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的资本
21803100000035

第35章 动作要快,看准机会就出手(2)

只有把自己当作最大的对手,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成就大事。李嘉诚尊重别人,但是他最大的对手只是他自己,只要他能战胜那个不断树立目标和提出要求的自己他就能做到最好。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向自己提出挑战,不允许自己有贪图安逸之想。这种不断的自我挑战使他得到了最好的经商锻炼,极大地增长了他的才干。

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当你认为自己没口才,没钱,没能力,没时间,没心情,没兴趣的时候,唯有战胜那个恐惧怯懦的自己才是出路。没口才就走上台去演讲;没钱就不要吃喝玩乐图享受而是去创业,给自己一颗赚钱的脑袋;没能力就给自己机会去锻炼去学习;没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整天不学无术;没心情,其实好坏心情都一样,重要的是做正事做有意义的事;没兴趣就找有兴趣的事认认真真干。只有当你战胜那个逃避退缩的自己的时候,你才有足够的自信面对一切,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徳源文体”在济宁市民眼中是一个响当当、信得过的品牌,近十年来,“徳源”始终秉承“大而全”和“小切口深发展”的经营理念,乒羽体育用品做到了济宁第一。“徳源”当家人赖宗保,浙江人,43岁,涉足商海已经20余年,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他在济宁取得了成功。

1986年,刚满19岁的赖宗保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不想再为别人打工了,既然自己有能力为何不创业?1994年夏天,台州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雨,降雨量近50厘米。赖宗保的体育用品器械厂也没有幸免于难。“大雨过后,车间里的水都齐腰深,刚生产出的体育器材全都被雨水浸泡,产品全都毁了。记得把最后一位员工送走后,我独自站在空旷的厂区中告诉自己,最初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样可以成功,大不了从头开始。”赖宗保说。

2000年,赖宗保带着5万元的创业资金来到济宁发展。“最初跑业务的时候,在济宁我结识了几位济宁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市区的华联商场我承包了一个柜台,专门经营办公体育用品。来到济宁重新开始我一点都没有觉得苦,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重新取得成功。”赖宗保说。

2002年,完成了原始积累后,赖宗保在市区里塘子街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门头房,取名“徳源文化体育公司”,专职做起了办公体育用品的批发。经营了一段时间后,赖宗保发现济宁体育用品市场新的商机。“经过再三考虑我认为走‘小切口深发展’的路子最为可行。于是,我在济宁第一个代理了尤尼克斯羽毛球、蝴蝶乒乓球等品牌,主做乒羽系列用品。实践证明我当时的选择十分正确。”赖宗保表示。

谈起自己的成功秘诀,赖宗保认真地说:“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在我的眼中,做生意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论你成功与否都时刻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并且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成功。”

每一个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最难说服的也是自己,所谓“当局者迷”大概就是如此,而一旦我们能够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就能从自己身上发掘出无限的潜力。在困难面前我们总是太容易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可一旦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你做得越多机会也就越多。一味地等待,现实不会给更多转圜的余地,只会让你活在痛苦之中。

有些人一生中不是没有机遇,而是没有争取与把握。争取之人必竭力争取,一分钱都没有也千方百计想办法;不争取之人给一百万也动不起来。发不了财,还有可能一败涂地,这就是行动上欠缺,喜欢犹豫不决,喜欢拖延,喜欢半途而废,最后一辈子平庸,碌碌无为的人!还有的人,做事三分钟热度,一开始热情高涨,不久就继续懒散,这种人成功的帽子也不会在他的头上。看看为什么别人身价几个亿,而你自己还在为钱奔波,不要羡慕别人命好,别人很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坚挺过来的,怎么克服困难,突破自己,改变命运的,你没看到罢了。永远不满足自己的小成绩才能不断地成长。

