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20524100000004

第4章 常行精进断除烦恼

修一颗清净心

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在一念之间,心里若计较,到哪里都计较,心里若清净,到哪里都清净,能舍计较而得清净才是超人的智慧。

清净心是对治烦恼的良药,无论是生活中的琐碎烦恼,还是工作中的人际烦恼和压力,只要我们用一颗清净心来对待,这烦恼便能不起冲突、不生碰撞地化解。

太虚大师在其文汇中说:“小世界每一大劫经一次成住坏空,坏由火灾,火坏七次,继由水灾,坏至于离生喜乐地;水坏其次七次,继由风灾坏至离喜妙乐地,独舍念清净地乃复不坏。”

清净在心,不在外物,外物是迷惑,干扰,只有看透这些迷惑干扰,才能六根清净。

来看看这个故事中年轻人的遭遇和转变吧:有位年轻人和漂亮的女友谈了几年的恋爱,明明说好就要结婚了,可女友却和一个做生意的男人不辞而别、远走他乡了。这让年轻人很难接受,他的内心非常痛苦,伤心之余,年轻人来到寺庙出家做了和尚。

年轻人所在的寺庙香火很旺,很多的人都慕名来此上香。寺庙的方丈是个有心人,他为了给让香客们心情舒畅,还特意在寺庙的院子里开出一片空地,供上香布施的人们在佛土上种些花草,以示心意。

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们,铲草翻土,浇水施肥,对待这花草俨然一副供佛的姿态。就这样,原本光秃秃的院子,很快成了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各种花朵交相辉映,还引来了蝴蝶和蜜蜂,真是一片生机。

见此情景,小和尚们一个个的都很高兴,他们个个神采飞扬。只有那个刚刚遁入空门的年轻人——新来的小和尚,整天愁眉不展,对着满园的春色不住地唉声叹气。老方丈就问他:“为什么别人看了这满园的春色,都十分的高兴,可你却把它当做妖魔鬼怪似的避之不及啊?”

小和尚一副苦相地回答说:“方丈,你有所不知,这院子里的确有太多花朵过于妖艳,不堪入目呀!佛土庄严清净地怎么能让它们来玷污,这样岂不是要扰乱了佛门的清净,妨碍的了我们的清修吗?”

方丈听了小和尚的话,缓缓地说道:“佛土自是清净庄严,佛门当然也是弟子们的清修之地,可是这出出进进的拜佛人有许多惊艳的女施主,那我们是不是应当为了不扰乱修行,把她们都拒之门外呢?你应当明白,我们出家人在修的是心性,倘若我们真的六根清净,外界的事物是无法打扰我们的。如果心不净,即便躲在屋子里不看花不见人你也浮躁的。不是佛土不净,是你的心不净。”

老方丈说完,就让小和尚离开寺庙下山去了。小和尚始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被师傅逐下山来。但是他还是很快适应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了些钱,用攒下来的钱在寺庙所在的山下,做起了香烛生意。几年之后又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女人。

她的妻子观察到很多来这里上香的人,居然还大老远的带着花草来,远路带来的花草也不新鲜了。于是就想着在香烛店面的后边开辟一块花圃。他拗不过自己妻子,只能同意了,但是还是坚持不种那些颜色鲜艳的花草,只能种花色清淡的花草。

妻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一天妻子提出种一些艳色的花草品种时,两人吵了起来,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买香的顾客,听了他们的争吵,这位顾客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一次生意亏本后,他来这座庙里上香,因为连一炷香都买不起,最后不得不用自己吃饭的筷子许了愿,没想到依然灵验。可是另外一位捐了很多的钱顾客,却盼来了牢狱之灾,因为他是个强盗。庙里的住持后来对他说,只要我们内心清净,则处处花开。

听了这位顾客的话,一瞬间,这个人想起了几年前方丈让自己下山时说的话,终于醒悟了。他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还把花店的名字改为了“莲花清净”。

光阴更迭,转眼又过了几十年,当年不懂世事的年轻人成了个满面沧桑的老人,妻子也已经去世几年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在这山下卖了一辈子香烛花草,山上的方丈也已经换了一位又一位,可是每一位方丈都认识他,并一直敬他为“活佛”。

带到后来“活佛”圆寂,人们居然发现了好多的舍利,他的花店也变成了今日的“清净寺”。

到现在,清净寺的大堂里还放着“活佛”的笔迹,“心如磐石,六根清净”,这正是活佛留给世人的智慧。

曾听一位法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被名利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

