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的资本
21803100000034

第34章 动作要快,看准机会就出手(1)

1.比对手快一点,就能赢

李嘉诚说:“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比在奥运会上参加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快一分,就能在竞争中多占一分的优势,先于对手出发,在同行业的竞争者之中就会多积累一些经验,多一分优势。在这一点上,作为华人成功者的代表,李嘉诚先生看得非常明白。

生意场上很多机会都是转瞬即逝的,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得先机,就一定要比别人更快,只有当你比别人更快地把握住机会你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出。

在投资时李嘉诚总是能先人一步嗅到风险,2007年,李嘉诚曾对包括中国远洋、南方航空及中海集运等8家企业进行了明显减持。当他2007年11月第9次减持南方航空时,一次性减持580万股实现套现5559.3万港元。在那期间,南方航空的股价已从每股13.2港元滑至8.67港元。此外,李嘉诚还通过旗下的长江实业4次减持中海集运,套现近9亿港元。同时,他还减持了中国远洋约1.7亿股,套现金额超过51.7亿元。仅上述3只股票,李嘉诚就套利约合90亿港元。而就在其密集减仓后不久,恒生指数便连绵下挫,H股连同A股一起进入了历时两年的大熊市。

在房地产这样的实体经济领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李嘉诚可谓是宝刀不老,依靠敏锐的风险嗅觉逃过了金融风暴的冲击。2008年9月,长江实业位于北京的高端别墅项目“誉天下”悄然发动了促销攻势,其首批房源甚至以接近6折的价格发售。在当时,北京楼市鲜有降价楼盘,因此“誉天下”的打折销售也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巧合”的是,同属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也在上海开始“甩盘”:旗下御翠豪庭降价发售,整栋“贱卖”世纪商贸广场。就在业界对“长和系”快速销售套现的行为感到不解时,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也蔓延开来。几个月后,全国楼市便已陷入滞销困境,房企资金链纷纷告急。而“长和系”却早已回笼大量资金抵御寒冬。

“这是可以从二元对立察看出来的。就像烧水加温,其沸腾程度是相应的,过热的时候,自然出现大问题。”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嘉诚用这样一个略显简单的例子解释自己“先人一步”的奥秘。

在商场竞争中先人一步,赶在时间前面,就能取得先机,赢得优势。尤其在金融危机或者企业的严寒期到来之前,能先人一步做出准备,不仅能赢得时间还能避免巨额的损失,否则带来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在2008年,华尔街爆发的金融风暴让全球股市大跌,众多香港富豪资产也因此大幅缩水。李嘉诚也没逃过“厄运”: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两只股票受大盘拖累暴跌,李嘉诚的资产由2008年年初的265亿美元锐减为目前的162亿美元,缩水幅度近40%。毕竟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投资大鳄更加难以脱身。这一次资产缩水更像是“时运不济”。所以一定要有先人一步的警觉和危机感。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谁抓住了时间就能在对垒中占得先机;在商场上,时间就是金钱,激烈的竞争中谁先抓住时间,就等于把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抓到了手里。在竞争激烈时,想要在生意场上胜出,就必须合理地掌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事事抢在别人的前头,胜利就自然是属于你的。

李嘉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他经营塑胶厂的时候,虽然塑胶花行业正蒸蒸日上,但是他已经觉察到了这个领域孕育着盛极而衰的危机。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思考着下一步的投资方向。

有一天,当他驱车经过郊区时,忽然发现远郊特别的荒芜冷清,和市区的繁华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香港的繁荣引来了许多著名财团,他们需要什么呢?人生的几个基本需要——衣食住行,他想到了“住”上,这么多可供开发的资源还在这里空置着,这就是商机啊!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地少人多,寸土寸金。其他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只有“住”必须通过自己解决,所以房地产行业将会是最稳健、最有投资潜力的新兴产业。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买土地兴建了一座12层高的工业大厦,开始插足地产界,兼营房地产。1960年,李嘉诚在柴湾购地兴建了两座工业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12万平方米。而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段地价猛升。洞察先机的李嘉诚,统率“长江”先人一步跨入地产界,并成为其中最积极的一支劲旅。

李嘉诚就是一个非常重视时间的商人。年轻时的李嘉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睡觉之前都要仔细地思考一下,自己一天到底做过哪些事情,是否虚度了时光。有时候,为了偶尔一次的中午小憩,他都觉得非常内疚,认为自己是在浪费大好时光。长此以往,现在的李嘉诚就养成了中午不睡觉的习惯,只要中午犯困,他就会喝咖啡提神。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发达,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切都导致了社会资源被最大限度地调用。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市场竞争中占重要位置的资金、人力等因素越来越被忽视,速度成了制胜的法宝,只要当我们先人一步走在最前边时,我们才有机会大展拳脚,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