4.选择优秀的对手

商业竞争遇到对手是难免的,但选择什么样的对手却与一个企业家所具有的战略眼光有密切关系。一般的企业家总是以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敌人为对手,而李嘉诚则以比自己更强的、更为优秀的敌人作为对手,因为这样,才能使他具有蓬勃的斗志和战斗的信心。当年李嘉诚在房地产投资时,与号称不败的置地公司作为竞争的对手,结果一举将其战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做生意,一定要选择优秀的竞争对手,不要选择地痞流氓,要把这个竞争对手打成流氓,你就赢了。对手开始欺骗客户的时候,开始夸大其词,开始侮辱对方人格的时候,他已经输了。优秀的对手永远不能是个人情绪主义者,跟下棋一样,输了再来,而不能打起来。所以你发现对手的时候,以敞开的胸怀、客观的眼光分析它的独特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理念是什么。天下没有对手能够杀得了你,只有你自己杀自己。

据说,李嘉诚的司机给李嘉诚开车开了30多年,准备辞职离去,李嘉诚看他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拿了200万支票给他,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还是拿得出来的,李嘉诚很诧异,问:“你每个月只有五六千收入,怎么能存下这么多?”司机回答说:“我开车您在后面打电话的时候说买哪个地方的地皮,我也会去买一点,您说要买哪只股票的时候,我也会去买一点股票,到现在已经有一两千万的资产!”

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其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你是谁不重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最重要。与优秀的人交友,会成为优秀的人,与优秀的对手竞争,你会变得更加优秀。李嘉诚从来不选择人品差、生意差的对手竞争,尽管那样的竞争很容易得胜,但是李嘉诚喜欢跟优秀的对手你来我往地竞争,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

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选择对手也是一样,选择比你更优秀的人做竞争对手,不仅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还可以学习到这些优秀之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使你不能超越他,你也在一步步地向他接近。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在马云看来,竞争最大的价值,不是战败对手,而是发展自己,“竞争者是你的磨刀石,把你越磨越快,越磨越亮”。在竞争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竞争对手,然后最重要的是向竞争对手学习。

eBay在全球C2C市场的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窥视,使马云选择了eBay作为竞争对手。在淘宝总裁孙彤宇看来,eBay是一个非常好的“陪跑员”。孙彤宇说:“就像小时候我考体育,跑百米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一开始不懂,两个人两个人地考,我就找一个比我差的人,我觉得我比他跑得快,感觉很爽。后来我发现不对,我要找一个比我跑得快的人,这样两个人一块儿跑,我才会跑出比原来好的成绩,因为他跑在我前面,我想要超过他,这是‘陪跑员’的责任。我觉得对企业来说,这可能比较自私。如果身边有一个跑得慢的人,你真的很爽,尤其是离得很远了,你不断地回头去看,甚至还停下来朝他望望,有可能还点根烟抽抽。所以,我们要的是比我们跑得快的人。”

马云认为,竞争是一种游戏,不是你死我活的事儿。电子商务行业的成熟是多个互联网公司共同发展的结果,只有竞争才会有更快速的发展。马云不希望一个行业有垄断企业,他喜欢一个行业有几家大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竞争才行,行业也才能慢慢成熟。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曾说:“‘竞争对手’的存在能够增加整个产业的需求,且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销售额也会得到增加。”而选择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就能共同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市场的扩大使企业获得的份额也相应地增大。这样反而能走得更远,如果总是在一种平静安逸的环境中就会埋藏下很多不易察觉的危机。

马云说:“在我们这个领域里,首先要自己选择竞争者,我不让竞争者选我,当他还没有觉得我是竞争者,我就盯上他了。所以这几年人家在跟着我们模仿,但是不知道我们究竟想做什么,我选竞争对手的时候首先要看他们要去干什么,我在那里等着。”所以当有人向你叫板的时候,你要首先判断他是一个优秀竞争者,还是一个流氓竞争者,如果是一个流氓竞争者你就放弃跟他的竞争。