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外界的一切,让外界来适应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心,让他变得清净安宁,以此来远离烦恼。

看到心底的阳光

舍掉心里的阴霾,烦恼就散去了,阳光就出来了,这阳光是智慧,是我们精进修行,转变心境后的美好安乐。

太虚法师说:“依上心之分析,已知有所谓烦恼心。烦恼者,亦即心识系中之染污心法。在恒行心识中成恒行烦恼,在不恒行心识系中不恒行烦恼。烦恼、业、生三杂染,普通佛典谓之惑业三道。依法相精确名辞,曰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烦恼自体似极污垢物,故正曰染,在现行心所中杂夹有烦恼在内,亦成染污之物,即为杂染。”

太虚法师这段话很恰切地解释了烦恼的来源,我们依照法师的话分析一下,烦恼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烦恼是心随境转的结果,在平顺中忽然出现一件不如人意的事情,这与我们预期的不一致,我们的烦恼就来了,所以,烦恼是在外境发生变化,而且是发生不好的变化的时候生起来的,所以对治烦恼,先要把心情转过来,哪怕是阴雨的天气,只要心里阳光明媚,这阴雨也不会给人太多打扰。

山上的寺庙里住着一位方丈和几个小和尚。有一段时间,小雨一直没有停,寺庙里到处都潮湿极了。几个小和尚在大堂里打坐就无法安宁了,不时的探头张望天空,心里盘算着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其中的一个小声说道:“也不知这雨什么时候能够停下来,心里都要让它浇透了!”

又有一个接着说:“这雨下起来就没完了,也不知家里的庄稼收完了吗,每到这时都叫人不得安宁。”

正在他们小声议论的时候,方丈走了进来。方丈听到了徒弟们的议论,看了看手中的佛珠,于是想对他们开示一番。他走到他们近前对他们几个说:“今天让我们来用心的体悟一下雨过天晴时的好天气吧,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阳光明媚诱人。你们之中可有谁看到阳光了吗?”

“嗯……”几个小和尚,相互对望着,不知所措。

于是方丈接着说道:“我们都应当知道,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就算这下雨天也不会例外,现在只是被乌云遮住而已。我们想要见到太阳,让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就必须拨开遮挡在我们心头的乌云。”

其实生活中美好的阳光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只是被繁杂笼罩,没有被发现而已。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心灵做清洁打扫,让我们的内心永远都保有一片净土,让烦恼远离。

再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一连有好些天,小徒儿都独自一人闷闷不乐,也不和其他人作交流。

老和尚看出了此中玄机,笑而不语,带着小徒儿两人出去散步。他们来到了寺庙的外面,春光无限,一片美丽的景色。老和尚默默不语,安坐于这万里春光里。

蓝天白云,草儿碧绿,鸟儿高飞,溪水直流。可是小徒儿却是眼中空无一物,对师傅的举动有些不明所以,只是不住地偷窥师傅,但没有开口发问,就这样静静的等待。

时过中午,方丈起身,依旧不说话,转身向寺庙方向走去。等到了寺庙门口,没成想方丈先一步进了庙门,随后轻掩庙门,把小徒儿一人关在了庙门外。

小徒儿摸不着头脑,也不敢造次,就一直在门外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方丈在庙内叫小徒儿的名字,等小徒儿进去后,方丈就问道:“不知外边怎么样了?”

小徒儿回答说:“一片漆黑。”

方丈问:“那可曾还有什么?”

小徒儿回说:“没有了”

方丈说道:“你错了,外面还有好多的东西,大地,清风,小鸟,绿草,日间的一切都还在。”

小徒儿终于有所悟,明白了方丈的一片苦心,心中的烦恼终于一扫而空。

其实生活中的美好温暖并没有抛弃我们,只是被我们心中的杂染遮掩覆盖,只有经常的为自己的心灵清洁减负,它们才会永远的显现于我们面前。

断迷惑 生觉悟 烦恼自去

烦恼是果,迷惑是因,心底被财色名食睡所迷,种下了烦恼之根,遇到外境不顺的时候,烦恼才会生起来。舍掉对财色名食睡的迷恋,迷惑之根才会断除,我们才能去烦恼得自在。

前面两小节我们说了要修一颗清净心,要善于改变心境,让心里的阳光照亮环境,这清净心、这阳光是治愈和驱散烦恼的良药,为什么人会遇到就生起烦恼呢?其实,生起这些烦恼的根源在我人们的迷惑,人们被财色名食睡等欲望迷了心智,才会种下这烦恼的根源。

