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如果时光听得见
20516500000023

第23章 逐一场迷迭逃亡

/仇行

记忆衍生,那样混乱的旅途开始悄然解冻。直逼心头。

我时常让我的记忆生锈,我尽力地想遗忘也尽力地想避开过去。我拒绝别人企图带我看清过去的心思拒绝别人跟我讲细微末节。有些事情,既然错过就不要再试图让它们那么清晰了吧。如同你经过一场逃亡,就不会把沿途看得那么清楚。事实上我也不期望看得太透彻。

最近总是在讨论少年青春的时代。前段时间杨德昌走了,他的《牯岭街少年伤人事件》留下无尽残酷的青春。我总是把这部片子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联想在一起。那样的少年给人留下的是心悸,许多人能在这两部片子里找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和青春。还有苏童《刺青时代》,这些故事能让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少年时有时会奋力奔跑着,身影单薄而突兀。心怀感伤郁郁寡欢对事物漠不关心倔强地守住自己的心不肯放给任何人。甚至当我想要一件什么东西的时候,也不会开口说我想要。哪怕我躲在房间里想着那件东西默默地流着眼泪都会倔强地缄默。长大后对某个人也会这样。把什么事都放在心底或许不是好事情,但也因此总有让我怀念的事有让我怀念的人。可惜那些心怀感伤都一去不返了吧。还很敏感但不会再让一些事轻易影响自己的心。默默学会不动声色。

这三部故事里写下了许多人的青春,但这却不是我的青春。想到我的青春我就想起了《孔雀》。最初看到这部片子是在北影的一间寝室内。最后姐姐遇上自己曾经爱过的那个军人,她走过去对他说,我就知道,你会一直爱着我。但是那个人已经不记得她了。她蹲在菜摊上,缄默地转过身去极度克制地哗哗流眼泪。最后这一个镜头就把我的青春写尽了。

她用力生活用力抓住梦想,用力地让人心悸战栗。

青春里我还能想起我十七岁的单车。有些美好有些安静有些无害甚至滋长了浅浅的纯真。那时在家乡T城,一个狭小的北方城市。我至为热爱这种小城。干净静谧。我坐在那个男孩的单车前梁上,同他一起穿越了整个夏季的风。有些画面太美,我将它们小心剪切在心里。瞳仁里涌动的流光溢彩让我们点燃青春拒绝凋零。我保留了那些甜蜜的创伤疲惫的梦想,没有叹息没有沉没。哪怕日后生活多无常。

逃亡曾经深深迷惑着我。苏童《我的帝王生涯》燮国一代帝王端白被废出宫当上走索艺人像鸟类一样脱离地面,一代帝王不爱王位至爱走索。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离奇诡异的逃亡。关于枫杨树系列里人物的逃亡更是魅惑人心。五龙和沉草。两部小说里的人物,我总感觉到他们的相似。我爱惊心动魄的经历,爱放逐式的逃亡。这一世,骄傲和痛苦都要拥有。正如流离和安定都不可丢失,王位和流浪共存才是人生极致。

我总想策划惊心动魄的逃亡。十六岁那一年的独自出门远行,我曾相信我的灵魂特质是荒凉,那时我的心支离破碎,所以那时我跑去黄土高原。走出城市的包围,脱离城市和青春。我看见了闪亮的眼睛,看见双飞的翅膀,看见破旧汽车喷射的熊熊火焰,在路上不断燃烧,它穿过田野,横跨城市,毁灭桥梁,烧干河流,疯狂地向西部奔跑。而将行到现在看来或许只是一个可笑的理由和愈演愈烈的危险病症在作祟。十六岁的少年,心智过于不健全。倔强、自我是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04年的上海和05年的北京,赋予我相同的意义。夜奔在陌生城市,总有那么点流浪的味道。去上海参加某次比赛,那至少不是一次悲情过往。那些个阴天都没有让我迷失。只是感受到年少时对这个城市的挚爱像一只色彩斑斓的棉花糖被雨水打湿了一般,光影斑驳。之后坐上离开这个城市的火车,我才开始把这个城市好好想念了个通透。

05年冬日的北京,深深让我迷失了。那年十七岁,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出行前夜受到父辈的强烈质疑。依旧倔强执拗,独自拎着一大袋行李出逃。真正抵达这个城市之后,才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城市对于我独特的拒绝方式。我对自己讲,你还是太过年轻了。在某个地下通道里,看到一对流浪歌手在弹着吉他唱歌。跟前的盆子里零散地堆放着一些票子。他们的神情甚是睥睨。因着这份睥睨众生的感觉,让人心内骤然崇敬起来他们的生活。默默踟蹰在旁听他们唱了几首歌,恭敬地双手奉上十块钱。那也仅是那时我所能给他们的。他们态度和善,或许因着我这份尊重。然而在北京,这种相似的地下通道太多了,而这样的流浪歌手也实着太多。他们的穿着神态甚至那个神情都极为相似。可之后再遇到的那些歌手,都不再带给我这种独特感受。在北京的最后一夜,独自想着心事漫无目的游走。对这个城市涌上来的复杂情感将我顷刻湮没。那刻,我又想从这里逃开。只是那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只能灰溜溜地逃回家。回到家里,全身的血液便又不安分起来。

不知为什么,我会如此偏爱逃亡的感觉。去往陌生的城市,混迹在陌生的人群中,任人潮把我推向哪里。或许注定不会是一个安分的人。年长之后亦如此。对新生事物颇能认知,对陌生城市充满好感。尽管抵达之时怀着失望。如同年少时的一次作文题目《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我想那才是最为动人的希冀。

或者我所追逐的,只是这样在路上。而我一直在路上。在路上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状态,是一个轮回,是一个过程,无在乎结果如何,只要我在路上。这条路也许是孤独的也许是苍凉的,没有关系,我还年轻。这只是生命的一段里程,当我苍老的时候我还能说,我曾经在路上,我体验过怎样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生命不至于太过枯黄。人生太过短暂,我不愿平庸生活,过一种没有回忆资本的生活。

我曾经看重结果,认定做任何事必须要有归宿,常常忽略了沿途的精彩。人生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可生活不是,生活有很多结果,它重要的是过程。在这条康庄大道抑或羊肠小道上,会有很多人加入我,然后离开,又有新的人来加入。我们也许只是同行者,并非要携手终老。所以有人离开或者有人靠近都是那么自然的事情。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羡慕流浪者,觉得他们如此浪漫诗意,富有常人没有的勇气。长大以后我觉得他们太过理想主义玩世不恭,不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到如今,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我没有真正享受过他们所拥有的人生。

记得格非《人面桃花》里有个出逃成瘾的人。迷恋的只是在逃亡中的感觉吧。如果可能,逐一场逃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