重新祭起了对人性善的坚定不移的信仰;于是我又以特别理想主义的心去感受时代,以特别理想的眼去看社会了……
这一种状态一直延续了十余年。十余年内,我的写作基本上是理想主义色彩鲜明的。偶有愤世嫉俗性的文字发表,那也往往是由于我认为时代和社会的理想化程度不合我一己的好恶……
然而,步入中年以后,我坦率承认,我对以上几则“故事”的真实性越来越怀疑了。
可它们明明是真实的啊!
它们明明坚定过我对人性善的信仰啊!
它们明明营养过我的心啊!
我知道,不但时代变了,我自己的理念架构也在浑然不觉间发生了重组。我清楚这一点。
我不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了。
并且,可能永远也不再会是了。
这使我经常暗自悲哀。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若不曾对人世特别的理想主义过,那么以后一辈子都将活得极为现实。
少年和青年时期理想主义过没什么不好,一辈子都活得极为现实的人生体会也不见得多么良好;反过来说也行。那就是——一辈子都活得极为现实的人生不算什么遗憾,少年和青年时期理想主义过也不见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以上几则“故事”,依我想来,在当今中国之现实中,几乎都没有了“可操作”性。谁若在类似的情况下,像它们的当事人那么去思维去做,不知结果会怎样?恐怕会是自食恶果而且被人冷嘲曰自作自受的吧?
我也不会那么去思维那么去做的了。
故我将它们追述出来,绝无倡导的意思,只不过是一种摆脱记忆粘连的方式罢了。
再有什么动机,那就是提供朴素的、温馨的人性和人道内容的体会了。
体会体会反正也不损失我们什么……
5 爱读的人们
我曾以这样一句话为题写过一篇小文——“读,是一种幸福。”我曾为作家这一种职业作出过我自己所理想的定义——“为我们人类古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服务的人。”我也曾私下里对一位著名的小说评论家这样说过——“小说是培养人类阅读习惯的初级读本。”我还公开这样说过——“小说是平凡的。”现在,我仍觉得——读,对于我这样一个具体的,已养成了阅读习惯的人,确乎的是一种幸福。而且,将是我一生的幸福。对于我,电视不能代替书,报不能代替书,上网不能代替阅读,所以我至今没有接触过电脑。
站在我们所处的当代,向历史转过身去,我们定会发现——读这一种古老而良好的习惯,百千年来,曾给万亿之人带来过幸福的时光。万亿之人从阅读的习惯中受益匪浅。历史告诉我们,阅读这一件事,对于许许多多的人曾是一种很高级的幸福,是精神的奢侈。书架和书橱,非是一般人家所有的家具。书房,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乃富有家庭的标志,尤其是西方贵族家庭的标志。
而读,无论对于男人或女人,无论对于从前的、现在的,抑或将来的人们,都是一种优雅的姿势,是地球上只有人类才有的姿势。一名在专心致志地读着的少女,无论她是坐着读还是站着读,无论她漂亮还是不漂亮,她那一时刻都会使别人感到美。保尔去冬妮娅家里看她,最羡慕的是她家的书房,和她个人的藏书。保尔第一次见到冬妮娅的母亲,那林务官的夫人便正在读书。而苏联拍摄的电影《保尔·柯察金》中有一个镜头——黄昏时分的阳光下,冬妮娅静静地坐在后花园的秋千上读着书……那样子的冬妮娅迷倒了当年中国的几乎所有青年。
因为那是冬妮娅在全片中最动人的形象。
读有益于健康,这是不消说的。
一个读着的人,头脑中那时别无他念,心跳和血流是极其平缓的,这特别有助于脏器的休息,脑神经那一时刻处于愉悦状态。
一教室或一阅览室的人都在静静地读着,情形是肃穆的。
有一种气质是人类最特殊的气质,所谓“书卷气”。这一种气质区别于出身、金钱和权力带给人的什么气质,但它是连阔佬和达官显贵们也暗有妒心的气质。它体现于女人的脸上,体现于男人的举止,法律都无法剥夺。
但是如果我们背向历史面向当今,又不得不承认,仍然以读为一种幸福的男人和女人,在全世界都大大地减少了。印刷业发达了,书刊业成为“无烟工业”。保持着阅读习惯的人也许并没减少,然而闲适之时,他们手中往往只不过是一份报了。
我不认为读报比读书是一种幸福。
或者,一位老人饭后读着一份报,也沉浸在愉悦时光里。但印在报上的文字和印在书上的文字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文字只不过是报道的工具;对于后者,文字本身即有魅力。
世界丰富多彩了,生活节奏快了,人性要求从每天里分割出更多种多样的愉悦时光。而这是人性合理的要求。
读,是一种幸福——这一人性感觉,分明地正在成为人类的一种从前感觉。
