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20524100000003

第3章 常知足身心自在

看到自己拥有的快乐

快乐不是在欲望得到满足之后,而是在舍掉欲望之时,舍掉心头的欲望,便看到了眼前的幸福,便有了知足常乐的感觉。

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变迁不断,生老病死是人间常事,虽然是欲望越少越自在,但是没有一颗知足心,还是得被欲望牵扯着,难以感受到快乐。舍下心头的欲望,学会坦然知足,才会离苦得乐。

踏遍万水千山去寻找幸福快乐,不如一个“悟”字,人们之所以苦苦追寻,是因为不知足,越是不知足、越是想获得更多,越无暇反思。无法反思,也就看不到身边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太虚法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圆满心安。”世间的快乐并非都在远处,能够看到自己的拥有,能够脚踏实地地生活,也一样快乐。

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人,想永远拥有快乐,于是他背上了一大袋金银珠宝去寻找快乐,他逢人就问快乐在哪里,还说如果有人能让他永远的快乐,他就会把自己的金银珠宝送给他。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他满意,于是他脚步不停,一直苦苦找寻。

有一天,路人告诉他有座寺庙里的高僧很有修为,你可以去求他。这个富有的人就背了金银珠宝来到山上的寺庙,他把自己的苦闷告诉了高僧,他不断诉说着寻找快乐的路上是多么艰难,自己是多么痛苦,但是高僧只是打坐,没有理睬他。

他说着说着感觉累了,就慢慢睡着了。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的金银珠宝不见了,高僧也没有了踪迹。他难过极了,没想到快乐还没找到,一袋子的金银珠宝竟全不见了。他赶紧四处寻找高僧。

到后来,他浑身的力气都用尽了也没见到高僧和那袋金银财宝。不知不觉富翁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他忽然发现高僧和金银珠宝竟然依旧还在原地,他惊讶地说:“难道是我看错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原来你们一直都在开始的这个地方啊,我刚才怎么就没看到呢?”他一边说一边赶紧跑了过去,高兴极了。

高僧这才对他说:“快乐原本就在你的身边,可是你为什么还要苦苦的去寻找呢?不是你没有快乐,是你看不到而已。”

富有的人听了愣在那里,过了一会儿他恍然大悟,谢过高僧后知足地下山去了。

人的贪婪没有止境,假如自己不加以控制,就会不停地想拥有更多,但即便每件事都如人所愿,不断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也不会快乐,因为人们一直怀着贪心走在追求的路上,怎么能感受到自己的拥有呢?怎么能体会到快乐呢,只有觉悟到这一点,懂得知足,才能快乐长存。

来看看下面这位乐观的书生吧:

一位有钱人家的公子喜欢读书,父亲很早就请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先生来家里做他的老师,还把经常和公子一起玩的周围邻居的几个孩子找来陪读,当然这几个陪读的孩子是不用交钱给先生的。

几年之后,到了进京赶考的时机了,可是这家有钱人却忽遭变故,钱财都赔光了,连孩子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拿不出来了。陪读的同学们虽然贫穷,但是现在看来家境却比他好得多,于是那几个孩子都筹划着进京赶考。

他们问这位公子:“你不能进京赶考,不觉得难过吗?”

公子回答:“难过也无济于事,而且家里突遭变故,不能赶考反而是好事,这样我就能帮家人解决当下的问题了。”

后来几个同学因为感激这家人常年来免费让他们陪读,想尽办法筹够了路费约公子一起去赶考。这位公子高兴地和他们一起去了。

考试结束公布结果后,这几个赶考的人都很吃惊,陪读的人不管是中了进士也好、榜眼也好,大家都有功名,唯独才华出众的公子名落孙山。

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安慰这位公子,他自己却说:“没功名也好,这样就不必忙于公事,可以回家侍奉父母左右,让父母得以宽心。”几个同学都为公子豁达乐观的心态所感动。

回到家不久之后,家乡发生了自然灾害,很多灾民一时无家可归,公子和他的父母顾不上眼下自己的困难,把仅剩的几间房子分给灾民居住,和灾民们一起分食仅有的事物。当住在他家的灾民知道了他家的遭遇后问公子:“忽然遭到这样的变故,怎么你们一家人都不带悲哀之色呢?”