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效率就是生命”,合理地利用时间就是提高效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做事切忌拖拖拉拉,能用一分钟做完的事情,决不用两分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抓住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才不会让自己感到后悔。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客观地、恰如其分地估价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做足充分的准备,是每个创业者获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孙子兵法》中记载:“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商场如战场,商战如实战,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知彼”则显得尤为重要。

李嘉诚说:“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知道自己优劣势如何,然后才有明确的选择。看到对手的长处,准确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凡是自知的人,从来都不会轻视他的对手。要做到“知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失败者身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而自以为是就像一头洪荒猛兽瞬间会断送他们事业的根基。

在1976年下半年,当时的李嘉诚涉足地产已很多年,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觉得是到了改变形象的时候——有意“染指”地铁工程,这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1977年年初,消息进一步明朗,地铁公司将于1月14日开始招标。

李嘉诚一直苦苦思索要不要进行投标。以长江实业当时的实力,成功的机会渺茫。但是如果不投就一点机会都没有。李嘉诚最终还是决定搏上一搏。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李嘉诚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立刻走进书房,翻阅各种资料。参与这次竞标的公司很多,其中最难对付的就是置地。李嘉诚明白要想夺标成功,就必须将置地作为最大的对手。

置地属怡和系,怡和大班又兼置地大班。现任大班是纽璧坚。纽璧坚没有任何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勤勉努力。置地的另一个创始人,是凯瑟克家族的杰姆·凯瑟克。因此,纽璧坚身为两局大班,又得受股东老板的制约。凯瑟克家族力主把发展重点放到海外。这样,势必分散纽壁坚坐镇香港抉择的精力。这正是一个置地不易洞察的薄弱之处,置地一贯坐大,也习惯于坐大。过于自负的置地未必就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并“屈尊”去迎合合作方。

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做好了充足准备的李嘉诚,顺利打败比其强大的对手置地公司。赢得了这次招标。当时的舆论界称长实中标,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经过这一役,李嘉诚和他的公司声名鹊起。

人们都懂得“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做生意最关键的就是取得这种效果。尤其,对一个生意人来说,在日趋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是非常重要的。在竞争中首先要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对战中通过分析对手、寻找策略进行弥补,只有当你获得更多的信息发现对手的漏洞,知道他的弱点,做多手的准备,你才有可能胜出。

在商战中,认识自己,更要了解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目的就是要打败他。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对手多如牛毛,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人常说“自己看自己是看不出不足的,只有对照别人才能看出自己的不足”。现实要求企业时时刻刻了解并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领先的原因,发现竞争对手的弱势和不足并为己所用,制定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主张,方为制胜之道。

马化腾把自己比作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的角色,他是程序员出身,对产品的体验把控到了极致。创业初期,每天工作间隙,他会把IT类网站看上几轮,一旦发现什么合适的创新,就想办法移植到腾讯来。

对马化腾来说,一个新产品出来,他会首先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第一次去感受,哪里不方便,哪个按键用起来别扭,哪里颜色刺眼,要对很多细节提出建议。

马化腾说:“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马化腾说:“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规范到要让用户使用得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等。”

创业初期的马化腾把竞争对手摸透,各家竞争对手有什么优势、劣势他全都清楚,而且不断地关注行业的发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整合,这才有了今天的腾讯。

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就是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现代运用。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有助于我们“知彼”,也大大有益于我们“知己”。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变成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你视线中。在各种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对围棋高手来讲:对方好点就是我方好点,一旦知道对方出什么招,大概就胜券在握了。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就必须明白一点:“要想打败你的对手,就必须先了解你的对手。”犹太人认为做生意就好比上战场,绝不能盲目从事,必须先了解清楚对方的生意方式、语言,等等。而且犹太人十分强调语言,为了方便跟对方做生意,会学习对方的语言。他们认为做生意就要面对面地沟通,了解对方想的是什么,才能及时地把握对方的心态,做出最好的判断。

3.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李嘉诚说:“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年轻人只要付出,只要努力,配合一定的眼光,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们要看的是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跨度,只要尚未走完一生,人都不能过早给自己结账,计算这辈子是赚了,还是赔了。

李嘉诚在深圳大梅沙演讲时说了一个故事:

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不去打工?他的回答很惊人:“说句得罪点的话,出去打工简直就是愚蠢浪费青春!”

李嘉诚对此评价道:“为什么你一直是打工仔?因为你安于现状,因为你没有勇气,你没有勇往直前,你想过了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穷困的命运,但是你没有做……你观念传统,只想打工赚点钱结婚生子,然后生病老死,走你父母一模一样的路,所以你一直是打工仔。”

有人问李嘉诚:“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在与强劲的对手竞赛时才可创下骄人的成绩。环顾今日香港商界,似乎只有包玉刚爵士一位匹配做阁下强劲的对手,您可有以包先生为对手的想法吗?”李嘉诚说:“他朝着个人定下的目标向前一步一步推进,从来没有居心与任何人比拼。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