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的资本
21803100000024

第24章 顺势而为,借力而动(1)

1.想变得更强大,就变竞争为合作

无论是商业竞争还是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合作是不可缺少的。能够愉快并且成功地与他人合作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将会顺利而且精彩。可以说,合作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真诚与信赖作为基础,把团结之心化作力量。如果每一个人都了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相反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想自己做事的话,那就太费力也太费时了。

李嘉诚认为,善于合作,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之中僵持不下时,不妨各退一步变竞争为合作,共谋发展,这样才能将目标顺利拿下,顺利地获得收益,而不至于在一味对峙中两败俱伤。在李嘉诚看来,要用合作来壮大自己,就不能太贪图利益。的确,退一步海阔天空,变竞争为合作往往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实现长远的发展。

两个企业之间,既可以是竞争关系,又可以是伙伴关系,企业之间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有对手,才有自身发展的动力,蓄意毁灭对手,最终也会把自己毁灭。所以企业间的竞争,应该在竞争中互滋互补求团结,在团结中取长补短求发展,在团结中靠合作把局面做大。

李嘉诚看好了香港的一家钢铁公司东荣钢铁,他又寻找到合作伙伴首钢,而首钢有意在香港上市,看中了李嘉诚的巨大声誉与影响力。重要的是,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吻合。于是,两大商业巨头一拍即合,准备收购东荣钢铁公司。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东荣钢铁在北京签订了有关收购东荣钢铁的协议。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为75%的东荣股权。

1993年4月2日,首钢、长实第二次合作,收购联合系旗下三泰实业。三泰实业是一间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收购后,三家的股权分配是:首钢46%,长实19%,怡东2.7%。5月,东荣从长实和怡东手中购回三泰股份。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3家。三泰实业挂在首长国际旗下。

1993年5月18日,首长国际收购开达投资,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1993年8月12日,首长国际又集资1.74亿港元,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1993年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是首长国际所涉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5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又调头向内地进军,与内地政府企业达成的合作项目所涉金额达百亿以上。

要壮大自己的事业,重点不在竞争,而是合作。竞争只会不断为自己制造敌人,敌人越多,反而如履薄冰。精明的商人懂得,要壮大自己,就要将竞争变为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行之间团结起来,共同作战,其收效要远比孤军奋战来得快、稳。

壮大企业只靠竞争无法更快速地达成目的,反而风险很大,但合作恰恰能省去很多复杂以及难以实现的环节。选择一个有实力的合作者,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BBC的一次采访中,苹果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克表示,如果苹果当初能和谷歌搞好关系,那么也许苹果会变得更加强大。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会自大到去靠个人的实力将企业做大,要使企业从一个地区级走向国家级,从国家级又成为跨国集团,就要懂得如何透过利益,将竞争变为合作,集合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达成目标,在壮大自己的同时,赢得更为坚实的长期商业合作伙伴。

在非智能机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三星、飞利浦、爱立信等众多手机品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索尼与爱立信在经过多方考量后,各自出资50%成立了索尼爱立信。

2000年8月,爱立信T28机型被曝存在质量问题。从那以后,爱立信手机销量一再跌落,被挤出中国市场销量前三名的第一集团。再加上其他诸多原因,爱立信迎来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经营亏损。

经过两大母公司技术融合后的索尼爱立信,其手机产品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这个优势是其他竞争对手所无法比拟的。这也证明了索尼、爱立信合资创建索尼爱立信的最初构想实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成功。在市场份额争夺中,索爱由于率先推出了音乐手机并让手机变得更时尚化,迅速吸引了大量年青用户的喜爱,其销量甚至一度冲上全球第三名的位置。

像李嘉诚这样的人还重视与别人的合作,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就更应该重视与别人的合作了,因为只有与别人合作,你才能把局面做大,才会更快地取得成功。越大的事业越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合作,而按现代经营理念,利益一致才有真诚的合作;因此,必须把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包括下属的利益与外来合作伙伴的利益。

如果只知竞争,势必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就算你是最后的赢家,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猎物潇洒离去,同时等到竞争对手恢复体力,还要时刻提防对方的报复,内忧外患,陷入两难的境地。将竞争变为合作,有利于改善“同行是冤家”的局面,同时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合作中增强自身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地位,这是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的一种积极做法。

2.借别人的钱,赚更多的钱

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欠债是贫穷的标志,是只有穷人才能有的行为,而今天,许多“富人”也开始借钱,他们常常通过贷款的方法把经营范围扩大。对许多两手空空想通过创业来发财者,就更离不开借贷这种积累资金的方式了,而且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说:“傻瓜才会用自己的钱去创业,人要给自己留个后手。真正会赚钱的人,是借别人的钱,赚更多的钱。”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当一个人认识到借助别人的力量比独自劳作更有效益时,标志着他的一次质的飞跃。”善用别人的钱赚钱,是获得巨额财富的一条捷径。富兰克林、尼克松、希尔顿都曾用过这个方法。

李嘉诚和王健林,2014年年底和2015年在香港上演的换防大戏既热闹又诡异,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困惑,既有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又有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李氏江山的一半正是源于房地产,此番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重组堪称大手笔。长和、长地一个从事地产,一个从事非地产,也就是说只要李嘉诚还做地产,那么不管他把公司注册地迁到哪里,不管在香港还是开曼,长地的业务都还是在中国。道理最简单不过,李嘉诚重组迁册更多地意味并非撤资而是换岗,审时度势的精明正如当初汇丰迁册一样,时代在变,李嘉诚的玩法也在变。

