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20942600000030

第30章 喝牛奶别走入误区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但要充分吸收其营养,尚需注意避免以下的误区。

误区(1):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冲调时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然而过浓的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等不适,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与压力。

误区(2):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最好是加蔗糖,蔗糖甜度高,进人消化道被消化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而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人牛奶中溶解。

误区(3):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误区(4):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子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从而影响牛奶的口感。

误区(5):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

误区(6):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人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人少量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小提示

喝奶别光追求速度。吃饭时讲究“细嚼慢咽”,喝牛奶也是一样的道理。喝得太快会对胃肠造成一定负担,乳糖酶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身体所需要的水平,造成应激性的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引起腹泻,消化吸收率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