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安半坡博物馆
21575100000014

第14章 从野生动物到人类的伙伴——家畜饲养

我国产生饲养业以来,早在罗马帝国时代,我国的饲养技术就传到欧洲,对于中国人在家畜饲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达尔文曾给予过高度评价。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长期的过着定居生活,家畜饲养业也随之而发展起来。由于人们的食物来源渐趋稳定,猎取的动物不仅供人们食用,有时还会出现剩余,人们就设法将一些较为温顺的动物养起来,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于是便产生了原始的家畜饲养业。

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相继出现,说明人们在有意识地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又前进了一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天地日益广阔起来。

饲养业的发展和饲养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饲养技术包括熟悉牧场、放养季节、气候变化、牲畜习性及生长规律,还有保护牲畜、饲养及育种技术等。人们饲养牲畜,一般不外乎三种方式:野放、放牧和舍饲。从中原和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内涵看,其驯养业经过野放阶段后,进入与农业相联系的定居放牧阶段。随着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经营方式就必然应运而生,它以牲畜圈栏的出现为标志。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饲养牲畜的圈栏。半坡遗址出土有两座圈栏遗存,长六七米,宽两米多,有硬土路面和出入口,其形制适合圈畜之用,面积较大,可供若干牲畜栖息活动,发掘者推断为牲畜圈栏。半坡遗址还出土了许多猪、狗、牛、羊、鸡等驯养动物的骨骼。在与半坡同期的临潼姜寨遗址中也发现有牲畜圈栏和两处夜宿场,夜宿场是从放牧逐渐向舍饲过渡的一种形态。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也发现有畜栏。解放初,我国西盟佤族马散寨的牲畜仍是白天野放在村寨周围,到晚上赶回村寨的一块空地上。以上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相互印证,可知中国古代牲畜的舍饲大概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

根据在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的调查,牲畜的圈养以猪、狗为早。半坡遗址有大量幼猪和狗的骨骼。这表明猪可能是被宰杀吃掉了,因为幼猪肉嫩易熟;也可能是原始人饲养家畜,经验不足,猪很小时就死掉了。猪具有相当强的繁殖能力,饲养猪还能经常起到“储备粮”的作用。狗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与伙伴,除供人们食用外,由于狗机敏善跑,嗅觉灵敏,经过驯化,还能帮助人们外出狩猎,也能看护家园。

人类早期靠狩猎与采集获取食物,经常食不果腹,后来由于农业的产生与饲养业的发展,人类控制了自己的食物补给。这是变更人类经济生活的重大革命,因而饲养业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可靠的肉食来源既增强了人类体质,也大大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家畜饲料的需求促使人类扩大谷物种植,从而推动了农业发展。饲养业的进步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原始的宗教仪式就常用牲畜做牺牲,兽骨可用来制作工具、装饰品和工艺品。家畜用途极广又可大量繁殖,当出现了剩余,交换也就成为可能,这样既加强了各部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也促使了自身的发展。

饲养业的发展对氏族制度的固定、发展和解体以及私有制的形成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观之,家畜饲养自从产生以来就与人类息息相关,饲养业的发展,也从侧面映衬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