我言小说是培养人类阅读习惯的初级读本,并非自己写着小说而又非装模作样地贬低小说。我的意思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往往是从读小说开始的。其后,他才去读史,读哲,读提供另外多种知识的书。
我言小说是平凡的,这句话欠客观。因为世界上有些小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伟大的。有些作家倾其毕生心血,留给后人一部《红楼梦》式的经典,或《人间喜剧》那样的皇皇巨著,这无论如何不应视为一件平凡的事情。这些丰腴的文学现象,也可以说是人类经典的文学现象。经典就经典在同时产生从前那样一些经典作家。但是站在当今看以后,世界上不太容易还产生那样一些经典作家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质量和获奖作家的分量每况愈下,间接地证明着此点。然而能写小说能出版自己的书的人却空前地多了。也许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些人不能算作家,只不过是写过小说的人。但小说这件事,却由此而摆脱神秘性,以俗常的现象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大众。于是小说的经典时代宣告瓦解,小说的平凡时代渐渐开始……
我这篇文字更想谈的,却并非以上内容。其实我最想谈的是——在当今,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并喜欢阅读的人群有哪些?在哪里?这谁都能扳着手指说出一二三四来,但有一个地方,有那么一种人群,也许是除了我以外的别人们很难知道的。那就是——精神病院。那就是——精神病患者人群。当然,我指的是较稳定的那一种。
是的,在精神病院,在较稳定的精神病患者人群中,阅读的习惯不但被保持着,而且被痴迷着。是的,在那里,在那一人群中,阅读竟成为如饥似渴的事情,带给着他们接近幸福的时光和感觉。这一发现使我大为惊异,继而大为感慨,又继而大为感动。相比于当今精神正常的人们对阅读这一件事的不以为然,不屑一顾,我内心顿生困惑——为什么偏偏是在精神病院里?为什么偏偏是在精神病患者人群中?我百思不得其解。
家兄患精神病三十余年。父母先后去世后,我将他接到北京,先雇人照顾了一年多,后住进了北京某区一家精神病托管医院。医护们对家兄很好,他的病友们对他也很好。我心怀感激,总想做些什么表达心情。
于是想到了书刊。我第一次带书刊到医院,引起一片惊呼。当时护士们正陪着患者们在院子里“自由活动”。“书!书!”“还有刊物!还有刊物!”……顷刻,我拎去的三大塑料袋书刊,被一抢而空。
患者们如获至宝,护士们也当仁不让。医院有电视,有报。看来,对于那些精神病患者们,日常仅仅有电视有报反而不够了。他们见了书见了刊眼睛都闪亮起来了。而在医院的外面,在我们许多正常人的生活中,恰恰的,似乎仅仅有电视有报就足矣了。而且,我们许多正常人的文化程度,普遍是比他们高的。他们中仅有一名硕士生。还有一名进了大学校门没一年就病了的,我的哥哥。
我当时呆愣在那儿了。因为决定带书刊去之前,我是犹豫再三的,怕怎么带去怎么带回来。精神病人还有阅读的愿望吗?事实证明他们不但有,竟那么强烈!后来我每次去探望哥哥,总要拎上些书刊。后来我每次离开时,哥哥总要叮嘱:“下次再多带些来!”我问:“不够传阅吗?”哥哥说:“那哪够!一拿在自己手里,都舍不得再给别人看了。下次你一定要多带些来!”患者们,往往也会聚在窗口门口朝我喊:“谢谢你!”“下次多带些来!”那时我的眼眶总是会有些湿,因他们的阅读愿望,因书和刊在精神病院这一种地方的意义。
我带去的书刊,预先又是经过我反复筛选的。因为他们是精神病患者。内容往往会引起许多正常人兴趣的书刊,如渲染性的、色情的、暴力的,展览人性丑恶及扭曲程度的,误导人偏激看待人生和社会的,我绝不带去。
我带给那些精神病患者的,皆是连家长们都可以百分百放心地给少男少女们看的书和刊。而且,据我想来,连少男少女们也许都不太会有兴趣看。
正是那样的一些经过我这个正常的人严格筛选的书和刊,对于那些精神病患者,成为高级的精神食粮。而这样的一切书和刊,尤其刊,一过期,送谁谁也不要。所以我从前每打了捆,送给传达室朱师傅去卖。
我这个正常之人在我们正常人们的正常社会,曾因那些书和刊的下场多么的惋惜啊!现在,我终于为它们在精神病院这一种地方,安排了一种备受欢迎的好命运。我又是多么的高兴啊!由精神病院,我进而联想到了监狱。或者在监狱,对于囚犯们,它们也会备受欢迎吧!书和刊以及其中的作品文章,在被阅读之时,也会带给囚犯们平静的时光,也会抚慰一下他们的心灵,陶冶一下他们的性情吧?
