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2036700000044

第44章 打开农村财富的大门——灾区重建录(4)

地震后一个多月,我曾到过白鹿镇和磁峰镇,当时到处是一片废墟,满目凄凉;2011年初冬我又来到了这里,这一次拜访让我惊喜而感动地看到,它们已经艰难地医治好了灾难带来的遍体鳞伤,浴火重生,仍然如诗如画,而且比过去更加动人。

白鹿镇不仅有关于白鹿的传说,还有修建于清乾隆时期的、具有川西小镇风貌的古街,曾是川西九大古镇之一。回水村深山里的白鹿书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五年(1880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白鹿镇修建了圣母堂,1893年在圣母堂以西修建了教会学校——无玷书院,当地俗称下书院,以后为培养内地传教士,又在回水村修建了领报修院,俗称白鹿上书院。上书院始建于1895年,1908年5月24日建成,前后建造了13年,是当时天主教培养西南地区高级神职人员的地方。这是一座通体雪白,钟楼高耸,窗上和廊柱上有美丽浮雕的哥特式建筑。

白鹿上书院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或“深山中的巴黎圣母院”,地震前几年,时尚的摄影师和年轻的情侣们已经发现,这里古老的、具有怀旧和异国情调的建筑以及周围原始的山林,是拍摄婚纱照绝佳的地方,因而每年都有上千对新人特地来到这里,用镜头记录下人生中最让人怀念的时刻。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大地震那天,还有6对新人在这里摄影,灾难中演绎出了一曲曲动人的“生死恋”旋律,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抢救受灾人群的人间大爱,战胜了灾难和恐怖,成为灾区广为流传的佳话。

白鹿镇过去的产业除了农业便是小煤矿,老百姓并不富裕。2005年,曾在林业部门工作过的高天成到这里担任党委书记,年轻的党委书记上任后对全镇进行了调研和考察,发现山林破败,乱挖滥采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古镇失去了自己的魅力和特色,连清澈的白鹿河水也变成了浊流滚滚的“黑河”……于是他痛心之余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关掉小煤窑!

关掉小煤窑以后怎么办?高天成多次徜徉在白鹿镇的山间小路上,经过反复思索,一个“绿山富民,旅游兴镇”的思路终于逐渐形成——白鹿镇的原始山林、清代修建的古建筑以及法国人建造的上书院和下书院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不但吸引了很多中国人,而且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常常到这里访问和旅游……这一切,如果好好地利用起来,一定可以打造出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小镇。

于是,自2006年以后,白鹿镇的小煤矿便相继关闭。2008年地震前,白鹿镇正计划要举行白鹿书院的“百年庆典”,依托上书院和中法文化交流历史,打造一座法式风情小镇,用旅游产业带动全镇的发展。

但是,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发生了,古老而优雅的教堂顷刻之间像被战火洗劫,大门被倒塌的砖瓦堵死,高高的塔楼只剩下半截墙壁和一个拱门,满院都是塌下的碎砖碎瓦,计划中的百年庆典被抗震救灾代替。有人叹息着,完了,白鹿镇建造法式风情小镇的理想彻底破灭了!

真的是这样吗?高天成和镇领导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倒塌的白鹿上书院前,惊喜地发现,这座古老的建筑在灾难中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形垮了,神还在啊!”高天成高声对同事们说,“旅游兴镇的规划不能放弃!”

在灾后重建中,白鹿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解决了缺乏资金的难题。但是,对选择“统规统建”还是“统规自建”却出现了严重分歧。最初绝大多数老百姓都选择统规统建,认为采用这种办法睡一觉起来就能住上新房子,省去了自己的很多麻烦。但是,成都市规定,统规统建的居住点每个点必须集中50户以上,而白鹿镇地处山区,只白鹿河两岸有一点平地,如果都搞成居住点,就会把沿河一线像金子一样宝贵的平地用完,就会让旅游业发展陷入困境。用高天成的话来说就是,“白鹿镇会成为一座‘死镇’”,老百姓解决了居住问题后,将无法解决增收和致富的问题,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应该提倡统规自建。

将统规统建改为统规自建,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镇领导们深入农民群众,耐心地讲旅游,讲远景,最初老百姓不理解,有人质问,有人谩骂,经过反反复复地解释、动员后,白鹿村一社姓王和姓徐的六个村民终于被说通了,愿意自建。他们的表态带动了很多人,各个村陆续行动起来,村民们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纷纷寻找“安全岛”,有的几十户集中,有的三五户集中,灾后重建工作终于全面展开,全镇1万来人,共建了60来个安置点。

灾后重建的资金包括了国家给予的户均两万元、利用统筹城乡发展土地增减挂钩人均收入8000元、红十字会救助每户1.5万元、特殊党费每户补助3000元……总之,村民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便建起了新居。

