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玉柱的资本
21803400000012

第12章 谈勤奋: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3)

在路上的人一定是辛苦的,没有必要你杀我、我杀你。互相鼓励,互相分享,更加透明一点,更加开放一点,企业才会做得更好。每个企业都是在做生意,彼此之间根本谈不上仇恨,而当彼此产品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选择权是掌握在消费者手里的,你再怎么去打压对手也于事无补,唯有不断学习创新,做好自己的产品,自然就会有消费者选择你。再者,良好的心态也是做企业所必需的,每天都比对手活得开心,这何尝不是一种胜利,笑着开始的企业往往也能笑到最后。

真正的企业是做好自己,眼睛不盯着对手,而是盯着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进化”。

7.谁的执行力强,谁的地位就高

史玉柱勤奋,同时也要求员工上下都勤奋,他知道公司只有他一个人兢兢业业是不够的,所以他用提高执行力的方式,提高运转能力。大部分企业家执行力很强,但是不注重培养团队的执行力。企业家的执行能力与企业的执行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家的执行能力是个人能力,而企业执行能力是组织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一个企业一定要在企业执行能力上下功夫。

史玉柱说:“一家公司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就是谁的执行力强谁的地位就高,而不是谁出了好点子谁就厉害。有了好的决策之后,如果团队执行力不强,打败仗的概率就会很高。如果团队的执行力很强,甚至会纠正、弥补决策中的一些缺陷。”

柯林斯写的畅销书《基业长青》中,柯林斯经过大量的对几百家基业长青的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成功的公司并不是伟大的魅力型领袖所创建的,人们很快就把一个CEO给忘掉了。GE的韦尔奇是中国企业家喜欢的榜样,但GE的持续靠的不是韦尔奇,GE靠的是它拥有一个制度化的高效业务管理系统。无论谁当总裁,GE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在一个月内就能够完全进入操作状态,而且总是可以在第一个循环就能在财务上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谁当GE的CEO都会很出色,因为他有了架构及很强的企业执行能力。

为什么很多创业者,既有高水平的人才、新颖的创意,自己同时又具有搏击商海的果敢和胆识,却偏偏不能成功呢?问题就出在他的团队上,他们的企业团队往往有创意的人很多,但能执行创意的人却很少。

事实上,决策需要得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一个好的执行人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差劲的执行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这一点,也是马云最关注的。

有一次,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和马云坐在一起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一致认同了后者。马云的理由是,工业时代的发展是人工的,而网络经济时代一切都是信息化的,难以预测。只有一流的执行水平,才能解决三流的点子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缺陷。

要加强企业执行力的建设,就要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操作流程上有效地结合企业现状,将企业整合成为一个安全、有效、可控的整体,并利用在制度上完善标准,以减少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标准,在落实上有效监督,借此,企业的执行力度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说,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罗伯森·沃尔顿说:“沃尔玛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执行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优秀领导者对一项决策的“执行力”的重要性有着多么深切的体悟。执行力是实现战略的重要保障,只有执行力到位,才能有实现战略的可能,这也正是马云说的“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要好过“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

领导是执行的主导者,提升部属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力决定执行力,执行力保障领导力,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真正的领导者会为自己的团队制定极为高效的执行标准,你会发现那些做出真正成绩的团队都是拥有着高效执行力的,他们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从来不逾期,而且不断地挑战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8.坦然面对种种非议

史玉柱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营销天才,也有人说他在不择手段地营销。面对种种非议,史玉柱几乎从不做任何解释。“我确实不太重视企业宣传和个人品牌形象塑造,我最关注的是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研究,对非消费者的看法一直都比较迟钝。”

有媒体是这样评价史玉柱的:“史玉柱是寂寞的,他基本没有朋友,很少与外界接触。闲暇时,与之相伴的是历史书。他习惯凌晨入睡,无聊的时候就用网络游戏消解孤独。”

史玉柱觉得这样的评价很好笑,他说:“说我是‘孤独者’,是因为我很少在公众面前出现,很少出现在与政府官员的会面上,我不喜欢、也不会去应酬。做网游《征途》时,一天有15小时泡在网上,但那并非是无聊消遣,而是充当玩家挑毛病,让《征途》尽可能地完善。”

史玉柱表示:“往往真正了解我的人是不说话的,最有资格说话的是我的消费者;爱批评我的人都不是玩家和专家,甚至没有玩过网络游戏,或者从未吃过脑白金。”任何人都可能遭受别人的非议,尤其是名人、企业家,更是被无数聚光灯照射着,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放大,说出来一句话就容易被人断章取义,非议便开始流行。面对非议之时,史玉柱从来都不主动回应,他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他只是用一个又一个销售数据证明自己。这是最明智的做法,能坦然面对非议,也是企业家一项重要的品质。

2016年年初,小米召开了年会,雷军发表了演讲:“过去的一年我们过得实在太不容易了。我相信,公司所有同事都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和批评甚至诋毁。比如说,‘小米手机不再发烧了’‘小米就是个屌丝机’‘小米的产品节奏乱了’,还有‘小米啥都做,就是个百货公司’,甚至有友商说‘5年后,小米肯定消失’。”面对诸多非议,雷军对小米的员工们说:“我们内心有心魔。”为此,雷军提出口号“2016开心就好”,雷军坦然面对外界的批评和争议,说:“放下包袱,解掉绳索,开开心心地做事。”

非议往往让人烦躁不安,对于企业家来说很可能在重压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若不能及时排解压力,找到面对非议的心态,于企业的发展是无益的。

曾经拥有40亿元新台币身家的台湾旅游业大亨郭正利,未料投资房产失利,不但欠了15亿元新台币债,旅行社也在去年倒闭,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曾西装笔挺、出入名车,现在穿着廉价的运动服,在市场摆摊学起叫卖哥卖起麻油鸡,对于还有2400万元新台币的债务要还,郭正利坦然面对说:“人生起起落落,头放低、腰放软,我将再起!”郭正利那段时间兜里只有几百元钱可用,有一些了解内情的人会对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郭正利毫不在意,他说“做什么要像什么”,或许正是这份成熟大气的心态,让郭正利当年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2014年,在一次校庆活动上,刘强东发表演讲,讲述他是如何面对非议的。

刘强东说:“我相信各位同学应该知道,基本上在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里面,受到争议最多的公司,受到争议最多的创业者,我相信应该是非京东和我莫属,自从2007年我拿到第一轮融资开始,拿到了1000万美元,到年底我们决定自建物流,这时市场有各种各样的质疑,有的人说很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的说这是胡来,最愚蠢的决定,终有一天会把企业拖垮。”

他继续说:“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过去十几年以来,我们一直不为外界、甚至不为我们的投资人(股东)所动,来改变我们,只要我们认为做的事情有价值,盈利一定不是问题。”刘强东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把外界的批评放在一边,专心进行京东的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