谁能向我解释一下,精神病患者们竟比我们精神病院外的精神正常的人们,更加喜欢阅读这一件事情——因而证明他们当然是精神病患者,抑或证明他们的精神在这一点上与我们精神正常的人们差不多地正常!
阿门,喜欢阅读的精神病患者们啊,我是多么地喜欢你们!也许,因为我反而与你们在精神上更其相似着?……
6 我热爱读书
读书——不,更准确地说,所谓“读”这一种习惯,对我已不啻是一种幸福。这幸福就在日子里,在每一天的宁静的时光里。不消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
我的宁静之享受,常在临睡前,或在旅途中。每天上床之后,枕旁无书,我便睡不着,肯定失眠。外出远足,什么都可能忘带,但书是不会忘带的。书是一个囊括一切的大概念。我最经常看的是人物传记,散文,随笔,杂文,文言小说之类。《读书》《随笔》《读者》《人物》《世界博览》《奥秘》都是我喜欢的刊物,是我的人生之友。前不久,友人开始寄我《世界警察》,看了几期,也喜爱起来。还有就是目前各大报的“星期刊”“周末版”或副刊。
要了解我所生活的城市,大而至于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地球,每天正发生着什么事,将要发生什么事,仅凭晚上看电视里的“新闻”,自然是远远不够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是所谓“秀才”聊以自慰自夸的话,或者是别人们对“秀才”们的揶揄。不过在现代社会里,传播媒介如此之丰富,如此之发达,对于当代人来说,不出门而大致地知道一些“天下事”,也是做得到的。
知道了又怎样?
知道了会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于我——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则是相当重要的。妄谈对世界的认识,似乎口气太大了,那么就说对周遭生活的认识吧。正是通过阅读,我感觉到周遭生活之波有时汹涌澎湃,有时潜流涡旋,有时微波涌荡……
当然,这只是阅读带给我的一方面的兴致。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仿佛每天都有新朋友。我敬爱他们,甘愿以他们为人生的榜样。同时也仿佛看清了许多“敌人”,人类的一切公敌——人类自身派生出来的到自然环境中对人类起恶影响的事物,我都视为敌人。这一点使我经常感到,爱憎分明于一人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创作之余,笔滞之时,我会认真地读一会儿文学期刊。若读的正是一篇佳作,便会一口气读完。不管作者认识与否,都会产生读了一篇佳作的满足感。倘是作家朋友们写的,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人,又常忍不住拨电话,将自己读后的满足,传达给对方。这与其说是分享对方的喜悦,莫如说是希望对方分享我的喜悦。倘作者是外地的,还常会忍不住给人家写一封信去。
读,实在是一种幸福。
最后我想说,与我的中学时代相比,现在的中学生,似乎太被学业所压迫了。我的中学时代,是苦于无书可读。买书是买不起的,尽管那时书价比现在便宜得多。几个同学凑了七八分钱,到小人书铺去看小人书。这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往事了。现在的中学生们,可看的太多了,却又陷入选择的迷惘,并且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时间。生活也真是太苛刻了!
我挺怜悯现在的中学生的。
我真同情我的中学生朋友们。
7 写作与语文
每自思忖,我之沉湎于读和写,并且渐成常习,经年又年,进而茧缚于在别人们看来单调又呆板的生活方式,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世上有懒得改变生活方式的人。我即此族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