太虚法师开示:“众生与佛,随同此身心世界,但众生的心迷惑颠倒,故由身心世界所起之行动是错乱扰害的,而结果成为困厄痛苦的身心世界,即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命浊之五浊众生的身心世界。世界为身心所依,即就众生之身心世界转变为佛之身心世界;将污秽的转为清洁,乖戾的变成和善,紊乱的整成条理,散漫昏浊的变为严肃清明,从日常生活行为上转变到最深处,即达到心的转变。使此心变为清净光明之心,即时心为佛心,身为佛身,世界为清净安乐之佛世界矣。”由此可剥离迷惑,把颠倒了的一切扶正,让我们的世界重现清净安乐。

如来在其“佛譬喻经”中,曾经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这其实是一个对人生真相的形象的比喻。

说是在一个寂静的深秋,一个旅人正走在一个广阔的荒野上,旅人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发现,荒无人烟的原野中有一块块白色的东西,走进了一看居然是人的骨头。

就在旅人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前方突然传来了老虎的咆哮。旅人立刻明白了这白骨的来历,转过身拔腿就往回跑。

不幸的是,旅人居然迷了路,跑着跑着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正当旅人急的团团转的时候,他发现悬崖上有一颗老松树,而且上面还有一根向下蔓延着的藤条。于是旅人立刻手抓藤条爬了下去,真的好险呀!

老虎发现到嘴的食物不见了,非常懊恼,在悬崖上不住狂吼着。

旅人松了一口气,真的要感谢这藤条呀,要不是它,自己的小命恐怕早就没有了。但是当旅人心中庆幸着向下看时,不仅倒吸了一口冷气。悬崖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海水,要命的是有三条毒龙正盘旋在其中,张着大口等着旅人向下掉呢。

旅人有些颤励,等他再向上看时。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有两只黑白老鼠正在藤条的上方相互咬啃着藤条。旅人拼命抖动藤条,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要走开的意思。就在旅人抖动藤条的时候,不断地有些水滴从上面掉下来,那是上面蜂巢蜜蜂酿的蜜。这蜂蜜真的太甜了,旅人都有些陶醉了,竟然有些忘记了自己还身处险境。

故事中的旅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无尽的荒野就是暗示我们的人生;

白骨比喻我们逝去的亲友;

遇到老虎之时就是我们自己的死期;

悬崖上的松树是指我们一生的财产,名誉,地位;

手抓藤条就是比喻我们不想死,对生的贪婪;

深海是地狱的形象写照;

毒龙正是我们轮回的业障贪嗔痴欲;

蜂蜜正是我们人生的五欲六尘,将死之人居然还有心思品尝着蜂蜜,这揭示了迷者的愚痴。

觉醒吧世人,亲爱的朋友们,人生短暂,切不可让种种欲望所迷惑,直至死亡都烦恼缠身,早日精进修行,体悟世间种种苦,断除烦恼。

放下自我学会宽容

不要以为让是失去,让是一种宽容,宽容是在遇人遇事的时候修习出来的美德和智慧,让了别人,不只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让了别人就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了,放下对自我的执着得到的是大气量,气量愈大,心愈自在。

人执着自我两个字越深,越不懂得宽容,烦恼也就越多,如果认清了这两个字带给我们的危害,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修习,以求精进,舍掉对自我的执着,对人对事学会宽容,这样才能断除烦恼自在安心。

太虚法师曾说:“人之生也,莫不觉有自我,而一切欲望皆从之以生也。然此自我,为随死以俱尽,其性乃暂时欤?抑人身虽死,而自我有不死者存,其性乃无穷欤?茍自我随死以俱尽者,则芸芸众生,寄生霄壤之间,此数十年与草木何异?”太虚法师这里说的自我,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有主见有见解这个自我,而是指的人的我执,正如太虚法师所说,我执对人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影响人的生死。

每一个人都有我执,但是每个人我执的程度不同,因此遇事的烦恼程度也就不同,人的我执越深,烦恼越多,宽容是对治我执的方法。人贵宽容,我们应当学会宽容,无论别人怎样的坏,甚至伤害过我们。我们都应当给予宽恕,这其实也是自己的一种解脱,否则这也将对自己构成伤害。