5.当机立断,爽快的人能赚大钱

李嘉诚说过:“很多企业家,个性豪爽,做事磊落,经商者需有果断力,因此,做事犹豫不决的人,非常不适合经商。”当年他从塑胶行业转到了房地产业的过程可谓是毫不犹豫,想到就立刻做了,其实在李嘉诚的经商生涯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李嘉诚的经商理念虽然是“稳健中求发展”,但是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到来的时候,李嘉诚丝毫不犹豫,习惯于果断出击。

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起飞,地价开始跃升,李嘉诚开始迅速投资购买大量土地。在1977年5月,香港政府为兴建中区的地铁中环和金钟站地面建筑举行了公开招标。各大财团为争夺这块黄金地段的兴建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李嘉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资怡和财团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因为它背靠香港政府,又有强大的财力作后盾,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然而李嘉诚一举战胜了三十多家竞争对手,特别是呼声很高的置地有限公司,被誉为“三级超升”,开了华资吞并英资的先河。当日香港报纸用醒目大标题大肆宣传“长江击败置地”。“长江压倒各财团,购得中区新地王”。从此李嘉诚的房地产之路越走越宽。

70年代后期,香港股市热得烫手,李嘉诚又迅速投资入市炒作,毫不手软。他首先瞄准的目标是英资怡和集团的“九龙仓”,悄悄地买入,果断地抛出,净赚5900万港元。1978年,他又把目光对准了另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购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并出任该公司的董事。紧接着李嘉诚集中火力,对英资和记黄埔穷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最后将其收入囊中。

李嘉诚的当机立断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很多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都没有缓过神来,李嘉诚就已经出手行动了,李嘉诚的这种能力让很多人折服,因为面对一项重大决定的时候还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难的,李嘉诚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他不仅仅做决定迅速,而且往往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正确决定,让自己赚得个盆满钵满。

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一些企业家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总要思前想后地不停考虑,生怕自己的决定影响了企业的兴衰,这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后果却是机会在眼前白白溜走。

在现实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真是个爽快人,和这样的人办事就是舒服。”爽快,当机立断就是很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处处逢源的原因,做决定时爽快也就意味着不是不在乎失败后损失的资产,而是要在可能会损失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时候依然能够爽快地做出决定,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好决定,抓住机遇。

孙正义,软件银行董事长,在1995年,孙正义第一次接触网络产业就立即决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资。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他选中了还在起步阶段的雅虎公司。他投给雅虎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就是二百万美元。不久,他和雅虎公司的创办人杨致远一起吃饭,表示要再投资给雅虎,要再投一亿美元,换取雅虎公司33%的股份。

杨致远听了孙正义的提议,认为孙正义先生是疯了,因为当时的雅虎还只有五名员工,公司的方向还没有确定,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雅虎公司的未来如何。但是孙正义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在1996年3月,他真的投给雅虎公司一亿美元。1998年,软件银行以四亿一千万美元脱手雅虎2%的股票,净赚3亿9千万美元。

1999年,马云去找孙正义要风投,马云只讲了6分钟,孙正义就决定投资4000万美元,最终投入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后又追加投资,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马云和孙正义的资产暴涨,马云成了中国内地新首富,孙正义成了日本新首富。

比尔·盖茨曾经赠予孙正义一句话:“你和我一样都是冒险家。”合格的冒险家需要具备以下两点:

一是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能力。做生意很多时候的选择不是简单地在是非之间挑选,而往往是在一种方案不一定全优于其他方案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方案对比选优的能力。

二是有风险决策的精神。客观情况往往是纷繁复杂的,有一些情况是不可能让人事先做出百分之百正确判断的。现实生活中,商人常常遇到的是一些不确定型、风险型的决策,这就要求决策者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不能四平八稳,因循守旧。

当机立断不是鲁莽妄为,而是有清晰判断的迅速决策,商界竞争往往只在一瞬之间,你的决定比别人慢,就会被甩在后面。所以,爽快的人才能抓住机遇,爽快的人才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