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20942600000059

第59章 科学饮水保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每天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缺水5%会影响健康,缺水15%就会危及生命。对地震灾害幸存者的研究表明:只喝水,不吃饭,人可以存活20天以上,但如果几天不喝水就会死亡。血液含水90%以上,心、肝、肺、肾含水70%以上,即使是骨头也含20%的水,人体需要的5%~20%的矿物质也是从水中获得的,水能够构成组织、运送营养和废物、促进消化、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消除疲劳。可见水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健康成年人每天约需2500毫升水,因此要保持健康就必须注意每天摄人充足的水分。同时,喝水必须讲究科学、讲究卫生。

(1)不喝污染的生水人类80%的传染病与水或水源污染有关。伤寒、霍乱、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都可通过饮用污染的水引起。污染的水还可以弓胞寄生虫病的传播和地方性疾病等。因此,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不要喝生水,要喝煮沸的开水。

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水中的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2)喝水要掌握适宜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含量,水中钙盐、镁盐含量多,则水的硬度大,反之则硬度小。水质过硬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我国规定水的硬度不超过25度。建议一般饮用水的适宜硬度为10~20度。处理硬水最好的办法是煮沸,经煮沸后均能达到适宜的硬度。

(3)喝水要有节制夏季气温高,人们多汗易渴。但喝水要适量,不要一次喝大量的水。即便是口渴得厉害,一次也不能喝太多水。这是因为喝进的水被吸收进人血液后,血容量会增加,大量的水进人血液循环就会加重心脏负担。要注意适当地分几次喝。

(4)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5)喝水要适时适量剧烈运动或劳动出大汗后不宜立即喝大量水。进餐后消化液正在消化食物,此时如喝进大量水就会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功能。

睡前少喝、睡后多喝也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丢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疏通肠胃之功效,并能降低血液黏度,有益血液循环,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由此可见,即使是喝水这么一件小事也是包含着许多学问的,科学饮水才是健康之道。

小提示

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呑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