按政策规定,统规自建的村民除人均有30平方米住房外,还有10平方米产业发展用地,这些土地将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后发展新的产业。

坚持“旅游兴镇”的理念,白鹿镇最初曾想利用灾后重建的机遇,打造出一座“欧洲风情小镇”,经反复讨论后认为不妥,便改为“法式浪漫小镇”,但大家仍然认为不妥,感觉没有涵盖中西双重文化底蕴,最后便定为打造“中法传统风情小镇”了。小镇将以生态旅游产业为龙头,第一、第三产业联动,并将文化艺术交流作为小镇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力争成为川西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区,成为一个“传世精品”。

如今,在清澈的白鹿河畔,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幢幢美丽的重建农房迤逦连绵;在中法古桥旁边,出现了欧式风情住宅“金桥人家”,红、绿、蓝、白各色相间的小楼掩映在绿竹翠林之间,色彩斑斓,每一栋建筑的外墙色彩都不一样,这里将是未来的乡村酒店。

通过实力单位的设计,在成都市建委“风貌补助资金”的扶持下,又经过艰难的招商引资,引来龙门山旅游公司等企业投资,一个精致温婉、独具特色、依山傍水的白鹿新镇终于露出了雏形:在明清古街上,石墙、泥瓦、木窗、角楼,飞檐、回廊、大大小小的雕刻……无处不透露出清乾隆时期川西古镇特有的韵味,让人产生思古的悠情;在法式风情街上,有童话般、充满异国情调的尖尖屋顶、彩色的屋瓦、拱形和方形的花窗、白色的立柱,门楣上、阳台上、街道上处处是盆景,处处是鲜花,还有新栽种的桂花、银杏、水杉、芙蓉……红红绿绿,高低相间,清新、活泼,组成了一个彩色的世界,已经有一批商家提前入驻。

地震中被毁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上书院,则已经由国家文物局拨专款4000多万元在原址利用残体复原,建筑面积较震前增加,礼拜堂也将比过去更高、更巍峨。这个片区的风貌,以保护现有欧式建筑风貌为主,突出法式宗教文化与中国古建筑文化融合的特点。结合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白鹿镇在上书院周围还将打造出“婚庆主题公园”“名贵香草百花园”“城堡酒店”等等。白鹿河在重新疏浚后,沿岸将种植大量彩叶植物,让白鹿的山山水水花团锦簇,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

除了灾后重建的美丽景色外,白鹿镇还建有“地震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是利用原先的白鹿中心学校校址改建的。公园门口有地震时老师抱着学生、用身体庇护着学生的巨型雕像;公园里面有地震发生一刹那时100多个师生的群雕,有的在组织撤离,有的在惊恐地奔跑,有的在帮助受伤的同伴和学生。公园内还有地震知识馆、地震体验馆、抗震训练馆和科普博物馆,并有2008年11月台湾的地震科研专家在地震断裂带上组织挖掘的一条长15米、宽5米的探槽,目的是了解这个地区地震发生的历史,对今后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个地震遗址公园里最让人们感兴趣的是“最牛教学楼”遗址。大地震发生时,地震断裂带从学校穿过,水泥路面裂开了又合上,两幢教学楼之间错裂抬升,靠山的教学楼竟向上抬升了3米,但是两座楼都没有倒塌,其中一幢更是毫发未损,令上千名师生得以安全撤离。事后专家们来检查,均啧啧称奇,对比其他地方大量垮塌的学校,都认为这两幢教学楼值得保存研究,其建设者们更值得尊敬。镇领导、全校师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原建筑商更是充满了感激。

展望未来,白鹿镇还将结合对一批商业街的打造,将印象主义文化作为景区的核心要素,举办画廊、文化沙龙等,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特色,把白鹿变成一个距成都市中心最近的,最具时尚、文化、艺术感的旅游度假天堂。

2011年,白鹿镇已经完成了场镇的改造和形象提升,2012年5月,一个浴火重生的、崭新的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已正式对外开放,按规划者的话说,它成为“一张兼容中、西双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画卷,一幅文化与山水旅游完美融合的画卷”。当然,它更是白鹿人民在灾后重建中谱写出的一曲荡气回肠的凯歌!