公子回答说:“我们家人都有乐观的心,遭遇只是让我们损失了所有钱财,我们乐观的心还是属于自己的,并没有损失掉,我们还有亲情,还有能力帮助别人,我们还拥有很多让人快乐的东西啊。”

灾民中有位和尚从此处路过,过来为伤者治病的和尚听了公子的话微笑着说:“公子真是有智慧的人啊,公子的好运马上就到了。”

公子忙于照顾伤者,只是和这位和尚一起忙碌,并未在意和尚说什么好运到了的话。

不一会儿门外居然有人说钦差大人就在门口等公子接旨,公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连忙和家人出去接旨。原来公子在考试中中了状元,但是由于贪官舞弊偷换了试卷,导致他落榜,如今事情查清了,朝廷派人来给他道喜来了。

此时乡邻中有位大叔说刚才他还是落榜的考生,这会儿就成了高中的状元,问他此时是不是感觉比刚才幸福多了,公子却回答说:“我是觉得高兴了,但是不管家中遭变故,还是落榜的时候,我没有不快乐过,我们拥有的东西一直都比失去的多。”

与第一个故事中的有钱人相比,这位公子一开始就懂得感受拥有的快乐,这种智慧值得每个人感动,他的乐观知足心也能给人启示,让人们懂得不要总是把心放到不幸里取感受遭遇,要懂得知足,要看到自己拥有的快乐。

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总觉得快乐应该在很远的地方,应该费一些周折才能得到,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拥有而不懂珍惜。心念一转,你便能看到自己拥有的快乐,你便会懂得,快乐原来不在远方,它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在你的衣食住行之间,在你的亲人朋友的关怀里面,在你努力工作后获得的成就感里面。看到自己拥有的快乐,你便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参加法会的路上

人生多变故,死执于之前的状况不懂回头,就会连现在拥有的也失去,舍掉自己的念头,转个身回头看看,好运就在那里等你。

太虚法师说:“一般普通人,贪求声色货利,愈多愈妙,愈没有厌足心。”没有厌足心,能带给人无限的痛苦和折磨,一般人很难回头看到现在拥有的,很难做到知足心安。一旦回头了,就会看到自己所处的境界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这是一位佛徒的亲身经历,那时这位佛徒还是位居士。民国某年的一天,一位居士赶着去参加太虚法师的法会,可法会还是在他赶到之前就结束了,但他丝毫不觉得遗憾。

事情的经过时这样的,有位居士听说那天有太虚法师的法会,就提前往那里赶,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一位哭泣不止的老婆婆和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

老婆婆一边哭着一边跑向荒山野岭的一座坟墓,青年人一边大喊着母亲,一边从后门追上来,但是任凭他怎么安慰老婆婆就是一直哭泣,任凭他怎么劝阻老婆婆就是不往回走。最后不耐烦的老婆婆狠狠地打了那青年两巴掌,挣脱开青年的手往坟墓那边跑过去了。青年不想离开,但又没办法劝阻,只好蹲在路边,一脸担心地看着老婆婆。

路过的居士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就走过去问这位青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啊?”

青年抬头一看,原来是他上次在法会上远远见过的一位居士,虽然居士不认识青年,但是青年还是满怀希望地恳求他:“求您劝劝我的母亲吧,他总是跑到这座坟墓旁边来忏悔哭泣,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边说边拉着居士走到老婆婆的身边。

居士走过去问:“婆婆,你这是怎么了,你是不是遇到什么悲伤的事儿了,你一直这样悲伤难过,你儿子担心你的身体,让我过来劝劝你,看在你儿子一片孝心的份上,你要想开点啊。”

可是婆婆却硬生生地说:“你旁边那个人不是我儿子,坟墓里的才是我儿子。”

居士明明听到刚才这个青年喊她母亲的,可是老婆婆却说这个青年不是自己的儿子,居士有点想不明白了,问青年:“她是你母亲吗?”

青年点点头:“是。”

老婆婆却回过头来说:“谁要你这样的儿子!”

居士觉得这两个人都很奇怪就耐心地问老婆婆:“你说坟墓里的人才是你儿子,这个喊你母亲的青年不是你的儿子,能告诉我怎么回事儿吗?”

老婆婆看了看居士,又看了看那座坟墓,坐在地上边哭边说:“我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现在埋在地下的这个,你身边那个小伙子是我丈夫妹妹家的孩子,从小失去父母,就寄养在我家。我儿子不喜欢这个孩子,常常要把他赶出去,我也不喜欢家里忽然多出一个孩子,也想着让丈夫把他送到别处,可是丈夫处处护着他。五年前丈夫生病死了,我就和儿子把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赶出了家门。他不是我儿子。他喊我母亲就是想着回这个家。”

青年听到这里什么也没说,但是脸上却淌下泪水。

老婆婆继续说道:“我儿子不孝,自从丈夫死后,没有人管束他了,他就吃喝嫖赌,把家给败了,后来因为去偷东西,让人家追出来,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可是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他再不好也是我的骨肉,怎么就死了呢?我越来年纪越大,这以后靠谁呀?我也不想活了,我想我儿子啊。”

居士听了说:“婆婆,你先别哭了,我帮你问问这个青年到底是怎么想的。”

居士问青年:“婆婆说的是真的吧,你和这位婆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青年点点说是。

居士又问:“婆婆对你不好,你为什么还要回到这个家呢?”