有两位很要好的兄弟,他们师从一位少林寺的师父学习武艺,师出一门,两个人都学得很好,学艺期满之后,正赶上时运不好,他们很难发挥他们的长处,于是在戏班子里当武生。他们的才艺相当,都是武生中的姣姣者,他们虽然彼此相惜,但也一直暗中较量,想要一比高下。经过很长时间的打拼,他们两人中有一个做了戏班的领班,自己打理一个戏班子,另一个则是非常有名气的武生演员,各自都有了一番自己的天地。

当时恰好有一个机会,两人合作一部新开发出来的武戏,这在别人看来真的是天作之合,两人彼此是武生中的骄子,同行里的领尖人物一同合作,肯定会有大的作为。

这个做领班的对自己开发的武戏要求很严,非常讲究,其中演员的表演要求过分苛刻,在后台演习的过程中,他毫不客气地对师兄加以指责。而已经小有名气的师兄当然对好多细节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地和要求,所以演习的过程不但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步履艰难。

终于有一天,矛盾爆发了,弄得一发不可收拾。做领班的师弟因为一个细节不合心意,对做演员的师兄大发雷霆,一句“你是我见过的最烂的演员了,不知你怎么会红”溜出了口。这让师兄一时脸色发青,耍脾气说累了,不再继续拍了。

在众人的椅子劝说下,这个做领班的师弟的决定去向道歉。可是当他不好意思地走到师兄的住处说道:“还生气那,你应该明白,我当时只是在气头上,说话做事都不免有些过了,这会儿想一想……”一句话没说完,发现自己的师兄脸抬得老高,一副很神气的样子。于是他的后半句不禁改口道:“这会儿我想了想你……还是个很不怎么样的二流演员!”

就这样,做师兄的演员退出了这部电影,两人从此没有了交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直到有一天,师兄得了重病,在临死的时候希望能够见当年的师弟一面。老同学急忙敢到师兄的家里,但是他还是去晚了。他一进屋门就听到屋子里一片哭声,进了里面之后看到的是师兄的尸体。病房的门口只是看到了老同学的尸体。这位师弟泪流满面地扑倒在师兄身体上,大哭着说道:“说心里话,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最好的演员!”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他们的师父年事已老,但仍然在爱徒病危的时候赶过来见最后一面,老和尚站在门口看着一个爱徒离开人世,又看到另一个爱徒痛不欲生地大哭。老和尚给离世的爱徒做了简单的超度,又转过身看着大哭不止、后悔不已的爱徒,合掌说道:“你二人时运不佳,壮志难酬,一下子入了社会的演艺班,即便如此也应该相互爱护,彼此珍惜,如今生离死别都没能解开心结,是因为你们心中的愤恨太重了。愤恨会让人们都变得面目丑陋,心生狭隘,不得思考。只有心胸坦荡,宽容大度,才可能拥有无比快乐的心境。”

师弟听完师父的话幡然醒悟,原来是自己我执太重,伤了师兄,为了悔过,他把一切俗世中的事情都放下,跟师父上山出家了。

不能宽容,一个结到死也没有解开,直至生死两相离,烦恼和郁闷一直都未能化去,宽容要真诚,更要尽早。

对别人心胸宽广,宽容大度,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解脱。生活在愤恨中的人们其实是最痛苦的,能够早一天的放下我执,化解愤恨,自己就能早一天获得解脱,早一天放下心头的重担,千万不要让宽容来的太迟,让自己后悔不已,遗憾终生。

信心是最好的疗伤药

烦躁是烦恼,心伤也是烦恼,心伤的烦恼比其他烦恼更难医治,但是只要能看透让内心受伤的源头,舍下所求,心伤就能够得到医治。心灵就能够得以平和宁静。

太虚法师在谈论如何修佛等事宜时说过:“从信心上建立三学,先修戒律,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此慧有三种: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在具足信心之时,就有闻所成慧,因信心必从闻教领解而起故;至用胜解去思惟决断,去心身体验而实习戒行,便是思所成慧;由修习戒行而到成就禅定,依禅定为基础的慧,就是修所成慧。至修慧功深,功用广大,便能引发无漏圣慧,断惑证真,获得解脱。由是可知佛法中所谓修学,实不出于三学,而三学皆以具足信心为出发点。从迷入悟,转凡成圣,亦是扩充此信心使之圆满而已。在这种意义上说,现在各位在佛法中,对佛法当然已有了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而成就了信心的善根,所以更求进步也容易了。学佛能具足清净信心,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一样。”

