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短途
20506000000055

第55章 徒增烦恼(3)

有了设想就要付诸行动,方芳是第一个轮到做饭的,王总将钱交给方芳后,方芳去苏果买了米和菜,准备大干一番。米是泰国香米,菜是装在盒子内用保鲜膜包好的,价格要比外面贵很多,一看便知方芳在这方面是没什么经验的,况且花的是老板的钱,用起来自然也是不心疼的。

毕竟方芳是女孩子,所以即便是多花了点钱王总也不能说什么,反而要赞赏她一下,泰国香米煮出来的饭自然是很香的,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这么好的米,但没有因此表现出贪婪来,再好吃的米,吃饱了也是吃不下的,又何必一副从没吃饱过的样子?毕竟,我们不可能真的是饿死鬼投胎来的。

菜的味道只能算过得去,过得去的意思是比外面盒饭要好一点,我吃过一些盒饭,要么咸死,要么淡死,大概做盒饭的师傅一个口味太重,一个口味太淡,总之没有哪一次是正正好好合乎口味的。这也是我不喜欢吃外面饭菜的原因之一。

王总他们吃得倒是有滋有味,老张通常都是回家吃饭的,所以饭桌上其实人并不多。吃完饭总要有人收拾,之前定下的规矩是第二天做饭的那个人收拾第一天的碗筷,依次这么轮下去,我恰巧是第二天做饭的那个人,于是乎吃完饭该我忙了。

说是忙,其实是不能算忙的,毕竟只有四个人吃饭,要知道十几人一顿的饭菜我都弄过,包括洗菜、切菜、炒菜和最后的收拾,这点活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轮到我买菜的时候,可不像方芳那般去超市购买,菜场的菜不仅要比超市的新鲜,价格也便宜,虽说环境要差很多,特别是从鱼贩的摊前经过时,真想立刻逃离,但这就是浓浓的市井味。头一次带方芳去这种地方的时候,受不了菜场的味道,不停捂着鼻子,想走快点,却因为地上湿漉漉的,很容易弄脏她脚上价格不菲的靴子,弄的浑身不适意,唯有和菜贩子讨价还价的时候感受到一丝的乐趣,这其实岂止只有一丝乐趣,要我说上菜场买菜的乐趣便在于此,买的多的时候还能讨几根葱。

因为我不吃鱼的缘故,所以我做菜的时候绝对不会烧鱼,倒不是不会做,我的红烧鲫鱼也可算得上是拿手菜,我可以凭鼻子闻而判断味道是否正好,但实在是受不了鱼的味道,哪怕在他人看来没什么鱼腥味,对我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据我观察,有我这种毛病的,公司里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来,他们是极爱吃鱼的,所以有时候不大情愿让我来做饭,但自己懒得动手的时候,再不情愿也变成情愿了。

说是公司里的员工轮着做饭,到我之后又变成方芳了,王总和小王都不擅长做这个,于是乎,规矩到他们那里就废了。

印象中搬进新地方之后公司里经常有人缺席,当缺的人比较多的时候,比如中午时只剩下我和方芳,我们也懒得做饭了,小区里有小饭馆,价格便宜,适合我这种还只能拿生活费的实习生,一开始还担心方芳吃不惯,倒是没想到她还能接受这边的环境。

听她说她手头上也没什么钱了,这个月花了好几千,再不发工资就要吃不起饭了,算起来确实是有一段时间没发钱了,公司刚搬迁,用钱不少,再加上有很多事要做,王总大概是忘了这件事,我进公司后,已经接了几十万的业务量,不至于连几个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再等等,应该不会一直拖欠下去。

等待总是苦涩的,特别是对于开销巨大的方芳来说,所以她决定问王总工资的事情,结果很残忍,不是忘了发工资,而是公司有些困难,那些设计款项到账的只有一部分,加之这边的房租,确实是暂时发不出工资来,但承诺一旦公司账上有钱就会发工资的。

跟方芳相比,我更需要钱,至少她还有一个富二代男朋友,我呢?不仅要吃饭,还有房租要交,虽然房东从不催我交房租,可拖着总是过意不去的,难得看到房东一回,还抬不起头来,低声打着招呼,一个欠着房租的租客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底气的。

最没底气的地方在于根本不知道老板会什么发钱。

不仅要交房租,连冬衣和棉鞋也需要添置,我仅有的一件棉袄还是上大学时买的,穿好多年了,旧了,却没有舍得扔掉,还是带了出来,没想到还能发挥余热,但仅这一件是不够的,盐城的气温远比****来的低,已记不得穿了多少年的旧毛衣和旧棉袄,是无论如何都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

和衣服相比,鞋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脚上的皮鞋还是单的,春秋两季穿穿还行,大冬天的,肯定是吃不消,想买双运动鞋或者是棉皮鞋,可价格让自己无法承受,毕竟,和鞋子相比,吃饭是更大的问题。

好几次在和姆妈的电话里犹豫要不要让她打点钱过来,她也问过我身上的钱够不够用,每一次都做了近乎于惨烈的心理斗争,最后还是说服自己要凭着身上这一点点钱挺过去,不到山穷水尽,决不问家里要钱!