青年说:“离开舅母之后,我就四处讨饭,后来有位大叔看我可怜,把我带到他的中药铺子里当学徒,那位大叔也就成了我现在的师父,这几年我一直在那里学中医和药理,已经成了一名郎中了。后来听人说舅母的儿子死了,我担心舅母一个人受苦,所以跟师父请了假回来接舅母,想为舅母养老,可是……”青年看了一眼老婆婆就不说话了。

那位老婆婆忽然惊讶地说:“你、你是来接我,为我养老?”

青年忽然给婆婆跪下说:“请母亲相信我,我是来接您老人家的,想好好照顾您,孝顺您,让您安度晚年。”

“我还以为你跟我那儿子一样,是惦记着家里这三间房,一直担心你要是把这三间房卖了换钱,我老太婆可怎么活呀?”老婆婆说着又大哭起来。

到这个时候,居士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她说:“婆婆,你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却不知足,一直想着死去的儿子,可是人死不能复生,你为什么不走出悲伤,依靠眼前的这个好儿子呢?”

“从他进我家门,我就一直想着怎么把他赶出去,从来没有把他当过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觉得他会恨我,他竟然叫我母亲,还要赡养我?”老婆婆担心又悔恨地自言自语。

青年哭着说:“母亲,我不恨你,不管母亲当年怎么对待我,但是我还是受到了母亲的收留,没有母亲那几年的饭食衣物,我根本就无法长大成人,我离开母亲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生存了。在我心里,您早就是抚养我长大的母亲了,你想想看,哪有儿子恨母亲的道理呢?此生能有母亲的抚养,我很知足。”

居士听了很受感动,他看了看身边又羞愧又感动的老婆婆说:“婆婆,你一直觉得失去了儿子晚年没有依靠,但是你看,现在你又有了这么好的儿子,你若一直把心放在悲伤抱怨里,不知足不安心可不对啊。”

老婆婆点点头。

居士又提醒老婆婆:“你儿子可是一直跪在那呢。”

老婆婆赶忙跑过去把青年扶起来说:“好儿子,咱们回家收拾东西去,母亲跟你走。”

母子二人已经走远了,居士心想:“看来人只有懂感恩能知足才不会有怨恨之心啊,一个没有怨恨之心的人,怎么能不身心自在心清如水呢?”

居士看看天上的太阳,知道即便现在自己到了开法会的地方,法会也已经结束了,可是他也没觉得遗憾。生活总有意外,不会朝着你定好的方向顺延下去,人们要看到每一个经历中的收获,有一颗知足的心,这样才能从疲乏的内心中走出来。

懂得知足的老人

知足不是看得到了多少,而是看能舍多少,快乐在舍而不在得。

太虚法师说:“与其贪心染欲,不如长生知足心。”

徒弟们问老和尚什么叫知足,老和尚给他们讲了这样一桩公案:

有一个贫苦的老人,他没有妻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把斧头,这把斧头是一切珍宝的精华结成的,可是老人不知道他是宝,天天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去卖,勉强度日。这把斧头每天都被老人带到山上砍柴,每次钝了老人就磨几下,这样循环下来,几年之后,这把斧头被磨掉了一大半。

有一天,老人又带着这个斧头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卖柴的时候,老人遇到一个商人,这个商人看见老人的斧头说:“老人家,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你把这斧头卖给我吧。”老人听了不说话。

商人又说:“那我给你二百两,行吧?”老人还是不说话。脸色变得难看了。

商人看了老人的样子说:“我给你五百两银子,总可以了吧。”老人忽然大哭起来。

商人问他哭什么,他说:“本来这个父子很大,现在我把头磨到这么小了,不然能卖一千两银子了。”

商人听了说:“如果不是我看见这个斧头,你大概一两银子都卖不了,现在给你五百两银子,应该知足才是啊!”

听了商人的话,老人忽然停下不哭了,他觉得商人说的有道理,高兴地把斧头卖给了商人。

周围的人都说老人傻,要是不磨掉那一半斧头,可以卖一千两银子了,老人却很高兴,他觉得自己今后衣食无忧,再也不用砍柴度日了,何必只看到没得到的五百两银子呢,用好眼前的银子,一样可以安度晚年。

徒弟们听了老和尚的故事说:“原来知足就在自己的心上啊,心念转化,看到眼前的所有,就知足了呀!”