和白鹿镇一样,磁峰镇在大地震后也属于极重灾区。

在灾后重建中,以镇党委书记李世彬为首的镇领导,改变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创造了“124”基层工作法和“131N”管理方式。这些方式引起了中央组织部的注意,曾专门来此调研。

“124”工作法的内容是:坚持镇领导班子成员驻镇值班制度;党委书记和镇长每月必须走遍所有村(居)民小组,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干部每月必须走遍所有农户;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干部要及时掌握村(居)民小组社情动态、农户基本情况、热点难点问题和特殊困难家庭的主要问题。

“131N”管理方式则是:强化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担纲村级治理工作;健全村民小组议事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会三个组织,做到小事组内解决,大事村上议定;建立多元化的预防、疏导、化解矛盾的“大调解”机制,积极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村级自治管理,化解各种矛盾。

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让社会更加和谐,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不但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展开,而且在重建中有了许多“发明”和创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的鹿坪新村——鹿鸣荷畔社区——这个极有特色的地方出现了。

为什么要把鹿坪村改为“鹿鸣荷畔”?当地人解释,是因为这里过去曾有鹿,现在有了大量的荷塘,《诗经》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于是便将鹿坪村改为更富诗意的“鹿鸣荷畔”了。

鹿坪村过去多是小青瓦的川西普通农居,大地震时98%垮塌,少数幸存的也是危房。经过重建,鹿鸣荷畔不仅名字美丽,实际上也是灾后重建乡村旅游环线上最漂亮的景点之一。彩色的、依山而建的农家小楼高低错落,清澈的土溪河水潺潺流过,小区里有盖着凉亭、长满果树的小游园,有开展娱乐活动的广场,有的农房外墙上还画有可爱的、奔跑的小鹿。夏天,打开门窗,是一望无垠的千亩荷塘,微风送来了沁人心脾的清香,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翠盖红装,秀色绝世。小区的建筑与环境相融相生,极其协调,被誉为成都市灾后重建“四性”规划原则的发源地和科学发展的典范。

“四性”规划原则的内容是:一、“发展性”,即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突出产业支撑;二、“多样性”,即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紧密结合,避免在重建中千村一面,缺乏特色,避免把城市小区简单地克隆到农村;三、“相融性”,既要坚持“显山亮水”,保护自然生态,又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达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四、“共享性”,让城市基础建设和社会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乡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鹿鸣荷畔社区的居民过去多培植食用菌、莲藕和猕猴桃,现在又增加了金银花、魔芋、“三木”药材和十字绣。而未来除了将引进企业发展手工艺品和缝纫业,还要把单纯的种藕改变为经济效益更好的“藕鱼共生”,发展渔业。乡村旅游更是发展的重点,2011年鹿鸣荷畔已经进行了新一轮的景观打造,修建了环山商业步行街,种植了上千亩干果树,加紧建设十几个新的、面积近千亩的荷塘,力争把鹿鸣荷畔打造成一个独具一格的山村风情旅游新景观,让游客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休闲度假,观赏自然风光,还可以到莲花湖里划船、采莲、钓鱼,可以购买山货,并且在乡村酒店和农家客房里享受热情周到的服务。

在完成农房灾后重建的同时,磁峰镇开始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土地银行”和“土地股份合作社”。

磁峰镇的名人、鹿鸣荷畔社区的高玉华向我介绍了这个过程。

“在大地震中,我家的房子垮了,100多亩莲藕也被泥石流淹没了,简直是一无所有……”高玉华憨厚的脸上带着微笑平静地回忆着。

他的房子是座一楼一底的两层小楼,2003年时用下井挖煤挣的钱修建起来的,谁知仅住了5年就变成了一片废墟。一无所有后想再去挖煤吧,已经不可能,镇上的小煤窑在几年前就全部关闭了。

“咋办?我就一面修新房一面搞产业。我参加了统规统建,全家5口人,人均35平方米,只出了2540元的地皮费就住进了175平方米的小洋楼,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2008年高玉华开始引进中药材杜仲,2010年又开始种植中药材金银花。2008年年底,为了探索农村集体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方式的转变,一种被称作“土地银行”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在磁峰镇的皇城村、滴水村和鹿坪村相继出现了。“土地银行”又被称作“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是,把辖区内农户零散、小块、产权明晰的承包地流转给土地银行,土地银行按一定的价格付给流转农户租金(即土地存入的利息),银行再把土地成片划块转包给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通过利息差获得收益。

“我把家里的6亩多地存进了土地银行,每年每亩地的租金240元,5年后每亩租金涨20元。一家公司转包后种了金银花。全村有20多个人在公司里打工,平时30元一天,摘花的时候,每斤1元钱。第一年,靠租金、打工和年底分红,我挣了7000多元……”

这笔收入解决了高玉华全家地震后的燃眉之急。2009年,颇具经营头脑的高玉华联合20多家农户搞起了农家乐。由于有了土地银行,一些老百姓把土地交给银行后,自己腾出手来,或经营农家乐,或外出打工。通过土地银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一新生事物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高玉华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登上了中央电视台。