面对困境时,时间是最残忍的武器,每一秒过去,都能在身上留下一点伤痕。每天骑着脚踏车上下班,面对冷风,只有一条大一时买的围巾能遮挡一点点冷意,但手和脚是冰冷的,到公司后,总要跺上好几脚,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

即使是开着空调,我的身子依旧迟迟感觉不到温暖。

倒是真羡慕公司的其他员工,他们都有大衣,方芳还有厚厚的打底裤和过膝的长靴保暖,我的身上只有旧棉袄和又硬又破的单皮鞋。

临近中午,才感受到公司里的温暖,暖到不想离开,但有时候不得不离开,或是下去吃饭,或是下去买菜。

最近公司的设计项目并不多,一是开发区政府的贺年明信片,二是之前某餐饮集团遗留下来的一些小项目,这些项目原本之需要小王一个人就搞定了,但他总是在关键时刻闹消失,比如开发区政府的那个项目负责人来公司看样稿,第一次来看稿的时候还是在的,对方对于他的设计指出诸多不满之处,这令他有些难以接受,但嘴上还是虚心接受,第二天那个负责人还会过来,他便在那一天消失无影无踪,手机也关机了,眼看着要交稿,王总又不在,急的老张不知所措,正好看到方芳便让方芳去搞定,方芳不会作图的,交给她搞定,还不如在负责人到达公司前集体拿豆腐撞死算了。

后来还是让我去修改的图,公司里只有我还能作图,虽然不精,水平和小王相差很大,但此刻真顾不上那么多,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平心而论,小王的设计很出彩,浓郁的中国风,是我最喜欢的风格,因为盐城这边的外资特别是韩资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不小的贡献,在明信片中还要突出现代感来,这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古典中国风和现代感有一定的冲突,况且这小小的明信片上,布局是相当重要的,任何一个元素的一点点偏差就会造成很大的视觉差异,实际上,小王的设计已经相当顺眼,但每个人的视觉是不同的,这大概也是对方有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坐在电脑前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对方又来电话,已经在来的路上,让我们准备好设计稿,不能想太多了,随便修改修改,自己看着顺眼就行了,至于其他,已经不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

将一些字体稍做修改,大小也做了一点小改动,位置也做一下变动,背景颜色更素雅一点,突出那代表现代的飞机,有种从画面中冲出来的感觉,大致上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没想到这细微的变化让对方很满意,这个稿子就这么定下来了,将图片发给印刷厂,这项目就算是完成了。

这次的误打误撞倒是让上头对我有点刮目相看,老张一直是赏识我的,他赏识我能吃苦,什么事都能做,什么事都愿意做,工作的态度很好,不迟到早退(其实还是有迟到的,特殊情况,并未算作迟到),更没有旷工记录,值得散漫的同事学习。老张眼里所谓散漫的同事指的是小王,小王确实是有些散漫,尤其是这段时间内,经常无故旷工,我以为是因为深夜加班所以白天才旷工的,如果是这样,也算不上是旷工吧,但像交稿那天选择逃避确实是说不过去的,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逃避客户了。

或许,他只是害怕再次被客户否定,一个人的尊严是很稀奇的,有些地方是不能触及的,他会认为是一种侵犯。无论是对于设计师还是作家,他们的创作是自己灵感的直接体现,一上来就用各种不足去否定它,对于创作者来说很难一下子去接受。

但无论如何,逃避客户都是不应该的。也许,等我转正后也会遇到这样的客户,也会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些不满,那时,我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想过好几次,没有最终答案,假设性的问题永远只有假设性的答案,但并非是没有意义的,这给我提了一个醒,当我遇上的时候,便不容易犯错。

至少在现阶段,我除了虚心学习,似乎也没有其他的性格和脾气在里面。

因为解了燃眉之急,王总开始让我单独设计一些项目,当然是小项目,凡事都是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来的。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家谱的设计,在设计方面倒并不难,只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里面就可以了,难的是姓名的录入,由于送来的家谱年代久远,很多字已经看不清楚了,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原本一天就能完成的,却花了好几天才完成,看不清楚的字只有空在那里,等客户过来后一一指点后再补上。

做完这个小项目,我可说是无所事事了,想再学点东西,却苦于无人指导,时间一长,学习的意愿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这不是好兆头,内心也明白这一点,可我更关心的是下一顿吃什么,更关心的明天还有没有钱吃饭。

王总之前的承诺还没兑现,经常能看到他在公司里跟那些客户打电话要钱,大致上客户是能拖就拖,要么是资金没到位,要么就是等过了元旦一定打款,总之就是要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爷高兴的时候。无怪乎,这年头总说欠钱的是爷,要钱的是孙子,而像我这样等着孙子发工资的,就是重孙了。

那就再等等吧,就快到元旦了,所谓的新年新气象,也许情况会有所改观。这种自我安慰其实最是无用,我也知道,但又能如何呢?难道拿着刀去讨债?我知道社会上有这种现象发生,但我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元旦前的一天,下午,公司里一如往常那般安静,王总回公司后不久,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不知是什么事,心中有些忐忑,难道是要遣散我们?但不对啊,公司才搬迁过来,虽然一时间经济有些困难,但不至于这个时候就遣散大家回家吧,公司要走出难关,需要的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我虽然不成气候,但态度一向端庄,怎么也轮不到将我辞退吧。

带着这种忐忑,脚步也缓慢的多,进了王总办公室,怯怯问道:“王总,找我有事?”

王总一脸疲倦,叹了口气,良久才说道:“已经很久没有发过工资了,大家身上都没什么钱,这我知道,你也看到,我天天在催着客户,希望能尽快将设计款打到公司账户来。”

我轻声回了声“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