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三字经
21197700000014

第14章 阳明病辨证及方治

一、辨谵语、郑声证及预后

阳明病总由邪热亢盛而成,以清泄祛邪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因而临证时虚实之辨就显得尤关紧要。

《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即热性病中,病人因实热壅盛、扰乱神明而出现神志不清、妄言乱语,兼见气粗声壮、面赤高热等,故属实证;郑声则是病人在身体极度衰弱、神志不清的状态下,低声断断续续地重复一些词句,病属虚证。《内经》的“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是对“郑声”的最早描述。

谵语一证,多出现于阳明病里热炽盛,上扰心神的情况下,也可出现于温病邪热侵入心包时。然而二者也有区别,一般说来:阳明病谵语,病根属于实热,多兼见腹胀痛,便坚,数日至十余日不大便,舌苔老黄,脉见沉实或滑疾;温病热入心包谵语多为虚热,是由于阴津亏损,温邪直趋于里,犯及心包所致,因而多兼舌赤无苔,脉不实或虚数。

阳明病谵语,多兼有阳明腑证,神明时明时昧;热入心包谵语,多兼阳明经证,其神志大多没有清时。临证鉴之。

阳明病,热盛于内,迫汗于外,津耗热灼,往往使大便硬结而成燥屎。燥屎阻塞肠道,腑气不通,使邪热更炽,上扰心神而成谵语。故《伤寒论》曰:“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柯韵伯认为“汗多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谵语之根”,更为简洁明快。

《温病条辨》中对于腑实厥逆的论述甚详,可以参及,如“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除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主症外,还尚有日晡潮热的特点。日晡,即指午后15—17时。日晡潮热,为阳明病热型的另一特征。阳明病腑中结实,多见潮热,腑实未成,则无潮热。因而《伤寒论》也往往以潮热的有无,作为能否以承气汤攻下的指征之一,如《伤寒论》中有“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因而,阳明病内热结聚时,见有日晡潮热之证,虽然大便微硬,亦可治以承气汤攻下,不必待到热深阴灼正伤而始下之。

此为辨少阳病潮热与阳明病的区别。一般说来,潮热多为阳明病热结已成,但也有潮热不在阳明经的。如潮热并胸胁满闷或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或潮热并大便溏,舌上出现白苔,即为少阳病,而非阳明玻此证其潮热、硬满、不大便、呕等症,外貌似阳明病而实非,是阳明病的类似证:阳明病邪热结聚在腹中肠胃,为有形之热结;此病则为三焦郁滞,病在胸胁,为无形的气滞。前者不大便是热结在里;此不大便是三焦郁滞,气结不通,津液不布,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经。

故不可以承气汤攻下,宜以小柴胡汤(见后少阳病脉证方治篇)和解少阳,疏理气机。三焦通利,气机调畅,自会表里调和,潮热等证自愈。

二、辨阳明病汗证

阳明病,无论在经或是入腑,一般都是汗出连绵不断。如果阳明病反而无汗出,身上发痒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不但由于阴亏,津液不足,更兼阳气虚弱失其温煦之力,难以使汗达表,不能排邪外出所致,治宜养津液扶正祛邪。后世有人建议此证宜以葛根汤轻剂微和其肌表。临证可以斟情运用。

阳明病内热邪实,见有连绵不断的汗出及小便畅利的,为阳明内结的邪热及水湿能随之向外泄越,因之可以避免湿热内郁而身体发黄。所以阳明病腑结成实若见汗闭不出的,当为邪热内闭的逆证,即为凶殃之候。

三、辨阳明病血证

阳明病燥热亢盛,邪在气分,因之燥渴而多饮,如果反而口燥不渴、漱水不欲咽的,是燥热不在胃肠而入于血分。《温病条辨》中也有以渴与不渴,分辨气分之邪与血分之邪,如:“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又有:“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阳明邪热入于血分,可致灼伤血络,或血热妄行,或血脉瘀滞。若邪热伤络、迫血妄行的,多出现吐血、衄血之症。此为阳明邪热灼伤血分的辨识。

阳明病邪热入于血室,即引起血室失藏,而出现下血,或妇女经血妄行之症。此时,邪乘虚入,与血相合,瘀热薰蒸于上,扰于心神,会并有谵语、头汗等症。

血室隶属于肝脉,治当不离肝经,宜针刺以肝经的期门穴,泻其肝实,使热从外以泄,则其病然汗出而愈。

阳明病时,病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有喜忘症的,是病人必素有瘀血在里,此时血与热合,瘀结于内,血结于下则狂,瘀于上则喜忘。喜忘,也就是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由于瘀血与热相搏,扰于心神而成。

太阳病蓄血,是外邪循经,深入膀胱血分,与血相搏而成,其证见如狂乃至发狂。阳明病蓄血是久有蓄血,加以热邪相结所致,其证见健忘而记忆力减退,大便颜色呈黑色,虽硬结而反易排出。太阳蓄血与阳明蓄血成因及症候各有所异,但其成为瘀血及扰乱心神病机则一。因而治疗阳明蓄血,也与太阳蓄血相似,根据临床实际病情,斟情以抵当汤、丸以及桃仁承气汤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