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催眠师:楚辞密码
21216000000015

第15章 潜意识里的命案(4)

一片黑暗的湖,在墨蓝的天空下泛起涟漪,我只听见空灵的水声。

我睁开眼睛,泪水在聚在睫毛上,模糊了视线,我使劲眨了两下眼,才把夜空下黑潮暗涌的湖面看清楚。

无垠的湖水,漫延到天际线的尽头,涟漪在瑟瑟寒风中变成有力的浪潮,袭上岸,把我的裤腿打湿大半。

湖水很冰凉,我打起了牙战。

没有星星,只有一弯惨白的新月,孤独的挂在夜空中,如墨汁般浓稠的黑暗无法吞噬凄清的月光,任由月光将湖岸边绵延的树影修剪成张牙舞爪的阴魂。

如钩的新月,倒映在湖中央,随潮水摇曳不定,这是湖中冤魂的灯塔。我站在湖边,被月色迷惑了心神,迈出步子,向湖中走去。

我想停下来,我命令自己停下来,可是内心却有另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支使我的脚步不停向前移去。湖中央,新月的倒影,终将是我的终点。

黑暗的水带着泥土的腥味,浸过我的头顶。心脏被冰冷的水冻结,呼吸停滞在肺中,一切都很平静,我不禁诧异:死亡居然可以这么安详,这走向寒冷地狱的道路也能让人享受。

我抬头放眼眺望,在地狱之门的前方站了一个男子,他浸在湖水深处,身上宽大的衣袍在水中四散开,像水草一样飘摇,皎洁的光晕围绕着他的身体,勾勒出明亮的轮廓。

他是谁?是地狱的天使,还是天堂的恶魔?

我在湖底的黑暗里向他靠近,一步一步,近了,我能触碰到他长衣上柔软质感的薄纱,能听到他长长的叹息。

男子终于抬起了脸,我看见了,他是……

我醒了,原来是个美妙的梦。

这个梦并不像之前一样痛苦可怖,反而让我的身心非常舒适,就像刚泡了很久的温泉,让绷了很久的神经终于得到舒缓,现在清醒过来竟还有些意犹未尽。

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我躺了一会儿没有再入睡,干脆扭亮了床头灯,从床上坐起。

一本书躺在柔和的灯光里,弗洛伊德的目光从百年前望到此刻,凝固在我的脸上。我伸手拿过《梦的解析》,信手翻到中间一页。

这一页上有人用笔勾下了这么一段话,想必是秦澈在阅读时做的记号。

“梦,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另一部分意识开始苏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心灵活动所产生的。”

往下看都是弗洛伊德举的一些关于他的家人或病人的案例,用来佐证上面这一观点,例如他这样写道:我的一个女性病人曾作过一次不成功的下颚手术,而受医师指示,每天一定要在病痛的颊侧作冷敷,然而,她一旦睡着了,就经常会把那冷敷的布料全部撕掉。有一天,她又在睡梦中把敷布拿掉,于是我说了她几句,想不到,她竟有以下的辩词——这次我实在是毫无办法,那完全是由夜间所做的梦引起的。梦中我置身于歌剧院的包厢内,全神贯注于歌剧演唱中。突然想到梅耶先生正躺在疗养院里受着下颚痛的折磨。我自语道:“既然我自己并无痛感,我就不需要这些冷敷,也因此我丢弃了它。”这可怜的病人所做的梦,使我想起当我们置身于不愉快的处境时,往往口头上会说:“好吧,那我就想些更愉快的事吧!”而这梦也正是这种“愉快的事”。至于被这病人所指为颚痛的梅耶先生,只是她自己所偶然想起的一位朋友而已。

不经意间,我注意到在这个例子旁,秦澈标注了几个小字:后转334页。

我来了兴趣,翻到334页,这是第七章里专门以“愿望达成”为题的一节,秦澈的记号又在此出现了,他在这样一句话上画了一个框:“梦永远是愿望的达成,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

“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我默念这个结论。

似乎有些很重要的信息隐藏在这本书里,我翻身下床,从背包里翻出记事本,胡乱找了支笔开始把书里一些重要论据和结论摘抄整理出来。

这是我进行研究的习惯:在一部文献中删繁就简,最后得出一个一目了然的推理过程。“愿望达成”的这一节并不算长,很快我就得出了弗洛伊德在这一节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梦与潜意识