看到这个小节的第一句话,我们可能会说,太虚法师这是针对修佛的人说的,跟不修佛的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个误会,佛法深奥,但不神秘,它也是世间法,在佛法里面,佛的意思理解为智慧,智慧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当然跟自己有关。太虚法师在上述开示中告诉我们断惑证真才能获得解脱。断惑证真需要有足够的清净信心。其实信心的重要性不只体现在修佛这一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是如此。

有个非常喜欢计较的妇人来找寺庙里的方丈大师,以倾诉自己内心中的烦恼。这个妇人,见了方丈说道:“方丈大师,你好,我的内心现在真的很苦恼。好多年以前,我就就开始疑心我自己的丈夫背着我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但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任何的证据,所以现在内心非常的矛盾不安。”

方丈问道:“那你是因为什么才开始怀疑你自己的丈夫呢?”

妇人回答说:“我和丈夫结婚时,他的家里非常贫穷,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不过我却看上了他的好人品。可是丈夫渐渐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成了好多人羡慕的对象,可我却不知不觉中脸上生出了皱纹,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这女人谈对象其实就像是买股票,买到不好的股票,心中不高兴;但是如果买到了暴涨的股票,心里也会觉得不踏实。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让人安心的东西吗?”

方丈大师沉思了片刻,并没有急于说话。只是在桌子上拿了一个苹果,在女人眼前停留了片刻,然后又拿起刀子开始削平果皮。快要削完的时候方丈说道:“你看,我现在怀疑这个苹果的里面有虫子。”说着话方丈的手并没有停下削平果,而且开始一圈一圈的在削果肉。“你看,我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找虫子,可是找不到。越是如此,我越是着急,削平果削得越快,直到……”

妇人听到这里,发现原来方丈手中的苹果已经削的只剩下了果核,没有了果肉。

方丈笑着说道:“很好的一个苹果,就因为我内心的怀疑,一圈圈的削到只剩下了不能吃的果核。这时我才明白虫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我的猜测而已。只是等到最后才发现这一点,是不是有些晚了?”

方丈看着妇人若有所思的脸继续说道:“你无端地伤心,是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不需要别人有伤害他的行为,他就会自己伤害自己。女施主,你明白了吗?”

妇人听了点头离去。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当中,有好多的事情我们都需要信心去相信,一旦失去了这种信心,烦恼就会随之代替。心伤会不请自来。所以我们要舍掉怀疑,增长智慧,增长信心。

信心是做一件事或者坚定某种信念的精神根基,没有了信心,做事情便没有了动力,只剩下形式。没有了信心某种信念和信仰就会崩塌,只剩下一片废墟。当你伤心的时候,要找到伤心的源头,然后舍下那些虚幻的悲伤,生起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它可以疗伤,也可以为你铺就更宽的路。

你也可以不生气

动情伤心,动气伤肝,最怕的不是生活不富裕,而是怕动气,一旦动气,肝火旺盛,或者会生病,或者会做出冲动的举动,到时候后悔也晚了。我们要理解气根在哪,努力修习,断了气根,才能舍烦恼而得淡然平和。

生气是大烦恼,而且也是人们常常遇到的烦恼。想要做到不生气,需要懂得情绪的根源来自哪里,为什么会生起气恼。太虚法师在给众生说法的时候曾说:“凡事欲求究竟,必明本源,众生法然,佛法亦然。欲明佛法之为何,当从源头溯起,自能融会事理,不生抵牾。原夫诸法实相,本无可说,因真如自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尚无有佛,何况有法!然而我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权说、实说、横说、竖说、顿说、渐说,传来此土者,不过海水之一滴,尚有三藏十二部数千卷之多,则又何故耶?盖佛之一字即是觉义,法之一字,是轨持义;佛法即是觉之轨持,以觉法觉众生者曰佛,不觉觉法者曰众生。众生因无明而有,无明即病。众生贪求不得,或得不满愿,必生嗔恚,所谓凡夫病者,概约如此。”

