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玉柱的资本
21803400000010

第10章 谈勤奋: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1)

1.我的长处是勤奋

2004年,史玉柱成立巨人网路,专注于开发网络游戏,第一笔投资花完之后,游戏没研发出来,史玉柱急了,他开始担任CEO全面接管网络游戏业务。史玉柱带领团队拼命地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巨人网络就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了。史玉柱自述:“上市前那段时间,我一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4~16小时,随时找研发团队讨论有关游戏的内容和决策。这带动了整个团队也非常投入,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的事,在一起研讨就会诞生很多创新,这是团队全身心投入产生的结果。”

史玉柱曾经说过:我每天待的地方只有三个,办公室、家和车里。不论历经多少风霜,不论过去多少年,史玉柱在工作上自始至终都是兢兢业业。他头脑中不仅每天装着工作的事,还老盯着别人干活。他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是开着一辆巨大的白色通用房车上下班。在史玉柱的“老将”、巨人网络副总裁汤敏心中,史玉柱是一个会被永远记住的人。“史总是个勤奋、务实还有点偏执的人。他对工作特别专注,讲究细节,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对于自己的勤奋,史玉柱自己也挺自豪:“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光辉的一面。我的长处是勤奋,是坚强。别人用5小时做的事,我会攻三天三夜。另外,我在机会面前非常决断。”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能干,其拥有和熟悉的各方面知识及专业技能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样样皆懂、路路皆通。也许,在你从事某项事业之前对此领域已有所涉足,对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常识已略有所知。但当你一旦真正开始创业、开始从事某项事业时,你会顿感你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远不够,你会漏洞百出、困难重重。唯有勤奋能够弥补一切不足。

我们所熟知的光鲜亮丽的上市企业CEO们都很勤奋,其中一些甚至以“工作狂”著称。以李嘉诚为例,李嘉诚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李嘉诚在事业上艰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曾经度过了一段“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返家来”的岁月。那个时候,他每天在床头摆两个闹钟来唤醒、催促和鞭策自己。他每个星期的上班时间是7天,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十五六小时,有时简直忙到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长久与电影院“绝缘”。当他成家立业之后,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美德,他的手表总要往前拨10分钟以免误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推销的秘诀,他当众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啊!”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经每天夜里12点都不下班,老板都没走,其他人自然也不好意思走,尤其马化腾还要不断地处理事情,发邮件沟通问题,高层们只好陪着他一起工作。后来马化腾结婚了,让这些高层都松了一口气,就是因为婚后的马化腾要早点回家。

软银公司的创始人孙正义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一般人更勤奋努力。”孙正义身上具备了两种超常的能力:一是令人吃惊的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他总是能看清问题本质,并快速处理。二是他超乎常人的勤奋努力。1982年,软银公司以“黑马”的姿势在日本企业界崛起。那段时间孙正义非常忙碌,他往往会忙得忘了吃饭,没有周末和假日,每天的睡眠不超过6小时,即便是睡着,脑子里想的也是工作上的事情。企业领导人的这种拼命精神也激励了公司员工,有的人忙得好几天都没有回家,晚上困得顶不住的时候就胡乱找个地方对付。这种从上而下的拼命三郎的精神,使得软银公司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日本软件流通行业中脱颖而出。

成功没有偶然因素,当你想要获得一项成就的时候,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英国神经学家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这就是勤奋的意义,越在成功的时候越要勤奋,时刻保持自己的“加速运转”,保持领先的地位。

2.一把手抓细节

史玉柱在回忆自己20年的下海生涯时,曾发表感慨表示自己有上坡也有下坡。这20年里,有三个时期都是自己抓细节,自己亲自做的。

第一次是1989年,没钱没人,公司产品100%的代码都是史玉柱自己写的,所有的广告文案也都是他写的,甚至每个标点,每个字,每个设计也都是他做的。

到1992年,公司已经有了十几个研发人员,公司的产品六成的代码还是史玉柱自己所写。为了提高效率,凡是使用效率高的、重要的都加入统计,全部使用汇编来写。这个阶段,史玉柱的公司从零到了几百人的规模。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97年,巨人公司失败了,他又放下了架子。每个广告文案和管理手册全部都由他自己写。他让所有分公司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甚至全体员工没有经过他的脑白金产品测试不能上岗。包括跑市场,70多座城市,跑终端,没有上万,但绝对不低于5000人,那时至少3年的时间史玉柱都是抓细节。

第三次是史玉柱接手巨人网络的时期。因为他不懂网游,所以史玉柱才抓细节。那个时候,史玉柱每天待在游戏里的十几小时,就是在观察细节,史玉柱说,虽然自己不能解决,但是自己可以观察。回顾这20多年的历史,也只有这三个时期是上升的,其他时期要么是平稳,要么是小进步。

史玉柱曾经在谈及自己为什么要求一把手要从细节开始抓起时,说过:“细节太重要了,尤其是关键环节的细节。一把手抓细节,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第二,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果一把手马大哈,下面的人也会和你一样,那这个项目就完了。一把手要抓细节,能让细节为王落实到行动中来。”

“回顾我20年的下海生涯,也有上坡和下坡。恰恰这20年里有三个时期我是抓细节,自己亲自做的。例如,在推广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对玩家的绝大多数行为我都会进行统计。每天都会打印出玩家行为分析表。从这些报表中,可以看出游戏发展的趋势,哪些功能是玩家喜欢的,哪些是被抛弃的,哪些是有潜力的。”