一、援引:

亚里士多德对梦有一个正确而简短的定义——梦是一种持续到睡眠状态中的理想。

二、弗氏理论中梦的分类:

根据愿望达成而把梦分成两类:第一类很明显地表露出愿望达成(显梦),而另一类梦的愿望达成不但不易觉察出来,而且往往以各种可能的方法去掩饰(隐梦)。在后者的情况下,我们知道是心理稽查机制影响的结果。那些具有不被改装的愿望的梦大部分发生于孩童,不过,简短而且明明白白是愿望达成的梦也似乎(弗洛伊德要强调这个字眼)一样也会发生在成人身上。

三、梦中愿望的产生:

1、内心愿望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发,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愿望留给了梦中。

2、内心愿望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梦里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

3、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梦里才活动的愿望。

4、睡眠中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譬如口渴或性冲动)。

四、梦的形成:

孩童的梦可以毫无疑问的证实,白天不能满足的意愿能够促使梦的产生。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只是孩童的愿望,是孩童所特有的愿望冲动的力量。弗洛伊德很怀疑,对于成人来说,白天没有满足的愿望是否足以产生梦。他认为:当人们学会以理智来控制本能生活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易形成或保有这种对孩童来说是很自然的强烈愿望。

因此,弗洛伊德断定,一个白天未能满足的愿望是无法使成人产生梦的。源于显意识层的愿望会助成梦的产生,不过却仅止于此而已;如果前意识层面的愿望无法在别处得到源源不断的援助,梦也是无法形成的。

结论:

梦的源头实际上是潜意识。弗洛伊德相信显意识中的愿望只有在得到潜意识中相似意愿的加强后才能成功地产生梦。从心理病症患者的精神分析看来,弗洛伊德相信这些潜意识的愿望永远是活动的,只要有机会,它们就会和显意识的愿望结成联盟,并且将自己那较强的精神能量转移到较弱的后者上。因此,表面看来显意识的愿望独自产生了梦,不过由梦形成的某些不显眼的特征可以看出潜意识的痕迹。

我在这一页记录的最后加上一句:简单说来,无论是显梦还是隐梦,梦都是愿望的达成,并且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愿望才能够促使梦的产生。也就是说,梦是来源于潜意识。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能够在梦中窥探到自己内心的潜意识世界!

我在这行字底下着重画了一道杠,并随手写下:梦是潜意识世界的一扇窗。

然而精神能量、潜意识是什么呢?和显意识、前意识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学文学史的我来说,这些心理学概念都不知道该怎么解答,更别说用弗氏理论来解析我的那些怪梦了。

我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抬起头发现房间的门变得异常巨大,都要占满整面墙了。我走上前,憋足了劲把门推开……

“为什么提前把我唤醒?不应该是到第三场命案吗?”聂尚问。

百里途在笔录上写下“悬挂”一词后说道:“你遇到困难了。”

聂尚:“你是指我不理解潜意识,精神能量那些术语?”

百里途:“没错。”

聂尚:“这些东西难道不可以略过去?”

百里途站起身,走到书桌前背对聂尚道:“从现实案情发展来看,你不理解这些基本心理学知识,最后与‘涅槃’密切相关的记忆很有可能找不回来。”

聂尚挠挠头,“什么?“涅槃”?”

百里途:“现在完全无法向你解释“涅槃”,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知道那些心理学知识和理论。”

聂尚:“你现在告诉我不就好了?”

百里途:“没这么简单,现在告诉你的信息无法与你过去的记忆结合,催眠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后期信息的基础上得出我们需要的记忆。”

聂尚恼火道:“可我是学文学史的,心理学实在接触得不多,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百里途回过身,“你没有忘记一年前我给你做的心理咨询。”

“那倒是没忘,不过又有什么……”聂尚一拍脑门,“对了!”

百里途脸上现出微笑,“我有个想法,结合后续几次催眠的发展,分阶段带你重新经历一年前我们的谈话,你看怎么样?”

“行!”聂尚应道,转念又问,“你现在不需要整理刚才的催眠吗?”

百里途:“别着急,回顾了第三起命案再整理不迟,现在我先带你到一年前,我们初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