太虚法师的一番分析,将人们嗔恚恼怒的病根真实地显现出来。人一旦生了嗔恚之心,便会有一张生气的脸。有这样一句话:“世间最可厌恶的事情莫过于将一张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以忍受。”这句话说得倒是实在,我们总是鼓励自己笑对生活,道理说起来一箩筐,跟别人说的时候也颇有面子,但事实上我们生气的时候也不少,因为委屈、愤怒,我们常常摆着一张生气的脸给别人看,伤害着别人也伤害着自己。

其实生气不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我们为了发泄自己,将坏情绪施加于别人罢了,这样不利人不利己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会调节和疏导。

以前有一位小伙子,他年轻气盛,脾气很急,总是为了一点小事儿跟别人着急生气。但是每当事情过后,别人劝他的时候,他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太着急,可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仍忍不住,无奈之下,他去寺院拜访一位法师,希望法师能帮助他。

法师听完他的请求之后,便引着小伙子来到一间屋子里面,还没等小伙子反应过来,就上门落锁,径自走了。

小伙子这个气呀,他又喊又叫,砸窗砸门也无济于事,折腾累了之后,他终于安静一点了。这时候法师回到门口问他:“施主怎么样了,还生气吗?”

小伙子一听是法师的声音,大声地抱怨:“都说法师是慈悲之心,我本来是来这里请求帮助的,可是想不到法师竟然将我锁到屋内,不闻不问,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法师听了什么也没说,转身默默离开了。

又过了很久,法师再次回到门口,他问小伙子:“施主现在感觉如何呀,是不是仍然在气恼之中呢?”

小伙子一听是法师的声音,长叹一声说:“我自己没事儿跑来这里受这份罪,生气也出不去呀。”

法师听了说道:“看来施主真是气性不小,那就继续待下去吧。”说法又离开了。

当法师第三次回到门口时,小伙子苦苦哀求:“法师,求您放我出去吧,我已经不生气了,这根本值不得生气,动气伤了身心不划算。”

法师说:“施主对气还有衡量,说明气根未断,看来还是不能出来。”法师说完,不顾小伙子的哀求,决然离开了。

又过了不短的时间,法师重新回到门口,他对着里面说道:“施主还在生气吗?”

就听小伙子用平和的声音问道:“法师,气是什么东西呀?为什么要生气呀?”

法师听完将门锁打开,将手里的茶杯倒扣,茶水倾洒于地,然后微笑着离开了。

小伙子站在门口思量很久,终于有所悟。

从此这个小伙子的性情变得温和平静。

人生中得失祸福都是修行,气太盛反而容易冲动,让原本可以调节的事情变得更糟糕,让原本可以客观处理的事情因为生气而无法进行下去。怒气由心生,毁掉满盘棋的事情是经常事,所以生气不如静心,一次、两次疏导好了自己的情绪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不生气。

胡适先生曾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己很情愿挨骂。”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就是弥勒菩萨,他心怀宽量,堪为众生的典范。

弥勒菩萨在偈中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涕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生匆匆几十年,生命即将逝去之时,所有的恩怨都会成为一声长叹,生命逝去之后,不过是归于自然的一粒尘埃,那气,那怒,不过是一个笑柄一个闲谈,而这闲谈也终将迅速被后人遗忘,我们何必用生气的方式处理问题呢。争来争去也不过是争得两败俱伤,凡事笑一笑,一切都尽在笑容里变得温暖宽厚,对人让几分,一切都可以平静安详,无论人生多艰难,你也可以不生气。

平等让人不生烦恼

人们的烦恼,往往来自心里的区分,而不是来自外界。舍掉心里的区分,烦恼的根就断了。

太虚法师说:“烦恼都从心上来,人心上若充满著烦恼,好像屋子里住著许多毒蛇猛兽,怎能住得平安快乐呢?”

