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20738200000004

第4章 尧舜禅(shàn)让

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舜,姓姚,名重华。他们是传说中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传说中,尧是一位很杰出的首领,他执政贤明,关心百姓的疾苦,很注意同各部落首领搞好团结。他当政时,明确划分了各官的职权。尧本人生活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他做部落联盟的首领,长达七十年之久,现在年老了,就想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于是他召开了各部落首领参加的部落联盟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会上,尧首先发言,他说:“我现在已经老了,得有个人接替我的工作,你们想一想,谁最合适呢?”

各部落的首领推选了几个人,尧听了之后直摇头说:“我对这几个人很了解,他们有的脾气暴躁,有的不诚实待人,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了一会儿,尧又说:“我看,就在你们当中推选一个吧。”

那些部落首领连忙推辞说:“我们功德不高,碌碌无为,哪里能接替这个位子呢!”后来,他们经过认真的商议,一致推荐说:“有个叫舜的人,倒是个很好的人选。”尧说:“嗯,我也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你们能说一说他的情况吗?”其中一位部落首领站了起来,说:“舜小的时候,他的亲娘就死了,父亲又娶了个后妻,生了个儿子叫象。舜可是个好孩子啊,勤劳诚恳,孝顺父母,家里的活儿几乎都是他干。可是继母和弟弟呢,却很坏,总是想害死他。”

尧听了,高兴地说:“让我观察一下他的为人吧。”

为了更好地观察舜的品行,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jia)给舜为妻,又叫自己的几个儿子跟他住在一起。舜成家后,仍旧同过去一样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可继母和弟弟却还要加害于他。

有一天,继母叫舜去修漏雨的谷仓,舜答应了。他带着两只斗笠,顺着梯子爬上了屋顶,开始认真地修补起来。这时,象偷偷地抽掉梯子,还放了一把火。于是舜把两只斗笠往胁(xie)下一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从屋顶上跳了下来。继母和象见没有害死舜,就又叫他去挖井。舜下井后,先在井壁上挖了一个洞,通往邻居家的一口井。继母和象以为舜把井挖得很深了,于是把一筐又一筐的泥土“哗哗”地往里倒,不一会儿,井就被填得满满的。舜由于躲进了洞里,才没有被害死。

不久,舜到一座大山脚下耕田种地,收获了很多粮食,而继母和象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把他们接去一起生活。尧观察多年,对舜的品行非常满意。可是,他对舜的才能还不大清楚,也想观察一下。于是,他又让舜担任各种官职,处理许多政事,结果舜也干得非常好。尧见舜既有高尚的品行,又有很强的才能,确信舜就是自己最合适的继承人,就把自己的首领位子让给了他。这种让位的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为“禅让”。

《史记·五帝本纪》

本篇成语解释:

1.【铺张浪费】:pū zhāng lang fei 铺张:讲究排场,追求形式上的好看。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2.【碌碌无为】:lu lu wu wei 碌碌:没有能力、随从附和的样子。形容没有能力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