老和尚点点头表示赞同。

人是否知足就在一念之间,不懂知足,得到的再多也愁眉苦脸,懂得知足,得到的再少也高兴。

安于淡泊得自在

舍浮华安于淡泊不是平常之路,它需要定力与智慧,这是智者的选择,是获得自在的通途。

太虚法师说:“不受动静机会之支配而失其本来面目,而后谓之自在;不受境过变幻之搅乱而失其湛明知觉,而后谓之常存。”不受外界打扰,不受动静干涉而能甘于淡泊,这是一种定力,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修行,在这场修行中,你要能甘于淡泊,甘于寂寞。不甘寂寞的人才会觉得寂寞,甘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寂寞。

孤独是人生的症候,寂寞是人生的常客,孤独和寂寞是构成人生的一部分,当你日渐成熟,便会渐渐懂得寂寞的滋味;当你更加自主,便学会品味孤独。让我们沉静下来,充满耐心地与孤独和寂寞并肩而行,它们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调料而非愁苦。

有一个青年发心要出家,他来到山上请求寺院里的法师为他剃度,收他为徒。法师怕他是一时冲动不能长久,所以没有答应。哪知道这个青年长跪不起,信誓旦旦非要出家,说如果法师不收下他,它就饿死在这里。跪了一天之后,法师看他如此恳切,就答应为他剃度,收他为徒,于是青年高兴地谢过法师,成为寺院里的一个和尚。过了两个月,青年终于忍耐不住寺院里的情景寂寞,最后他后悔不跌地请求还俗。法师只好答应。

一来二去,年轻人已经三次出家、三次还俗了。这让为他剃度的法师烦恼不已。当年轻人地四次来到法师面前,还没定他说话,法师就说:“我看你是在佛门待不住,在红尘也待不住,不如这样,你这次就不用哭着跪着求我再次允许你出家了,你不用信佛,也不用到红尘忍受宣泄,干脆就在半山腰开一个茶馆吧,那里往来的香客很多,但离红尘的宣泄又很远,你就做个清净的俗人,既不用忍受佛门即清寂,又不用在红尘里烦恼,你觉得呢?”

年轻人听了连声说好。于是他在半山腰开了个茶馆,买一些茶点和素食给过往的香客,而且也远离了红尘的宣泄。后来他讨了个老婆,一直开开心心地在半山腰做他的茶点生意。

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干于寂寞的人永远无法进入修行的境界。正如上文中的年轻人一样,他既无法忍受寂寞,也无法承担宣泄繁杂,如果只好找个中间地带做点事情。不懂得在寂寞中修行的人,最多只能像这个年轻人一样。

寂寞是一种蓄势,大凡智者,都要走过一段寂寞之路。走在寂寞的路上时,没有抱怨,心安知足也是积累智慧的一种心态。

知足随顺心安然

有一些天然的因素,天生的因素,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比如相貌、比如出身,我们无法选择。这种情况下,反倒不如放弃内心的不平衡,安心随顺。

太虚法师在他的随顺无限的世界众生应化无尽利乐无尽提到过“随顺云者,六道众生业力不同,二乘菩萨觉分各异,依佛慈悲愿力皆能随顺之,使离一切苦得究竟乐;然而世界无边众生无边,故佛之应化无尽利乐亦无尽也。”

佛随顺众生的品性,欲与他们相匹配的特质和经历。

我问佛曰:“为何不令所有的世间女子都有闭月羞花的容貌?”

佛曰:“再美的容貌也不过是犹如昙花一现,一切只不过是被世俗蒙蔽了双眼,任何的美丽容颜都比不过一颗纯洁无污染的心,我把它赐给了世间的每一位女子,但人们总是让它蒙受灰尘。”

我问佛曰:“人世间为何会有如此数不清的遗憾?”

佛曰:“娑婆世界没有了遗憾你那里还体会的到幸福。”

我问佛曰:“怎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再感受孤单。”

佛曰:“孤单的心灵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只是他们自己的失误所造就的。”

我问佛曰:“如何才可以把握住住自己爱的人?”

佛曰:“留人世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化;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做事,不要问祸福残缺。”

我问佛曰:“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的智慧?”

佛曰:“我是过来的人,而你将是之后的佛。之前的我也曾像你一样。”

我问佛曰:“为什么两个人越是相爱越是相互的争吵?”

佛曰:“爱之深,期望越切,因此失望就会越多,随之就会争吵不断。其实一切都镜中花水中月,只要心里不执著就不会生痛苦。”

我问佛曰:“我现在明了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佛曰:“永远不要嫌弃太迟,正所谓朝悟道夕死可矣。”

佛无我而随顺众生,其实我们也要懂得以随顺的方式处理现实问题,比如爱情婚姻外遇和我们的生活……

佛说的是一个心念转变的过程,只要心念变了,你的感觉就变了,那颗不知足的心便会懂得随顺。没有太迟,也不必死执,得到了的,就要知足,得不到的,就顺其自然。随顺生活的变迁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懂得舍,舍掉欲望,让心归属到现有环境,以一颗坦然之心与环境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