佛陀身边有一位孤独长者,这位长者出家前是一个贵族首领。一次刚刚皈依佛陀的弟子生了轻慢的心,于是佛陀就跟这位弟子讲了身边这位长者的故事:

长者做贵族首领的时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包括对待身边的努力也这样。有一次,长者所在的村落遭到外来野兽的袭击,因为没有防备,村落里的人被野兽伤了不少。人们担心野兽再来,就围坐在首领的身边想着各种各样的防范方法。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到了深夜也没有头绪,没有定下什么好方法。

等大家都走了之后,首领身边牵马的奴隶说自己有一个好办法,首领让他说出来听听,奴隶说完,首领说果然是个好方法。

第二天,首领把奴隶跟他说的办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开始不知道是奴隶想出来的主意,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就把这个方法定下来了。定下来后,首领说这件事由他牵马的奴隶负责,大家都很疑惑,甚至难以接受。大家觉得一个奴隶的话怎么可以轻易相信,于是有人开始找借口推翻这个方法。首领说那就准备两个方案,先按大家的意思,执行第一套方案,如果第一套方案不能打跑那些野兽,就用奴隶的方法,并且由那个奴隶负责指挥。大家同意了。

尝到甜头的野兽没几天就又来了,大家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先用第一个方法对付野兽,结果一点也不起作用,最后无奈,只好用奴隶的方案,并且由这个奴隶来指挥。指挥过程中,大家有些怠慢和犹豫,觉得凭自己尊贵的身份,怎么能听一个奴隶的指挥呢?可是首领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好在第二个方法果然有效,野兽都被打跑了。

到了第二天,首领召集大家讨论下一次对付野兽的方案,并建议这个奴隶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听了不置可否,首领看到这种情况说:“你们一定很烦恼吧,因为你们觉得这个牵马的奴隶怎么能在这么多贵族面前有说话的资格呢?可是你们想想你们的烦恼从哪里来呢?你们的烦恼根本不是来自无法战胜野兽,而是来自无法把人看得平等!”

人们往往凭地位、身份、财富,把人分成几等,以不同的方法对待,这样做也常常引起他人的不满,徒生事端,徒增烦恼。平等是为人处世不生烦恼的好方法。

不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别人的言行只是烦恼的诱因,不是烦恼的起源,起源在自己心里,知道了这一点,我们要除掉烦恼,就要长期修习,调理心绪,舍烦恼根,长清净智慧。

太虚法师说:“从法无上的志愿——菩提心到证得圆满的福智,非是在短时间内所能达到,须要发恒久长远之心,勇猛无畏地、普遍深处众生的烦恼生死海中,修习对治烦恼生死的法门,然后才有克证无上菩提的一日。”

烦恼都是来自内心,而非来自别人,并非别人让我们烦恼,而是我们拿别人的言行自寻烦恼。要对治这些烦恼,除了上文中给出的具体的方法之外,太虚法师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那就坚持,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治心底生起来的烦恼,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入烦恼中,要坚持修习,化解烦恼。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上有“涅槃寂静”的说法,涅槃与常说的死亡不同,它是指修行到心智清凉寂静,不受外界影响。“涅槃寂静”指的是,修行到烦恼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不在生死轮回当中。

禅定功夫深的人,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打扰,所以没有烦恼,但是平常人功夫不够,所以总有烦恼,大多数人都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自己,他们以别人的看法约束自己的做法,让别人的想法影响自己的决定,由此带来种种烦恼。

宋代文豪苏东坡与他的好友佛印之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在我看来,你就是一坨牛粪。”佛印毫不介意地笑笑说:“在我看来,你是一尊佛。”东坡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心里高兴的不行,他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妹妹,没想到妹妹说:“哥哥这次输给佛印了,输得真是惨啊!”苏东坡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让妹妹继续解释下去。妹妹说:“你说佛印是一坨牛粪,那是因为你心里装着牛粪,佛印说你是佛,那是佛印的心里只有佛,所以他看谁都是佛。”妹妹的一番话让苏东坡如梦初醒,于是他懊悔不叠,烦恼不已。

苏东坡虽为一代文豪,但对佛法和修行却稍微逊色,所以他知道自己输给了佛印之后,便将烦恼挂在心头,其实我们只要从中有所收获就可以了,烦恼无尽,不必因别人的言行徒增烦恼。

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坚定,对烦恼的来源认识不深刻,其实,从根本上说,烦恼还是来源于自己。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无明即人间烦恼,想要化尽烦恼,一要化性,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就无烦恼;二要认命,认命才没有抱怨,没有了抱怨心里才不觉得苦,没有苦就是福。

懂得做一切事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自找麻烦。所有的烦恼都是一场空,在佛看来,埋怨也好,恭敬也罢,一切都如梦如幻,对于别人的误会、错误我们不动气,对于别人的赞美敬仰,我们不兴奋,一心不动,烦恼便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