在某期《赢在中国》中,史玉柱在点评某选手,谈到有关于产品的营销时,特地讲到了他自己对“细节”管理的看法:“现在的时代,战略正确之后细节决定因素,有很多细节处理不好,你的战略正确了也会失败,或者该做大了也没有做大,就失去了机会。”

史玉柱继续说:“你现在实际上面临一个爬坡的时候,爬得好,可能爬得很大,爬得不好,就在现有规模上。所以我提醒你注意细节,从研发上面,生产上面,营销上面,管理上面,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作为一把手,你应该找哪些细节是最关键的,自己塑造。一把手应该抓最关键部位的细节。我感觉是这样的,我过去是这样做的,我觉得这么做往往会成功,这不是做广告,只抓市场调研,其他一点不管,所以细节非常重要。你还要找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性环节的细节,自己亲自去抓。”

史玉柱曾经说过:“网络公司最重要的是细节,要重视用户体验。然而,如今很多企业虽然很重视模式的把握,但却依然不注重细节的梳理。企业模式只是企业的硬性框架,是方向。但是,细节却是日积月累用心扎实地做事。”

大型连锁快餐店麦当劳在全球拥有三万多家分店,这个代表美国饮食习惯的快餐集团是凭什么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张的呢?全球有那么多的快餐店,为何单单麦当劳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功?原因很简单,就是麦当劳非常注重每一个营销过程中的细节,重视质量。可以说,质量与细节便是麦当劳决胜的关键。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细节的把控,任何一个产品生产步骤和程序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细节进行严密的监控,争取不出现任何错误。只有在细节上下功夫,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以保证。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以抓细节著称于世,为了重新设计OS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乔布斯近乎疯子般注重细节,在他和沃兹尼亚克还在车库里设计电脑时,他对电脑内部电路板的螺丝都要求对称和整洁,沃兹尼亚克说:“别人都看不见,你别费事了。”乔布斯却说:“我看得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细节就是一种态度,企业的一把手注重细节就是表明他对问题的一丝不苟,只有当一把手都注重细节的时候,手下的人才不会马马虎虎,全员认真才有超越别人的可能。

3.“我是完美主义者”

“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是我带领团队充分关注目标消费者的结果。我今天的成功和过去的失败有很大关系,过去的失败源自管理和战略的失败,我现在追求的是完美主义。”

史玉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上面这段话。《征途》正式上市之后,史玉柱常常作为一个测试员,对研发的游戏进行近乎苛刻的测试,力求做到最完美。他甚至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缺陷,在深更半夜给员工打电话,要求马上更正。正是由于他对《征途》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使得《征途》从2006年4月上线公测,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同类游戏最高同时在线100万人的最高纪录。

征途网络的副总经理汤敏对史玉柱很了解,她很早就跟随史玉柱闯天下,汤敏说:“很多不了解的人以为我们管理很弱,真实管理上,史玉柱是极端认真的,外表宽松,但流程十分严厉。”

脑白金的员工也说:“他在管理上很细心,每次去商场的脑白金销售点调查时都首先看看有没有灰尘,是否有假货,以及消费日期等。”当销售区经理在最好的销售店面做充分准备后,史玉柱却要求换店观看,甚至上车后才决定检查哪个销售店,他经常选择乡镇这一最令人无视,却又最能表现管理细节的地域。

追求完美应该是一个企业家的重要品质,企业家要比常人考虑更多的事情,长远的战略很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眼下的小细节。细节上有瑕疵的产品不完美,消费者都是吹毛求疵的人,一个产品有九个好处,一个坏处,他们不会在意好的地方,只会斤斤计较坏的地方。这就需要产品尽可能地追求完美,这需要企业家亲自来把控。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是个要求完美的人,她的下属说:“现在董总的要求近乎苛刻,她在市场上看到过太多优秀的产品,这意味着她对时尚和品位的要求更高。她的眼神很犀利,看一眼,几秒钟之内,她就能指出问题的要害。当然,她的表达方式也比较严厉。”

董明珠认为没有售后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她说:“我要把格力的产品做到极致,做成一个艺术品。”珠海的质检机构,跟格力表示“会多多支持企业”。董明珠却一口否决:“最大的支持是严检,哪怕产品有一点点问题,你就给我退回来。”这或许是格力空调在全国市场“独霸”的原因。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产品,但在开发产品的时候,一旦确定了各种功能和性能指标,就要通过有限的资源把它按设想做到完美,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人力和财力。如果产品开发人员抱着“不可能有完美产品”的想法工作,这个产品一定会缺陷多多。另一方面,虽然不存在完美的产品,但成功的产品一定是完美定位的结果。

追求完美,企业当然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在短期内或许还会牺牲企业的盈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长期效益更重于短期效益。企业付出的资源和回报不匹配才称得上是“浪费资源”,唯有在产品上追求完美的企业,才能打造出一代又一代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2015年12月22日9时29分,SpaceX成功发射猎鹰9号(Falcon9)火箭,发射10分钟后完美回收一级火箭,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回收火箭。创始人马斯克是个极具想象力的企业家,他在国内更被人知晓的身份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创始人。马斯克说过:“完美的极致产品会带来更好的销售,我相信是这样的。对我来说我非常着迷于把自己产品变得更加完美,我并不是说和其他产品相比,和其他车相比,我们自己就要做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