对比王健林和李嘉诚的选择,因为一定程度上,王健林是没有选择的,万达集团主营也是房地产,尽管是商业地产,但是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也没有法外开恩,所以王健林只有登陆香港股市,事实上,万达在港上市之后,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只参与的电商估值4月翻了4倍,筹建的金融集团让人侧目,即便是商业地产本身的开发模式也开始大开大合,引入输出品牌管理的“轻资产”开发模式。

根据计划,从2016年开始,万达计划每年开业50个左右的万达广场,规模是现在的一倍还多,其中相当部分就是这种“轻资产”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万达这样的上市公司意义是重大的,根本的突破在于集天下之钱为自己用,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既解决了开发资金,又降低了销售风险;既避免了市场波动,又可参与分配;既降低了负债,又大幅提升了净资产收益率;既扩大了经营规模,又完善了资金链。

李嘉诚的重组是加法,得到市场肯定,所以股价飙升15%;王健林的创新加了金融概念是乘法,效果如何有待检验,两位华人首富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想赚更多的钱。

富人的财富轨迹是:努力工作—争取收入—努力想办法向银行借钱—用负债的方式来生钱—达到致富。富人总是想着借鸡生蛋,用银行的钱,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服务,最终让自己走上富裕之路。穷人财富的一般轨迹是:努力工作—争取工资—消费—储蓄。穷人拼命挣钱,但总是将挣到的钱放到银行里,让钱静静地躺在那里。

其实,不只李嘉诚和王健林,所有的成功商人能够从弱小走向强大,都是靠着借钱生钱的方法。如我们所熟知的王永庆,或者三星、松下、福特、洛克菲勒等公司的创始人。可以说,大部分声名显赫的企业家都不会拍着胸脯说:“我全靠自己手里的钱做生意,就赚了这一生都花不完的钱!”

借钱生钱是一切精明的商家都会采用的招数。李嘉诚在这方面可称绝顶高手,他的发迹及扩张就大力借助了这一法宝。当然,用别人的钱赚钱并不是非得向银行借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一笔钱作为自己创业的启动资金,这样的话就更好了。

因此,对于身无分文,却想要创业的人来说,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本钱,而在于你是否会借用别人的钱赚取更多的收益。

丹尼尔·洛维格9岁时,听说邻居有艘柴油机帆船沉在了水底,船主想放弃它。洛维格向父亲借了50美元,付出其中一部分雇人打捞船只,又用另一部分钱将船买了下来,然后,用最后的钱请人将其修理好,再转手卖了出去。结果,他从中净赚了50美元。经此一事,洛维格发现,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赚更多的钱。

丹尼尔·洛维格想创业,却身无分文,唯一的途径就是向银行贷款,但因为他没有任何担保,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他。后来他想到自己有一艘老油船,将其修理改装后租给了一家大石油公司。他带着租约合同去了纽约大通银行,将情况告诉了银行,并承诺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银行考虑那家石油公司确有足够的信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便答应给洛维格贷款。洛维格拿到贷款,马上买下了一艘货轮,再动手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条装载量较大的油轮,继续把油轮包租给石油公司,接着又以租金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又去买船,如此循环往复,像滚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轮被他买下租出,随着一笔笔贷款逐渐还清,油轮的租金不再用来抵付给银行,而是直接转入了他的私人账户。

对毫无资本的人,懂得如何借用别人的钱来赚取更多的利益,的确妙到极点。由此可以看出,掌握好这一点,创业不再只是富二代的先河,每个人都有选择创业,追求更高财富的权利,这全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懂得如何借钱生钱。

用别人的钱赚钱有两大好处,首先,它会强迫借贷者不断努力。众所周知,如果是向银行贷款,要付利息的,而且还带有一定的风险,强迫自己借钱,就等于给了自己一种压力,使自己陷入背水一战的局面。如此一来,你只好强迫自己不断努力,尽快地使资金得到周转。借钱的另一大好处是,能使你的企业或你所从事的经营更加适应于目前的经营形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生意是死的,人是活的,从那些白手起家的人的经历中,你可以看到,无一不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一步走上了大商人的行列。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你应当有信心,你完全可以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拥有巨额的财富。做生意不一定要积攒下超前的本金,聪明的经商者懂得借钱生钱的技巧,以小博大,以赢得最终的成功。

3.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

很多老板在取得成功后,喜欢自吹自擂,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己,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将员工的功劳都抹杀掉。这样的老板总是难以赢得人心,在他自吹自擂的同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李嘉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人都称他为“超人”,在众人的赞扬声中,李嘉诚说过:“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中国香港人。”李嘉诚就是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他从来都不独占功劳,每次取得成功后,他都会把功劳归于自己的员工。这样做是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和尊重,换来的自然是员工加倍的努力和又一次的成功。

有一次,《明报》记者采访李嘉诚:“您的智囊人物究竟有多少?”李嘉诚回答说:“有好多吧!凡是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比如,你们集团的广告公司就是。”

原来,当初李嘉诚在发售新界的高级别墅群时,曾委托《明报》旗下的广告公司做代理商。这家广告公司派人去别墅现场察看,发现别墅确实十分漂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四周的道路还没修好,又恰好当天下雨,道路泥泞不堪。

于是,广告商向李嘉诚提议:“能不能稍迟些日子,等路修好,装修好几幢示范单位之后再正式出售。这样不但售得快,售价也可标高。”李嘉诚听完不停地点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的,一个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点或者几点,集思广益才是最好的办法。李嘉诚总是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任何员工的意见,只要是合理的,他都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